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式待产心理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前负性情绪及经阴道分娩率的影响
2021-04-14余振霞
余振霞
(河南省商丘市中医院妇产科 商丘476000)
初产妇缺乏妊娠及分娩经验,其身心均处于敏感特殊时期,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影响分娩结局[1]。临床调查显示,初产妇对医学知识的认知度处于初级阶段,心理、情绪均易产生较大起伏,是导致其选择剖宫产手术分娩的主要原因[2]。产妇心理状态是分娩情况的主导性因素,因此,采取有效手段调整产妇心态,改善分娩结局,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3]。本研究选取我院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38 例,分组研究协同式待产心理护理模式对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产前负性情绪及经阴道分娩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3 月~2019 年3 月我院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38 例,按入院时间分研究组和常规组,各69 例。研究组年龄22~31 岁,平均(26.52±1.87)岁;孕周 37~41 周,平均(39.12±0.74)周。常规组年龄 22~30 岁,平均(25.77±1.65)岁;孕周 37~42 周,平均(39.35±0.82)周。两组年龄、孕周等基础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均为足月初产妇;腹部B 超检查结果均显示胎儿为单胎、头位,且生理指标检查结果均正常;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伴有妊娠期合并症;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类疾病;存在阴道分娩禁忌证;重要器官受损或功能障碍;合并严重先天性疾病。
1.3 护理方法
1.3.1 常规组 采用常规产前护理,严密监测产妇身体状况,实施产前健康教育,讲解有关分娩及产后母婴保健相关知识,协助其完成产前各项检查。
1.3.2 研究组 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协同式待产心理护理模式干预,热情接待产妇,采取合理的方式与其进行充分交流,建立良好关系,使其感受到院方人文关怀,缓解心理压力,保持放松心情;同时了解产妇认知水平及需求,对存在的疑虑予以解答。(1)护理计划:助产士结合产妇需求及护理经验,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包括护理内容及目标,协同产妇共同完成护理计划。(2)健康教育:对产妇补充宣讲产程、各种分娩方式相关事宜、产后保健相关知识,使其全面了解并掌握分娩程序及自然分娩优势,缓解心理负担。(3)自护能力:纠正产妇不良行为,讲解正确排尿、淋浴、饮食等方式,宣讲应对不适缓解措施,使其掌握正确分娩呼吸调整及疼痛转移方式,积极参与自我管理,提高自护能力,增强自然分娩信心。(4)心理放松:向产妇家属充分反馈产妇具体情况,鼓励家属多与其进行沟通与互动,使其感受家庭温暖,进一步增强其分娩信心;保持环境适宜,播放舒缓轻音乐协助产妇放松心情。
1.4 观察指标 (1)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护理前后两组焦虑严重程度,50 分及以上为焦虑,评分越高则焦虑越严重。(2)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护理前后两组抑郁严重程度,53 分及以上为抑郁,评分越高则抑郁越严重。(3)统计经阴道分娩率。(4)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共19 项内容,95 分为非常满意,76~94 分为满意,57~75 分为一般满意,38~56 分为不满意,19~37 分为非常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2.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高于常规组的79.71%(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2.2 两组负性情绪严重程度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SDS 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 SAS、SDS 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负性情绪严重程度比较(分,)
表2 两组负性情绪严重程度比较(分,)
SDS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常规组组别 n SAS护理前 护理后69 69 t P 61.72±5.96 62.68±5.82 0.957 0.340 36.93±3.48 42.66±4.74 8.094<0.001 64.71±6.85 63.29±6.73 1.228 0.221 33.84±4.62 45.58±5.33 13.826<0.001
2.2 两组经阴道分娩率比较 研究组经阴道分娩60 例,剖宫产分娩9 例,经阴道分娩率为86.96%(60/69);常规组经阴道分娩49 例,剖宫产分娩20例,经阴道分娩率为71.01%(49/69)。研究组经阴道分娩率高于常规组(χ2=5.283,P=0.022)。
3 讨论
分娩属自然生理过程,对于初产妇来说,强烈的躯体及情感体验易使其产生较烈应激反应,引发多种负性情绪,引起睡眠障碍、躯体不适等,影响产妇及胎儿健康[4]。研究表明,产妇出现负性情绪可使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影响宫缩,延长产程,易导致难产,增加剖宫产率[5]。
常规产前护理属片段式服务,缺乏对产妇的整体照顾,易忽略产妇心理因素,无法针对性解决生理、心理应激反应,难以满足个体需求,影响护理效果。协同式待产心理护理是指以产妇为中心,充分调动产妇积极性,发挥其自我护理能力,使其共同完成护理计划,保证护理及后续工作顺利进行的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相比,更具针对性、全面性与专业性,可提高护理效果[6~7]。护理人员通过与产妇充分沟通,建立良好关系,利于了解产妇身体、心理状态及个体需求,从而针对性解决疑惑,予以心理疏导,消除紧张心理,改善心理状态。产妇是分娩过程的主体,讲解分娩相关知识可提升产妇认知程度,全面了解生产过程,掌握调节与处理应激反应能力,纠正其行为表现,实现自我效能,同时鼓励家属对产妇进行支持与安慰,使其充分感知家庭温暖,树立自然分娩信心[8~9]。其次,提高产妇自护能力,使其成为护理工作的核心,可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规范护理程序,提高护理效果[10]。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抑郁严重程度均低于常规组,经阴道分娩率86.96%高于常规组71.01%,护理满意度95.65%高于常规组79.71%(P<0.05),说明协同式待产心理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产前负性情绪,改善其对分娩知识的认知程度,提高经阴道分娩率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可知,协同式待产心理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产前焦虑、抑郁等情绪,提高经阴道分娩率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