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 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1-04-14省政协委员赵险峰
■ 省政协委员 赵险峰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人才的渴求更加迫切。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河北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省现有普通高校125 所,数量居全国第8位,但在全国首轮“双一流”建设名单的137 所高校465 个学科中,仅有河北工业大学1 个自定学科入选,是唯一本土没有“双一流”高校的省份,凸显我省高等教育“大而不强、质量不高”的尴尬境地。面对高等教育激烈的竞争态势和周边省份重点支持相关高校加速崛起的超常举措,我省应下更大决心,出更多实招硬招,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满足河北人民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渴求和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对人才的需要。
一、造成我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主要原因
一是我省高等教育布局分散且结构不合理。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唯一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不在本土,省会石家庄高校数量多但不够强,对全省高校引领带动作用受限。这一状况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与全省高等教育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不足、布局分散、结构不合理有关。尤其是在其他省份进行高教资源整合、大力培育名校、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之际,我省高等教育布局和结构的劣势越来越凸显。
二是我省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且重点不突出。虽然我省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并不断加大投入,但相对高教事业快速发展的形势,经费仍显不足。郑州大学去年经费预算60 多亿,河南大学近40 亿,我省财政高教经费总额不足60 亿,排名靠前的几所高校经费预算都只有十几个亿,差距显而易见。我省2016 年出台的“双一流”建设方案,5 年专项经费投入25 亿,支持多达12 所高校、54 个学科。资金投入的极度分散,造成重点不突出、力量不聚焦,稀释了原本就紧张的经费资源,难以获得预期成效。
二、加快推进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整合高教资源,优化布局结构。加强顶层设计,对全省高教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对办学规模小、特色不鲜明、办学质量低、社会声誉差的学校予以调整,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准确定位、差异发展。总结此次疫情防控经验,优化配置省内医学教育资源,支持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等工科强校与医学院校有效合并或深化合作办学,实现医工交叉融合发展。支持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等高校在石家庄建立校区,或与驻石高校深度合作办学,提高省会高教竞争力。
二是增加财政投入,择优重点扶持。面对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着眼我省高等教育长远发展,必须进一步增加投入力度,排名靠前的几所高校年度经费预算应达到20亿元以上。同时,按照扶优扶强、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对燕山大学、河北大学等有望冲击国家“双一流”的高校,从政策、经费、人才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实现精准突破,填补我省本土空白,引领带动全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是强化绩效考核,实行动态调整。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打破身份固化,鼓励竞争,在“双一流”建设中,实行高校和学科能上能下的动态调整机制。可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对绩效评价优秀的高校和学科进行奖励,在高校学科布局、机构设置、招生指标、人才引进、编制使用等方面简化审批程序,赋予高校更多自主权,有效激发省属骨干高校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
四是对接国家战略,争取政策支持。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等战略机遇,借鉴周边省份的做法,省委、省政府领导带领相关部门和高校,加强与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的对接沟通,争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对口支援,利用全国两会等各类场合及时发声,争取国家和教育部加大对我省高等教育特别是“双一流”建设的支持,锁定目标,持续用力,努力实现我省高等教育的重点突破、逆势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