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楚文化服饰中的浪漫主义
——以龙凤虎纹绣罗为例

2021-04-14

西部皮革 2021年7期
关键词:凤鸟龙凤楚文化

(江西服装学院,江西南昌 330201)

楚文化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南方诸侯国楚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是汉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同于中原各部地区的文化,楚文化蕴含着独特的蕴意,将深厚的浪漫主义情调和神话色彩的巧妙的合二为一,对于自由、激情、想象、歌舞多种元素巧妙的阐释,特别对于鬼神文化独特推崇,原始文化的味道浓厚。楚地辽阔,山水云集,河流众多,对于楚人来讲,未知的事物大大增加,这也为楚人的浪漫主义文化提供了客观条件。

1 楚人服饰的特征

楚人服饰华丽宽敞,腰系宽丝带,曳地长裙,交领右衽,延结褶叠交于背后,面料多用轻薄的罗纱,在楚文化中具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图案上漆器器皿的边缘装饰有着类似的组织形式,帽饰系带于下颌,圆顶结缨。用宽边装饰,并将前襟沿身体进行围裹,横线与斜线形成动静结合的空间装饰效果。由于面料质地轻薄,围绕身体进行缠绕,以提升其着装便利性。因此在织锦类织物的处理过程中,常用镶边的装饰手法,在表面加云纹图案,以丰富其视觉效果。即“"衣作绣,锦为沿",实实在在将服装的功能性与审美融合,这样的设计思路与巧妙的制衣方法都将楚人设计的智慧体现的淋漓尽致。楚人服饰分别以绛红、朱衽、素绿、金萤、青蓝为主要色调,搭配龙、凤、鸟类等刺绣图案,另外辅以枝草叶、藤曼、花卉和几何纹样,整体构图生动独特。这样的设计充份展示了楚人充满浪漫主义文化的特点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在楚墓中出土的战国中期的服饰实物中,有罗、绢、纱、锦等各式各样的服装近十几件,是目前最早的织物遗存物。从具体实物上发现,禅衣与锦袍的样子款式基本相似,都是前身和后片以及两袖各一片,每片的大小宽度与衣服面料本身的幅度大体上相等。右衽、交领、直裾。衣身、袖子及下摆等部位均平直。领、袖、襟、裾均有一道缘边,袖端缘边较为奇特,通常用两种颜色的彩条纹锦镶沿。楚人服饰中的装饰图案基本以凤鸟造型的刺绣为主,充分体现了楚人对于凤的信仰,在楚文化中以凤鸟造型出现的图像、刺绣和雕塑作品数不胜数。

楚人的发型发饰同样具有浪漫主义特色:楚人的发型有垂髻、发髻、拨发三种发饰,在楚墓中出土的发饰不仅有装饰的效果同时具备固定发髻的功能。在传统的中式审美意识中,头发的浓密程度是衡量健康有着相当高标准的追求,这样的审美标准也处处显示着楚人生来性格豪放,热爱幻想的浪漫主义味道。

楚国丝织品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有精巧的花纹织物,其品种有绮、锦、绦。这些织物纹饰繁缛,色彩鲜艳,题材丰富。就已发表的资料统计,纹饰就有几十种之多。人物行为纹类纹饰的题材,既有表现贵族生活场景、具有生活气息的图案,也有反映人与神灵、人与自然的联系富有神话意趣的图案。如田猎纹所表现的是御马驱车,张弓射箭,鹿逸兔窜的情景。舞人动物纹所表现的是舞人与瑞兽。考察形式是研究内容的重要途径,楚国丝织品纹饰的造型构成特点,是将几何图案用各式各样色彩的经纬线用纺织子网掩码起来,构图紧密,色彩上对比较为强烈,线条具有节奏感,同时具有很强的层次感和立体感,纹样装饰的排列组合丰富多变等特点。楚国丝织品的色彩,以红色、棕色为主,这与楚人崇尚火的风俗相一致。楚国丝织品上的纹饰珍禽异兽纹类纹饰所占较大,是楚国丝织品最具特征的纹饰。凤鸟的图案基本贯穿整个楚国文化,但每一只的凤鸟形象都千差万别,从制作角度上看,正面丰富侧面生动;从形象上看,展翅飞奔,昂首鸣啼,其凤鸟百态生动活泼,另外还有践蛇而舞,或者与龙相互博弈,亦或与虎正在斗争的形象,现实出凤鸟在楚人心中神奇的力量与崇高的敬仰。为可谓是因为楚国尊凤贬龙、贱虎,所以在很多物件里都会凤踩虎或者啄龙的图样。同样在各种装饰里,凤的重复排列图样也很多,然后在楚文化的装饰中多以曲线造型或者制纹。这也是楚国很多物体器型与中原文化的不同。不仅如此,在楚文化中的绘画作品与楚辞的描述中,热情奔放的想象和富有神奇幻想的意境,华丽的楚国服饰都反映了楚文化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例如屈原《九歌·山鬼》中,描绘了一个瑰丽而又离奇的神鬼形象,以及山鬼丰富的感情世界。让后人对楚国的艺术生活充满好奇,为神秘的楚文化蒙上了一层浪漫的面纱。楚文化中处处彰显着楚人爱好自由的生活理想,希望摆脱世俗的美好愿望以及富有强烈文化底蕴的艺术气质。

