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一流”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经验与启示
——基于专业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二维度

2021-04-14

浙江体育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一流体育

殷 鼎

(宁夏医科大学 体育部,宁夏 银川 750004)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OSU)作为美国乃至全球知名的研究型大学,该校体育教育专业在全球享有盛誉,不仅在各种排名中位置列前,如2019年QS排名8、USNews排名32;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与社会荣誉。如2014年荣获美国健康教育体育休闲舞蹈协会(AAHPERD)最高荣誉奖,该奖用以表彰在美国体育教育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高校,预示着其得到了社会、政府、协会的良好认可。OSU体育教育专业从各方面来看,均具有“一流”的实力。

2019年,教育部启动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目的是要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

我国“一流”学科专业的建设,学者们开展了相关研究。周广礼认为“一流”学科的标准是“一流的学术队伍、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学生质量、一流的学术声誉”[1];潘静认为“双一流”建设需要“以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水平,培养一流人才作为首要目标”[2];张敏认为“双一流”建设的国际经验有“一流的科学研究,卓越的人才培养质量”等[3];赵承磊在总结了世界上部分“一流”体育学科和国际知名体育大学学科后,认为其表现出具有“一流人才培养”和“一流科学研究”两个特征[4]。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发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诸多学者提到的“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表征。本研究依此二维度,对OSU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经验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我国创建“一流”体育教育专业的启示。

1 OSU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经验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四大功能核心,是高等院校价值的最大体现。OSU体育教育专业多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为不同国度培养了诸多体育教育专业大师,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如美国SPARK课程创始人Thomas Mckenzie教授、美国体育课程个人与社会责任课程模式创立人Don Hellison教授、澳大利亚著名体育教育学者Richard Tinning教授、新西兰著名体育教育学者Ben Dydon教授、爱尔兰著名体育教育大家Mary O’Sullivan教授,等[5]。OSU体育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值得称赞,与其良好的做法密不可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以“会教体育”为核心设置人才培养课程

体育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学,会教则是体育教师所要具备的首要能力。OSU体育教育专业Daryl Siedentop教授早先指出:“体育教学失败的原因是体育教师欠缺教学技能,而非是运动技能”[6]。这一理念在美国与很多国家得到了认同,并成为OSU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核心。围绕“会教体育”这一核心,OSU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进行了针对性设置,主要从二方面着手。一是减少了体育运动人体科学类方面的课程,如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化学等课程;二是加大了体育学科与教学融合课程的比重,学分数达74个左右,占到了专业总学分近60%[7]。这类课程主要包括3大类,分别为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如体适能与健康概念、终身动作发展;普通体育教学类,如场地对抗类游戏活动教学、持拍类游戏活动教学;体育教学实践类,如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学体育实践体验、学生实习研讨等。在这些课程的内部,又进行了细化设置,如小学体育教育,又分为小学低段体育教育内容、小学高段体育教育内容、小学体育实践体验等18个学分的课程。

这些课程最大特点就在于紧紧围绕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进行设置,正如舒尔曼教授提出PCK的目的所在,这些知识能将体育学科内容与教学方法连接起来,能够最终对学生的体育学习结果产生良好影响[8]。OSU体育教育专业如此这般设置课程,保证了学生在大学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地掌握体育教学的特点、方法和具备了“会教体育”的能力,以胜任未来的体育教学工作。事实也证明,OSU以“会教体育”为核心设置人才培养课程,符合体育教育专业所需,打牢了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基础。

1.2 以“严进优出”为原则进行人才培养管理

管理措施是开展人才培养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人才培养效果的有利抓手。OSU的体育教育专业,以“严进优出”为管理原则并配套相应制度,切实把好人才培养“进、出口”。OSU体育教育专业的招生,采取专业大类招生再二次进行专业选择的方式。体育教育和运动与身体活动(Physical Education,Sport,and Physical Activity)二个专业属于一个大类。在符合学校条件后,学生入学后大一、大二统一先进入大专业,进行通识教育的学习。在大二结束之后进行专业选择,此时学生会有二种选择:一是如果要成为体育教师,则需要选择体育教育专业;二是如果想成为身体活动从业者,则可以选择运动与身体活动专业。对于那些准备申请进入体育教育专业继续学习的学生,面临着严格的选拔制度,达到要求者才可以继续就读。这些制度包括3方面:第一,政审条件合格(FBI和BCI调查合格),完成学校规定的前两年的通识教育课程学习计划,并且学业成绩平均绩点不得低于2.75;第二,需要具备10项体育运动技能基础或经历(曾参加初、高中运动队或课程学习),比如展示在篮球、橄榄球、瑜伽、羽毛球、足球、排球、体育舞蹈、棒球、高尔夫等项目的基本能力;第三,经过导师小组的面试和考核。三方面要求均达到者,才能成为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专业学生[9]。学生进入体育教育专业后,紧接着面临优胜劣汰的管理制度,其中就包括了中途退出机制。即需要满足每一门课程的要求,包括顺利完成(成绩B-以上)、达到绩点等。当学期课程学习成绩达不到专业要求时,学校会提出预警;如果继续出现绩点不符合要求者,则会将其淘汰出体育教育专业,转至其他专业。值得推崇的是课程成绩的取得并非易事,教授和助教们会按照学校的要求,严格对学生各阶段成绩、日常行为进行考核,严把质量关。

