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探讨
2021-04-14王柳
王 柳
(衡水市人民医院,河北 衡水 053000)
信息化在大数据时代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围绕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传统的纸质文书档案的具体化、系统化程度可在信息化手段支持下大幅提升,简单明了的电脑数据管理也能够取代传统的传统管理。为保证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更好适应大数据时代,正是本文围绕该课题开展研究的原因所在。
1 大数据时代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内容及意义
1)内容分析。大数据时代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文书的处理和归档、纸质文稿形式的电子化转换。文书的处理和归档需基于医院内部局域网逐一记录和共享,也可以基于互联网用于和其他医院的交流与互动;纸质文稿形式的电子化转换可得到电子文档和表格,更加规范的档案管理工作可由此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性提升也能够保证文书档案管理更好适应大数据时代[1]。
2)意义总结。深入分析大数据时代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可以发现,这一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医院管理能力,珍贵文件存储、档案再利用也可获得有力支持。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可加强医院各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实现数字形式的文书档案归类和整理,更为有效存储珍贵文件,文书档案资源共享便利性也可随之提升,这种情况下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自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医院发展。
2 大数据环境下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困境
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大数据环境下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面临着一定困境,如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设备不足、档案专业意识淡薄。
1)管理手段落后。虽然近年来我国各地医院纷纷开展了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探索,但由于管理相对封闭,文化档案信息较为分散,且协调性和连续性较差,信息相互、共享因此无法较好实现。随着医院各类信息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医疗服务和质量不断提升,但在不到位的医院区域信息化建设影响下,文书档案无法全面兼容共享,医院信息化整体建设与档案管理体系在融合方面存在的不足也不容忽视。
2)信息化设备不足。近年来我国各地医院纷纷加大了档案相关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但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由于信息化开发建设深度不足,这类设备往往功能较为单一,无法完全满足大数据时代文化档案的保全、共享、干预、分析、挖掘需要,这一现状与设备本身及使用者存在的不足联系紧密。
3)档案专业意识淡薄。受传统观念影响,现阶段很多医院的文书档案管理人员存在专业意识淡薄问题,对自身工作重视不够的情况较为常见。由于大多数医院缺乏信息化与档案管理兼具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且在业务技能培训等方面存在欠缺,这会导致文书档案管理人员服务能力低下,进而影响大数据时代文书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文书档案利用率低下、内容深层编研不够等情况也往往因此出现[2]。
3 大数据环境下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策略
为保证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较好适应大数据环境,医院应积极开展“智慧档案”建设探索,这一探索需围绕理念升级、顶层支持、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四方面展开。
1)理念升级。理念升级能够较好服务于大数据环境下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作为全新的档案管理理念,“智慧档案”相较于传统档案管理属于一种“范式的转换”,社会范式会由此取代政府范式,且能够更好满足大数据时代医院对文书档案信息质和量的需求,档案知识管理范式也能够由此逐步取代档案资料管理范式。同时“智慧档案”建设还能够更好适应现代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发展,满足医院管理创新需要,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可由此实现从“等客上门”向主动服务的转变。在具体实践中,医院需认识到“智慧档案”建设在提升自身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提升文书档案管理水平方面所具备的重要意义,由此基于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加强,保证其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的运行和管理,并基于大数据理念和技术充分挖掘文书档案,以此为医院文化、医疗服务与管理的提升发展提供支撑。同时还需要基于文书档案管理强化医院的社会化服务,以此服务于良好医患关系建设、社会和谐发展,这种理念升级在大数据环境下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2)顶层支持。大数据环境下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离不开顶层支持,由此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智慧档案”建设的统筹协调、制定的涉及技术标准、保证资金投入充足、做好相关法律政策协调,医院基于文书档案管理开展的“智慧档案”建设即可获得各级政府支持,医院的“智慧档案”建设也能够由此被纳入“智慧城市”等地方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对于医院的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智慧档案”建设来说,如医院未能得到顶层设计支持,相关建设很容易形成大量文书档案信息“烟囱”,文书档案的有效管理和利用会因此受到负面影响。在具体实践中,医院还应基于顶层支持避免规划上的“一哄而上”等问题出现,而是开展针对性的可行性论证和前瞻性研究,保证“智慧档案”建设能够较好服务于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及医院的进一步发展。
3)平台建设。大数据环境下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还应得到统一开放、点面结合的区域档案信息管理平台支持,并同时积极汲取各地相关探索的经验和教训。结合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医院开展的“智慧档案”建设他探索可以发现,起步较早的医院在区域信息化建设方面往往会取得一定成果,但从文书档案管理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很多医院的信息业务部门与档案职能部门未能实现紧密协同,基于文书档案的全面有效对接也未能实现。除病历档案外,医院文书档案管理采用的信息化软件往往存在融合性差、功能单一问题,而由于医院各信息化项目自成体系,档案专业部门在文书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发挥很容易受到制约。总的来说,对于医院文书档案管理信息化及“智慧档案”建设来说,区域档案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极为关键,该平台应具备分工明确、科学规范、点面结合、统筹管理等特点。
4)人才培养。对于医院的“智慧档案”建设来说,人才队伍建设极为关键,这是由于“智慧档案”建设涉及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由此开展的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也需要得到专业人才支持,因此医院应结合自身实际针对性建设专门的培训体系,不得出现“轻人才教育培养、重硬件投入”的问题,否则“智慧档案”建设将沦为“面子工程”,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也无法顺利提升。在具体的人才队伍建设中,培训应围绕“智慧档案”建设的典型案例、涉及的新理念新知识、相关的法规政策、数据平台管理操作技能、文书档案管理的专项难点热点、大数据技术应用要点难点展开,以此为医院文书档案管理人员提供针对性培训。在具体实践中,医院还需要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并重点提升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职业精神培养,文书档案信息化的服务能力可由此进一步增强,这一过程中医院还需要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发展、服务大局、协调各方、统筹思维的良好保障环境。
综上所述,大数据环境下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理念升级、顶层支持、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路径。为保证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更好适应大数据环境,信息化系统建设与投入的加强、基于云计算的档案管理探索同样需要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