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
2021-04-14刘元辰
■ 刘元辰
过去的一年,河北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依法铁腕治污,注重标本兼治,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今日的河北:天愈蓝,地愈绿,水愈清。以绿色实现永续发展,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再次成为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关注焦点。
推进绿色发展 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去年入冬以来到现在,雾霾天儿明显少,蓝天明显多了,空气质量比往年有很大改善!”这是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的共同心声,也是我省百姓的切身感受。
这种切身感受背后,是一组实实在在的数据——2020 年,我省PM2.5 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0.8%,空气质量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5.03,同比下降11.8%;优良天数达到256天,同比增加30 天,优良天数比率69.9%。
这些都是绿色发展取得的成效。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将实现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以绿色发展,引领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应当成为我们的不懈追求。白利刚委员感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缩小城乡差距、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必然要求。建议加大对农业清洁生产、生态种养、农房建设改造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绿色农业。加强研发创新,夯实绿色发展技术支撑。结合自然、地理、气候等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本地区实施建设导则的绿色农房建设技术细则,推广新型技术成熟的乡土绿色建筑。
委员们认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是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燕赵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重要平台,是推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抓手,也是协同推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手段。民建河北省委在“以生态创建为引领,建设生态河北”的发言中指出,我省开展创建活动中存在“生态创建起步晚、生态环境指数不高、生态经济转型较慢、生态资源优势利用低、生态文化品牌少”等诸多问题,建议以创建为抓手构建首都生态护城河,编制“十四五”创建规划、扎实推进,补齐短板、改善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组织领导、探索特色转化模式。
省长许勤在省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要以绿色实现永续发展,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委员们普遍认为,绿色发展,本质上是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具体来说,就是要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程彦培委员建议,应当以生态优先发展理念,抓好资源环境禀赋的摸底和变化趋势分析,以水资源、土地资源的质和量来确定经济发展布局,把生态红线、资源红线约束作为规划限制性条件,减少经济活动对生态循环系统的影响,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赢发展。
保护好华北之肾 为实现白洋淀碧波安澜提供法治支撑
2021 年2 月22 日,省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全票通过《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并将于4 月1 日起施行。该条例作为涉及雄安新区的第一部地方法规,政治性强、涉及面广、关注度高。这部条例出台前,省政协开展了立法协商。
经充分准备,2020 年的最后一天,省政协召开《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草案)》立法协商座谈会,就进一步修改完善好条例,听取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意见建议。早在2019 年省政协已围绕条例征求意见稿,组织委员开展过书面协商,并提出意见建议。
委员们深知,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淡水湿地系统,被誉为“华北之肾”。加强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对改善华北地区生态环境,保障雄安新区防洪排涝和生态安全,促进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
条例草案第三十四条中“以改善白洋淀水质为重点”建议修改为“以改善白洋淀水环境和水生态为重点”;第七十一条“河湖长制”中有“成立专门管护队伍”的表述。民盟河北省委对用“管护”还是“巡护”提出意见,建议在措辞上慎重考虑……一条条建议,一份份意见,凝聚着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党派代表的智慧。与会政府部门积极回应,表示认真吸纳,确保条例更加科学规范,为白洋淀生态有效治理和保护发挥积极作用。
这次协商会取得丰硕成果——经梳理汇总,形成39 条具体意见建议。建议涉及到条例草案的有关原则、逻辑结构、概念界定、语言表达、工作内容、特殊事项等方方面面。省政协向省委报送了关于就《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草案)》开展立法协商的情况报告,所提意见建议被充分吸纳。刚刚闭幕的省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关于条例草案的说明指出,“按照省委立法协商安排,省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委员们普遍表示,制定和审议该条例,对白洋淀流域、对雄安新区、对保定的意义都是非常重大深远的。再现“芦苇摇曳、荷花荡漾、碧波万顷”的淀波风光,是白洋淀全流域人民的共同期待,条例的制定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代表民心、符合民意。田素宁委员认为,生态是雄安新区的显著优势,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新区建设发展打好蓝绿底色。建议强力推进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强化流域协同治理,扎实推进淀边村和淀中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确保白洋淀水质不断改善提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持续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高质量推进各类公园建设,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委员们一致认为,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规定、最严厉的处罚为白洋淀生态治理提供法治保障,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应真正使法规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为促进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与发展奠定坚实的法治保障。
提升河北造林质量 助力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
“千年大计”从“千年秀林”开始,2020年,雄安新区“千年秀林”植树造林10 万亩。冬奥会张家口赛区造林绿化11.8 万亩,森林绿化率已达到67%。在“十三五”期间,全省森林覆盖率从31%提高到35%,新增国土绿化面积3954 万亩,仅2020 年就完成造林882 万亩……一串闪光的数字,细数了河北国土绿化的成绩单。