图1 龙凤虎纹绣罗

2 “龙凤虎纹绣罗”在楚文化服饰的表象分析

“龙凤虎纹绣罗”1982年湖北省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中出土,现存于荆州博物馆。马山一号墓无疑是现代发现的一座巨大的丝绸宝库,并且保存完好。它是战国中晚期的作品,它的绣地为灰白色素罗,针法为锁绣(刺绣是用多种彩色丝线在丝织品上锁绣纹饰一种工艺),绣线有红棕、棕、黄绿、土黄、橘红、黑、灰,整个形象是一只头戴花冠,昂首展翅,脚踏小龙的凤鸟,另外一边则是一只黑红条纹相间的虎,朝向大龙猛扑,大龙则是防御的姿态,猛虎的造型简单生动,是纹饰中最显眼的部分。图案所描绘的猛虎腾跃、龙飞凤舞的场景活灵活现,处处充裕着楚人浪漫的神话色彩。构图匀称,色彩华丽,绣工精致表现了楚绣的高水平。绣地经密每厘米40根,纬密42根花纹长29.5厘米,宽21厘米。织纹网状呈六边形“蜂巢形”,这种织布技术如今已经失传。这也能看出古人精致的丝织技术。(如图1所示)

龙凤虎纹绣罗是用“锁绣”的针法“罗”上刺绣完成。和它一起出土的还有同时期的战国中期服装35件和许多其他类的丝织品,用其结构的区别可以分为锦、组、绣、绢(纨或缟)、绨、绦等九大类。其中很多绣品在衣面和衣缘的部分都有近20处表现。龙凤虎纹绣罗是通过在一种没有“纠经”的织机上织成,作为中国最传统的丝织品种中的一大类,它的经纬结构较为纠结,显椒眼纹,有“椒眼日罗”之说。在现在常常与“纱罗”并称,原因就在于它和纱罗有着共同轻薄的质感。“罗”在当时的地位就如同今天的“蕾丝”,轻薄纤柔故常被冠以“轻罗”、“雾罗”、“云罗”的称号。

3 特征分析

“龙凤虎纹绣罗”的面料上,绣地采用的是轻薄飘逸的“罗”。正符合了楚文化,浪漫自由的风格特征。工艺上,为锁绣,四经绞素罗地上,绣出龙、凤、虎相斗的生动图案。罗织物孔眼均匀,为正六边形,衬托五彩绣线的立体感。这种工艺至今不能复制。楚人精细的做工,更是浪漫主义的体现。图案主要是由龙、凤、虎、虬组成,主题期间穿插有花草和藤曼的形状,还有其他鸟兽纹样相辅。在这组图案中花草和藤曼不仅起到装饰得作用,同时它也具有一个类似于图案骨骼的功能。这一类型的形象纹样是战国时期非常流行的组合。由于楚人有崇尚巫术的习俗,他们相信楚国的大好山河有神灵的庇佑,原始的众神崇拜造就了楚文化中特有的神话体系。这也影响着楚人的生活起居。“龙凤虎纹绣罗”中通过对图案艺术的变形处理,形成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体现出一种楚文化神秘浪漫的美感。“龙凤虎纹绣罗”中龙凤头部写实,花草藤曼与龙凤身体的部分相融合,龙和虎相对而立,龙呈现出行走的状态,昂首挺胸,虎身上以朱、黑条形纹样相间,有着纤细的尾巴和腰身,身材矫健,凤的形象则相对秀体,桀骜不驯,气势磅礴,小小的图案组合中将一副“凤鸣、虎啸、龙吟”的画卷描绘的栩栩如生。把楚文化的浪漫主义精髓,表现的淋漓尽致。再者龙凤高贵,虎能避邪,这副图案同样也是中国祈福辟邪的图案纹样代表。同时也有专家说,这副图案中的四种动物“龙凤虎虬”表示的是四个方向,整幅图画实际上是一副四方神灵图,龙凤相对表示的是东方和西方相对,虎虬则表示南方和北方相对。这组纹绣图案是楚国五行阴阳思想的具体表现,是楚国人世界观的缩影。

龙凤虎纹绣造型奇特,神秘绮丽,充满想象力,纹饰飞扬流动,与北方出土的同期文物艺术风格迥异,颇具有楚文化浪漫主义的气息。如今在博物馆里看到它,也不禁为楚人的浪漫主义情怀感叹不已。

4 结语

从马山一号墓出土的琳琅满目的服饰,距今2000多年,楚人的文化仿佛在我们的面前鲜活起来,孕育出浪漫主义大诗人屈原的这一片土地,神秘绮丽。丝织品上的图案更是原汁原味的楚韵。总体而言,楚国服饰文化较中原服饰而言,更加活泼自由,不受拘束。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民族个性,更在原有的基础上赋予服饰更加浪漫的创造力,并不断完善。上衣下裳、衣裳连属交相呼应。配饰上更是多种多样,品种繁复。而龙凤虎纹绣罗的伟大发现,将“龙凤虎纹绣罗”列于广袤华而源远流长的夏艺术的长河中,它是楚人特有的装饰浪漫精神的伟大体现。它更是从面料、工艺、纹样以及审美价值等方面,将楚文化独有的自由神秘多方位展漏无疑。浪漫主义的楚文化在这件服饰上散发着奇光异彩。龙凤虎纹形象变化无穷,艺术抽象,极聚想象力。大自然中藤蔓的独特曲线,以静制动,跳脱出刻板从而更为洒脱轻盈,进而将动态美以轻柔而富有生命力的线条突出在楚人服饰上。这种集聚浪漫主义的文化,更是多方位贯穿楚文化的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凤鸟龙凤楚文化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凤鸟的神秘主人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传统龙凤纹在当今首饰中的应用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龙凤双胎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从物质到信仰
淡黄柳·怀人
龙凤珠宝LOGO征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