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学思练”课堂实验教学中的“论证”思维能力培养
2021-04-14采有余
采有余
(江苏省南京市扬子第一中学松杨路分校 210000)
论证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也是实现学科教学与社会需求、学科教学与现实生活“对接”的有效方式.如何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将论证应用于化学教学中,从而来提高学生的论证能力呢?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进行精心的设计.
一、论证教学的操作程序
1.教师课前准备
(1)选择并罗列论题
教师在进行论证教学之前,需选择合适的论题,提供一定的情境.这种的论题可以是开放性的,有多种答案的社会性科学议题;也可以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及原有认知是相矛盾的.每章的一个课题中论题可以有多个,教师必须按一定的逻辑安排好论题呈现的顺序.
(2)准备推理所需资料
教师在准备好论题后,可以自己或者安排学生课前收集推理所需的资料,这样的资料可能来自教材、生活、网络、图书馆等.这一过程以教师为主.同时教师自己也应了解该课题所涉及到的科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选择,以便课上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资料进行论证.
2.课堂互动生成
(1)设置问题,巧妙点拨,提出主张.在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对某一具体课题进行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够为学生创设若干个具有一定思维容量和内在逻辑关系,且连续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可源于日常生活、社会现象、科学史料、实验或科技前沿,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学习,旨在使学生能围绕该论证主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会运用充足有效的证据对观点进行科学解释.这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和认识得到不断地深入和发展,引发学生的论证思维.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适时巧妙地渗透其他的资料或问题并加以引导.学生在基于证据形成主张的过程中,需要在头脑中对内隐的知识进行精细细密地加工,进而形成外显的观点,这都需要调动学生的推理、组织等高级的思维.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资料,提出主张,并收集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结合化学学科自身特点,在论证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实验、观察等科学方法收集证据.
(2)质疑、反驳,辩证主张.在此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论证.在化学课堂中,为了使别人相信自己的主张,学生会给出充足的证据,可以是生活实例、化学实验现象、科学理论等,来说服别人.当自己遭到别人的质疑时,此时就需要进行反驳,他们也会给出充分的证据和理由来捍卫自己的主张.在反复的交流中,学生的主张不断地完善,寻求附加支持或添加限定词.在多元化的沟通以及开放的情境论证中,每个人都能阐述自己的主张和想法,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练习对理论和数据的判断,刺激学生提出解释现象的理论或者提出反驳、质疑,有助于学生进行批判式的思考.
(3)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在经过质疑、辩驳后,学生得到一致的结论.这时需要对整个论证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进一步认识论证的主题.教师肯定与赞赏每个学生的表现,对偏离论证主题的行为进行矫正,充分发挥组织、引导、促进者的作用,以期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接下来,笔者将基于论证在教学中做一些尝试,以人教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为例.
二、基于论证的化学教学设计
众所周知,空气成分的探究以及氧气的发现史是曲折的、艰辛的.氧气的发现不仅推翻了统治百年之久的燃素学说,给当时的化学界造成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且在它的研究过程中涉及到多种实验方法和科学方法.因此在“空气”这一课题的学习中,引领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究空气成分的历程,学生将学习到科学家的一些比知识更鲜活的化学思维方式和探究方法.学生站在科学家的研究背景下,对科学家的实验数据、资料等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这无疑对学生是一种考验,给其创设论证的情境,具体实施见表1.
其实在《空气》这节课中,除了空气成分发现的启示外,再如证明空气存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设计以及对实验方案可行性的评价等问题,都属于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论证.这节课的重点应在于让学生学会科学论证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论证能力.
表1 “空气”教学设计案例中的要素分析
图1 空气原理的运用:古代唧筒、现代儿童手持式水枪以及抽水泵
三、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建议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选择适合论证的教学题材,创设一定的论证式教学环境,选取适当的论证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多开展论证式教学.本文对化学论证教学的操作程序以及基于论证的化学教学设计进行了初探,这只是一个开端.一个问题的解决必然伴随了新问题的产生,研究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新问题和不足的过程.论证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在有关论证的教师专业学习研究、论证式教学课题、教学策略和成功案例的开发、论证水平评价标准的开发等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困难,有待进一步努力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