良好的管理原则及其制度,是一个学校发展的保障,在学校教育中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能够提升学校的品质和实现预期的育人效果。OSU“严进优出”的原则与配套制度,严把人才“进、出口”关,保障和塑造了高质量的体育教育人才。在其作用下,OSU体育教育专业学风积极向上,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奠定了学校的良好声誉。

1.3 以“实践现实”为要义开展人才培养教学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落实的具体环节。OSU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非常注重从实践和现实出发,开展相应课程的教学。具体做法有:一方面,所有与中小体育教学实践相关的课程,教学普遍采用学生分成小团队,共同设计教案和教学计划,轮流扮演教师在小团队中进行实践教学的模式。在实践后听取教师、队员的反馈,并当堂完成教师安排的与实践或现实密切关联的书面作业并上交。另一方面,OSU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对于实践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使学生掌握依据现实情况设计体育教学模式。具体教学培养中,首先是以规定的体育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体验,如战术比赛课程模式、运动教育课程模式等。待掌握和吃透了这些教学模式的运用及目的后,讲授相应理论知识,并提出新教学模式的要求使学生解决并再次实践检验。最后,OSU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连续到中小学实践,也是以“实践现实”为要义开展教学的又一亮点。除去最后的总体实习,在每一门中小学体育教育课程的教学中(包括幼儿体育、特殊体育),学生会定期到中小学实践(习),与中小学学生面对面,开展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教学,以掌握、体会、转化所学。

体育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一大特征,就是其工作核心要以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展开。OSU体育教育专业围绕“实践现实”为要义开展人才培养教学,最大程度地为学生积累了实践经验,了解到了现实问题,特别是掌握了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现实”为要义开展教学,也为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后,驾轻就熟地解决与应对问题,尽快走向成熟起到了积极作用,发挥了实用价值。

2 OSU体育教育专业科学研究方面经验

科学研究是高等院校的另一项重要功能,是高等院校助推科技、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OSU体育教育专业科学研究实力雄厚,具有多位高水平终身教授,产出了大量包括中小学体育教育、幼儿体育教学、特殊体育教育在内的科研成果。如,当今世界体育教师知识与有效体育教学领域的顶级学者Phillip Ward教授,在该领域发表的学术成果位列世界前3,并先后担任过体育专业期刊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RQES)副主编和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JTPE)编委会委员;创建了冒险体育教育课程模式,并发表了大量相关论文的Sue Sutherland教授;在肥胖学生运动干预、体育教学模式方面成果同样卓越,且同样担任过JTPE杂志副主编的Weidong Li教授;还有专注于幼儿体育教育研究的Jackie Goodway教授和特殊体育教育的David Porretta教授、适应性体育高等教育的Sam Hodge教授等。OSU在体育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影响力之高,同样与其良好的做法密不可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1 以“宽松多元”为宗旨养成科学研究人才

人才的重要性是科学研究开展绕不开的话题,拥有一支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高校每个专业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的有利保障。OSU体育教育专业具有多位顶级研究人才,为其科研地位的取得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人才的成才并非一蹴而就,或者是通过大量资金等在短期内招募所致,而是OSU“宽松多元”的人才养成宗旨下,产生的良好效应。这一宗旨具体体现在教师与研究生二方面。教师方面,一是教师的招聘中,OSU的招录条件“宽松多元”,主要要求为学历、年龄。研究者对几位教授的访谈中,他们普遍表示自己在进入OSU成为教师时,只是做了学历、年龄方面的硬性要求和随后授课方面的考察,未涉及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或具有何种人才荣誉等。此举促进了OSU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队伍多文化、多种族背景的形成,有效助推了全方位开展研究。比如,现有的6位教授,分别来自英国、中国、澳大利亚,并且具有白、黄、黑不同肤色。这些教授从自身具有的不同国度、知识体系出发,展开了积极研究,并取得了良好成果。二是教师的研究考核方面,也同样“宽松多元”。一方面,OSU教师每年的工作内容分为40%教学,40%科研和20%服务。40%的科研工作完成指标呈现多元化,包括指导学生科研(毕业论文)或实验、论文、调研、著作、专利等等。另一方面,OSU教师通往教授之路的聘任、晋升,是以6~7年为一个周期进行聘任;以招到学生、接到课题、拥有论文等多元形式,进行晋升考核。研究生方面,一是OSU招录条件只要达到入学成绩即可,未有国籍、种族、杂费等其他要求。研究者对所在时期2018年OSU的研究生和访问学者的调查发现,除了美国之外,生源上有来自于中东、东亚、南亚等近10个国家或地区的近20名博士(后)生或访问学者;在选择OSU体育教育专业的原因上,全部提及招录条件合理,没有严苛条件。另一方面对于研究生的毕业要求,也不做发表研究成果的硬性规定,促进了研究生专注于学术能力的养成。这些研究生和访问学者融入到导师的团队,继承和发展了导师的学说或研究方向,进一步繁荣了OSU体育教育研究,形成了良好的科学研究循环。

