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中国高职院校类型特色建设路径研究
2021-04-14施文全
施文全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8)
1 中国高职院校类型特色建设是践行“双高计划”的必然选择
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发布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也名列其中。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具体提出了“双高计划”,见图1,计划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与专业建设,目标是“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并具有中国特色与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与骨干专业群,”[1]该计划也被称为职业教育界的“双一流”。2019年年底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共197所学校入选,其中高水平学校56所,高水平专业群141个。
图1 “双高计划”总体目标与任务
《方案》提出,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作为培养大国工匠、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方式,让城乡地区新增的劳动人口接受此类高等教育,前提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高质量发展,让职业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名实相符的教育类型。从类型教育逐渐过渡到高职院校类型特色建设,“双高计划”为中国高职院校类型特色建设提供了新方向。一方面,有利于巩固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打破以往的高职院校“求本心切”的局面,全新定位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建设的标准与任务,逐渐巩固一批高质量的高职院校,从院校建设、专业建设过渡到制度建设、标准建设,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发挥优质高职院校对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领头作用,2019年近50所高水平高职学院与近150个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对中国1 300余所高职院校及专业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十一五”“十二五”阶段我国开展了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特色与教育质量提升上初见成效,“双高计划”将建设任务进行多方位细分,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也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应坚定职业教育的类型方向,从办学特色、区域特色逐渐过渡中国特色,最终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未来在“十四五”新时期职业院校“双高”建设更应利用信息技术助推各专业科学发展,从而形成具有区城示范性、引领性的职业院校。
2 “双高计划”背景下中国高职院校类型特色建设的基本条件
2.1 中国高职院校类型建设的“四大特色”
第一,建设服务区域发展。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职业教育水平受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与专业特色化建设也会受到区域经济的影响。“双高计划”施行以产教融合为基本原则,《方案》提出产教融合目标是培育新型企业与优秀职业教育培训组织,建设具有区域辐射作用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高等职业院校需根据人才培育需要与自身特点,主动与地方企业在社会服务、技术创新、就业创业、人才培育以及文化创传承等方面开展积极合作。
第二,教育体系协同发展。2014年颁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标志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已完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应进行多层次的协同发展。职业教育内部的协同发展,《方案》指出现代服务业、养老服务、养老服务、护理、健康服务、学前教育等领域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实行初中到高职的贯通式培养,为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实行长学制人才培育制度。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协同发展,选择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逐渐转型,这些高校可积极开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试点工作。此外,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协同发展,为了畅通技术型人才的成长路径,兼顾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职业院校可面向社会成员与在校学生提供职业培训服务,将学习成果进行有序的认定与累计,逐渐将其转化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第三,育人主体多元化。职业教育实现了职业与教育的融合,职业教育更需要企业的参与。《方案》指出2020年建成300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到职教领域,鼓励社会力量开展职教培训,企业应利用管理、设备、资本、知识、设备、技术等要素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积极将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融入职业教学内容与标准,为学生开展实习实训提供一定的组织保障。
第四,“双师型”教师队伍。2019年开始职业院校师资将偏重企业渠道,对一些特殊专业的高技能人才还可适当放宽学历标准。2019年发布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将占比超过50%,建成百个国家级企业实践基地与教师培养基地。该方案落实为“双高计划”实行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支撑,为教师分工协作开展模块化教学打下基础。
2.2 中国高职院校类型建设的“四高水平”
第一,高目标。高等职业院校类型特色建设树立新发展理念,为现代化经济建设与就业需求提供全面服务,鼓励与支持社会力量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发展也逐渐从政府主导发展转变为统筹管理、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局面,从规模化发展转变为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从参考普通教育的育人模式向企业参与、专业特色突出的类型教育转变,保证新时代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为国家产业发展、区域发展提供持续而优质的人才供给。
第二,高标准。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形成离不开中国特色的标准与规则,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出发点,也是评价未来中国高职院校类型特色建设的关键性指标。我国高职院校建设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办学水平仍然难以比肩国外职业教育体系,归根结底就是在于缺乏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体系,教学标准的缺乏导致区域间职业教育发展呈现不均衡态势。标准化建设也成为中国高职院校类型特色高水平建设的突破口,根据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全面对接,规范职业院校的设置,推进课程标准、专业目标、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标准的全面落实。通过跨国项目合作逐渐实现行业标准与规则的对接,为各专业国际化职业人才教育标准的完善创造条件。
第三,高质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了技术技能水平、产业融合水平、就业质量、职业道德等指标,定期抽查与监督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相关工作,监督与评估职业院校的培训质量,落实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评估主体逐渐拓展为政府、企业、行业、职业院校,支持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评估,将考核结果作为绩效考核、政策支持的主要依据。“双高计划”也提出“按周期、分阶段推进建设,实行动态管理、过程监测、有进有出、优胜劣汰,完善持续支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的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2]。
第四,高保障。地方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政策保障,中央财政主要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进行引导与支持,积极拓展资金供给渠道,实现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多方资源参与到职业教育发展。为了给高职院校赋予更多的办学自主性,可逐步推进教师招聘制度、绩效工资制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从中获得教育、智力、劳务、专业等方面的资源类报酬。高职院校通过开展专业培训、技术服务、自办企业等经营取得的收入,可根据一定比例作为学校绩效工资的来源。落实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落户、职称评审等方面政策待遇,提升技术型人才的福利待遇。
3 “双高计划”背景下中国高职院校类型特色建设路径
3.1 明确教育定位,落实“1+X”制度试点