但数据显示,今后适宜大规模造林的土地越来越少,造林主战场已转入边缘隙地及瘠薄山地、盐碱地,用地零散,土壤贫瘠,技术难度越来越大,为造林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同时,我省现存森林普遍年龄偏小,大部分为中幼龄林,需要抚育的压力也很大。为此,杨敏生委员建议,应进一步提升造林质量,更加科学地选择适宜的树种和品种,提高造林绿化的科技含量,进一步加强中幼龄森林抚育管理,助力河北生态文明建设更上一层楼。
现在流行一个词叫“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减缓气候变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工业越发达,森林越不可或缺。多年来,河北省持续开展大规模造林建设,杨敏生委员认为,河北森林覆盖率的持续提升,对于抵消碳排放,加大碳中和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杨建秋委员看来,树木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抗风固沙、涵养水源等多种作用,对生态环境改善至关重要。只有建设绿色的河北,才会有一个生态的河北。进入“十四五”时期,造林绿化首先要树立先进的理念,把生态、景观、经济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仅有生态,没有经济,群众就没有积极性;如果仅讲经济,生态作用也发挥不好,所以从造林绿化的理念上要更新。其次是科学地搞好规划,按照山区、平原、丘陵等不同的地形特点、地理条件以及不同的区位,设计好树种,搞好区域布局规划。例如,北部张家口、承德地区重点发展防风林,阻挡北部的风沙;南部和东部重点发展经济林;太行山区和燕山山区重点发展景观林,为将来发展旅游观光创造条件。三是加强管护和保护。只有科学的管理好才能保证成活,同时要防止乱砍滥伐、严厉打击偷伐盗伐现象。
造林绿化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和城市、农村息息相关,不仅涉及到林业、农业农村部门,也涉及到旅游等相关部门。杨建秋委员建议,要加强多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让造林绿化工作在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河北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如何高标准、高效率推进“首都两区(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值得深入研究思考。“首都两区”建设是一项全局性工程,尽管当前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因基础薄弱、资金不足、地域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制约,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为此,张志刚委员建议,我省全力支持张家口,抢抓这一重大历史机遇,致力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强市、换道超车的新路,引领“河北一翼”跨越腾飞。在“培强生态支撑体系、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着力改善民生福祉、强化政策资金保障”等方面很下功夫,推进张家口“两区”建设,撑起环境“生态伞”打造首都“后花园”。
河北是首都的生态屏障,开展生态建设工作,是实现美丽河北目标的必然选择。在构建首都生态护城河实践中,民建河北省委建议,加快构建具有河北特色的生态文明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原则,建立健全一体化生态修复、保护和监管制度体系以及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行动制度体系;推进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以河北空气质量改善确保北京空气质量改善;强化张承地区生态建设,特别是饮用水源涵养地建设,确保北京饮用水安全;在落实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实现河北绿色转型。
加快生态植被恢复 推动山水林田湖草面貌持续改善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必须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矿产、矿山等资源开发必须与恢复生态植被相同步。为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快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完成河湖生态补水16 亿立方米,压减地下水超采量7.46 亿立方米”目标任务,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再引委员关注。
河北把矿山修复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的重要抓手,截至2020 年12 月,全省完成3666 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综合治理,综合治理率达85%。但是,矿山修复多年欠账仍然积压较多,工作任重道远。李永利委员认为,各地应成立专门的矿山生态植被恢复机构,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对遗留问题,按“谁开采、谁收益、谁治理”原则,采取强制措施让相关单位加大修复治理工作,恢复生态植被,改善矿区环境面貌。本着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对目前正在开采矿山的企业,要明确其健全绿化组织机构,监督其加大在恢复生态植被方面的资金、技术等投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强制其实施配套的矿山修复绿化工程。再就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对有资质、有意愿从事矿山生态植被恢复的企业,进行资金支持与政策扶持,采取有效的修复手段和技术,构建多层次的绿化美化体系,使更多的荒山、矿山披上绿装。
在矿山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方面国家还没有相应的规范,河北省也没有相关的地方标准。郜洪强委员建议,为维护生态平衡,需尽快制定矿山生态修复系列标准。通过系列标准制定,规范矿山生态修复各阶段技术要求,统筹推进矿山综合治理,消除矿山地质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河北提供有力保障。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看来,节水降耗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田国良委员建议着力打造创新型合同节水管理“河北模式”,推动新时代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段立霄委员认为,水资源保护要引水节水并行,工业节水、生活节水、农业节水并重;农业节水既要政策引导,又要研发和推广节水技术,还要减少化肥用量,避免过量施肥带来的水体污染和土壤板结。
说到水污染防治,这些年,我省先后发布实施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等攻坚战行动计划,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但是,受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自然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人为因素”影响,我省“河干水污”“人进河退”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为此,位铁强委员建议,深化河湖长制落实,推动全省河湖面貌持续改善。聚焦目标任务、举全省之力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坚持系统观念、全面推进河湖综合治理,加强调水补水,着力打造水清岸绿的水生态环境。
我省地下水超采时间长、范围广、亏空大。面对地下水超采的严峻形势,我省坚持“节、引、调、补、蓄、管”综合施策,目前已累计压减地下水超采量43.5 亿立方米,占总任务量的72%。位铁强委员建议,要千方百计增加外调水量、全面置换生活生产水源、强力推进节水压采增效。卢瑞卿委员提出,统筹全省地下水监测,保障全省水安全,整合省水利部门“地下水监测网”、地质部门“地下水地质环境监测网”与环保部门“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实现“三网”合一,推动形成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监测体系,为我省地下水资源安全提供精准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