人才是科学研究的主导者。学者们作为擅长于科学研究的专业人才,追求学术理想的实现是其积极作为的动力。OSU以其“宽松多元”的宗旨,为相应人才成为一名体育教育研究者提供了先决条件,为其开展和致力于研究成为了现实。这一宗旨下,本着已具有的研究技能与知识,凭借多元化文化的碰撞与交融,逐渐成长为优秀的研究人才;也为促进研究生感知不同文化,储备交叉研究技能奠定了基础。

2.2 以“实用服务”为理念引领科学研究行动

科学研究领域的空间、方向具有广阔性,树立起一个可行、共同的科学研究理念,对于打造科学研究高地具有积极作用。OSU体育教育专业在众多优秀科研人才的集聚下,取得了体育教育领域的诸多研究成果,形成了体育教育方面的研究小高地,与其“实用服务”的研究理念密不可分。OSU体育教育专业先后有美国中学体育教育之父的Daryl Siedentop教授,曾任体育教学方面顶级期刊JTPE主编的Mary O’Sulliwan教授和Deborah Tannehil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他们注意到社会因素等对美国体育教育产生了影响[10],公民体质的下降、肥胖率增高等问题相继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健康的生活。作为与人体身体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教育研究应该有所作为,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发挥“实用服务”性的价值或贡献。这一理念因此形成并延续下来,引领着OUS教授们从事体育教育科学研究行动。这一理念引领下,教授们普遍聚力到对于人们从事体育活动、体质健康等具有“实用服务”功能的研究主题中来,取得了大量关于体育教学模式、肥胖干预、幼儿和残疾学生群体身体活动等方面的成果。如,Daryl Siedentop教授制定的运动教育教学模式(Sport Education),OSU体育教育专业教授合力制定的拓展教育教学模式(Adventure-Based Learning);还有减肥干预模式,幼儿动作发展评估与干预,抑郁症患者运动干预等。这些研究为人们运动习惯养成、体质增强、运动技能掌握、体重控制、精神疾病干预等发挥了良好作用,产生了实效。

科学研究是高校发挥人才优势、服务社会的有效措施。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理念,能够积极引领科学研究目标和行动,可以形成众人合力共攀一座峰的良好局面。OSU正是借助“实用服务”的科学研究理念,引领着学者们朝着一个科学研究方向共同前进,取得了体育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良好成绩。“实用服务”的科学研究理念,将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作为开展研究的前提与评价依据,使得研究从起初就面向社会应用,避免了成果生成后的再次应用转化,收获了良好的研究效应。

3 对我国“一流”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启示

3.1 人才培养方面

3.1.1 优化课程设置结构,提高培养教学能力课程比例。OSU体育教育专业注重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并为此设置了大量课程。与此相比,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比较多、散,在人体运动科学方面的课程与运动技能术科较多,且普遍学分较高。前者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等,后者如篮球、武术、田径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出发点是尽可能地让学生多掌握体育教育专业相关的理论、术科技能,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造成了学生在进入中小学任教后,存有很长的适应期。教育学SharonFeiman-Nemser教授在其早先的研究中就指出,新教师在其面对复杂教学情境时,头脑中一般首先浮现出的是自己在做学生时,是如何体验教学的;其次是回想大学教师传授的教学实践方法[11]。由此我们清楚了体育教学能力方面的课程,对未来的体育教师具有重要作用。结合OSU的课程设置与我国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现状,适时地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课程比例不无启示。同时,还有必要进一步细化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类课程,如体育教学论,区分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差异性,做到教学法上的针对性培养。