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协同发展作为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类型特色建设的主要内容,“1+X”制度更是集中体现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特征,为其提供制度创新的全新路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1+X”制度试点工作。高职院校应更加注重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的结合,为了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群建设过程中标准化人才应用能力发展,非常有必要根据“1+X”证书制度的实施要求,改革创新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育理念、育人方法等,提高人才培养标准。(1)构建高职标准化人才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体系。根据各专业技术应用及其行业发展的特点,了解区域内主导产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状况,对应设计配套的等级证书制度,并完善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应用等具体流程,确保技能等级证书发挥应有的作用;(2)调整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围绕人才交易市场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素质、素养、能力标准,及时更新高职院校核心专业群的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等,并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融合渗透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的相关内容;(3)丰富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形式。根据“一带一路”战略、“大国工匠精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设计特色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特定能力的不同标准,利用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模拟实践、技能竞赛等形式提高标准化人才培养质量;(4)完善高职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教育指导机制。围绕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要求及标准,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增强校内校外导师对各专业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指导,支持引导学生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或竞赛,引导学生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和创新应用能力。此外,高职院校还要积极开展高质量校内职业培训,为学生积累与转化技能知识提供多层次渠道。高职院校应积极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展开合作开发或参与目录外技能证书的核发、制定工作,完善“学分银行”制度,为校内学生积极参与专业化培训创造条件。
3.2 突出专业特色,实现专业集群化发展
专业建设水平是评价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与人才培育质量的关键指标,单一化的特色专业建设已难以满足区域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了适应区域产业链条式、集群化发展新趋势,专业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新方向。高职院校专业围绕区域主导行业设置而成,各专业具有相近的技术领域与工程对象,具体反映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就是各个专业能够在同一项目中完成实训任务,在实训设备、设施方面也有大量的共用设备。专业建设的集群化发展就是资源、管理的集约化发展,高职院校对同一产业链、岗位群有关多个专业进行集合,专业群建设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热点,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衔接,一方面促进了高职院校内部专业的转型与升级,提升了专业的规模效益、市场价值、特色品牌效应,另一方面以群为单位,打破了以往高职院校内的专业管理机制,实现跨专业、跨学院的资金、师资、设备等资源整合,实现了职业教育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同时降低了高职教育管理成本。高职院校依托区域产业集群的岗位群特征建设专业群,依据岗位群定位专业群,创新组织管理模式,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保证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最终形成“特色高水平院校和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的联动机制”[3]。
3.3 提升教师素养,打造“双师型”人才队伍
“明确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确定高职‘双师’队伍建设目标,提升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4]在新时代背景下技术、产业、业态、模式快速循环新生,创新驱动、产业转型都能对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内容、模式、方法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职业人才离不开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专业实训能力、企业实践能力、执业能力、校企合作能力,同时具备专业领域、行业发展、职业发展这三大知识内容。贯彻落实系列政策的文件精神,强化产教融合,致力于培养创新性工匠技能人才。促进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的互动交流,专业教师可在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高职院校也可聘请企业技术人才到校内担任实训平台的兼职教师,双向共享逐渐完善教学资源的建设。为了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进教师个人工作室、大师工作室的建设,为教师发展创造平台与契机。依托产学研项目提升专业教师的理论素养、科研能力、实践能力。采取教育培训等方式创新专业教学模式,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完善实习实训制度。高职院校应构建阶梯化、系统化的教师培训体系,坚持标准化引领,分类、分层培养的原则,为教师提供多层次的成长渠道。职教教师应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与就业标准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需求,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的全面对接,将学生培育成为新时代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工匠”。职业院校教师负有一定的社会服务职能,主要表现在职业院校教师运用技术与知识解决企业生产问题,参与企业技术革新,传承与创新地方特色文化,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职业院校教师应及时关注行业前沿技术、区域产业布局调整,发展技术创新能力、项目开发能力、成果提炼能力、技术服务能力、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实现自身服务素养发展,为职业院校所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稳步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3.4 深化产教融合,对接区域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打通了经济与教育的脉络,以共享式、开放式的教育的“跨界”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产教融合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业需求侧和人才供给侧的要素融合,将产业行业企业的管理经验、企业文化、先进技术等元素融入职业教育各阶段,一定程度上解决职业教育“教什么”的核心问题。产教融合仍然是近十年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主线,中国高职院校类型特色建设应在合作对象、内容、机制上开拓创新,促进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纵深发展。根据我国当前产业发展的趋势与特征,构建特色显著、类型多样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联合生态体。我国不同产业领域具有不同的人才、技术需求,不应局限一类固定的合作模式。因此,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应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当前产教融合平台建设主要出现了校地合作、丝路互惠、研发引领、共享基地、资本混合以及集团联盟的模式,高职院校可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态势科学选择产教融合模式。高职院校应为产教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构建利益驱动、合作保障、评价导向等机制,促进教产共时、课程共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等多元目标实现,实现产教融合可持续化发展。此外,高职院校仍应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要内容深化产教融合,成熟产教融合平台兼具了多重功能,但技能型人才培育才是开展产教融合的初衷,教学过程中应实现教学评价与职业标准、专业与产业、教学与生产的全面对接,共同完善“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