3.1.2 改革入学术科考试内容,完善中途退出管理机制。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赢得声誉与社会认可度的核心指标之一,也是“一流”专业及学科的本质体现。OSU体育教育专业遵循“严进优出”的管理原则与配套制度,严把“进、出口”关,造就了一批批高质量学生的产出,奠定了OSU体育教育专业的良好声誉。审视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目前采用的入学录取办法是“术科+文化课”成绩双过线的方式,符合体育教育专业特点。但是这一录取办法的术科考试内容近年逐渐演变成为各地以考“100m、800m、铅球、立定跳远”四项基本素质的统一模式,使得考生忽略了多样化运动技能的早期掌握,为今后更好地胜任中小学多样化运动技能教学埋下了隐患。反观OSU体育教育专业的“严进”要求,需要学生10项多样化运动技能。这一点对国内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入学考试内容带来启示,改革现行入学术科考试内容,以体现多种运动技能如篮球、排球、足球、武术、体操等中小学体育教材中涉及和学生喜欢的内容有所必要。

其次,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考入大学后,相应的退出机制尚不完善。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一是学生即便不适合学习此专业,也需要继续攻读;二是入学后诸多成绩不达标,甚至未能顺利毕业的学生,也只好继续补考通过及至毕业。学生无法中途退出的情况,对毕业生质量的保障产生了不利影响。OSU体育教育专业“优出”目标的实现与其具有相应的退出或淘汰机制有关,受此启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也应完善相应中途退出机制,有效确保学生产出质量。

3.1.3 确立实践应用导向,探索教学方式相应体系。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属于实践或应用性人才,他们学习体育教育专业是以成功开展体育教学、传授运动技能的实践性活动为主。这一过程中,学生接触的是有生命的不同个体,又同时受环境等影响。这些在不同的学段、地区,又存在着不同。强调理论知识主导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导向,不完全符合这一专业特色。OSU体育教育专业正是准确认识到了这些,相应以“实践现实”为要义开展人才培养教学,取得了良好成效。对于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而言,从教学要义来看,多表现为以专业内容知识教学为主,进而以运动技术的习练为主,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较好掌握了某种运动技能,但在不同年龄、性别、教授条件改变下,却无法做到有效教学。为此,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中,有必要确立实践应用的导向目标,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体系。比如,教学中加强运动项目教学法的实践,而非是强调掌握运动技能;在体育教育专业PCK课程教学中,密切联系中小学定期进行实践,而非是统一在大四进行集中实习;运动技能的术科教学,采取“学习+实践”形式,同时注重培养和检验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及教学应用能力。

3.2 科学研究方面

3.2.1 构建宽松高效科研机制,促进科学研究人才成长。“一流”专业及学科建设的发力点,少不了“一流”的科学研究人才支撑。“一流”人才的成长,又非一蹴而就。我们看到OSU体育教育专业“一流”人才的养成,“宽松多元”的宗旨是为前提,这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科研人才成长带来启示。当前,我国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中大力引进科学研究人才,体育教育专业同样求贤如渴。我们在肯定这些举措的同时,也发现相应科研机制较为严苛,不利于科研人才的成长。这些机制常常伴随年论文发表量、课题申请量等要求,造成科研人员急功近利、疲于应对。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方面,同样面临毕业条件需发一定数量论文的要求。应该看到体育教育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具有积淀和厚积薄发的特点,研究人员需要宽松的环境与相应地时间展开。高校在科研机制方面的紧迫要求,不利于他们潜心研究与成长。为此应该构建宽松高效的科研机制,营造出适宜科研人才成长的“软环境”,用制度的宽容性保护他们自由科研探索的意愿与兴趣,积极促进他们茁壮成长。

3.2.2 紧扣实际可行研究理念,找准科学研究具体方向。理念能够引领目标实现与行动开展。OSU体育教育专业科学研究“实用服务”的理念,为其学术影响力的建立起到了向心作用,很好地展现了OSU体育教育专业的社会价值。从全国来看,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数量众多,所在高校也具有一定数量的研究人才。为取得在科学研究领域上的突破,支持“一流”专业的建设,紧扣实际可行的研究理念,进而找准具体研究方向以作科研人才共同发力的“靶子”有所必要。实际可行的研究理念,就是以现实所需、服务大众等具有普世价值,能够结合学校自身条件、人才特征展开并实现的理念,符合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特点。在此理念下,进一步结合学校所处地域、具备的优势、擅长领域、社会需要等找准具体研究方向。如,地处冰雪资源丰富的地区,可确立“学校冰雪运动”方向,民族地区可确立“民族传统体育”方向,还有“水上项目”、“学生体质”、“特教体育教育”等等。通过紧扣实际可行研究理念并找准具体研究方向,能够牵引科研人才朝向一个目标展开行动,合力提升所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科研水平。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一流体育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纺织科学研究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