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谷维素片联合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治疗伴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的疗效

2021-04-14马云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2期
关键词:氨酸胺碘酮心衰

马云飞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 郑州450006)

缺血性心肌病(ICM)是由于冠心病引起心肌长期缺血,供氧与需氧不平衡,致使心肌弥漫性纤维化,形成心肌瘢痕,产生与扩张型心肌病类似病症,患者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障碍,随着病程进展,常诱发心力衰竭,加重病情。室性心律失常(VA)是ICM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临床ICM 心衰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1]。目前胺碘酮是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单一用药的效果并不突出。近年有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心肌梗死并发VA 的报道,并取得肯定效果[2~3]。本研究在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基础上引入谷维素片,探讨三者联合在伴VA 的老年慢性ICM 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 年3 月~2019 年7 月我院收治的112 例伴VA 的老年慢性ICM 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胺碘酮治疗的37 例患者纳入A 组,接受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的37 例患者纳入B 组,接受谷维素片联合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的38 例患者纳入C 组。A 组男23 例,女 14 例;年龄 60~78 岁,平均(68.98±4.47)岁;ICM病程 2~8 年,平均(4.98±1.45)年。B 组男 22 例,女15 例;年龄 61~80 岁,平均(70.16±4.56)岁;ICM 病程 3~8 年,平均(5.20±1.08)年。C 组男 24 例,女 14例;年龄 60~79 岁,平均(69.48±4.73)岁;ICM 病程3~9 年,平均(5.34±1.14)年。三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经心电图、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术等确诊为伴VA 的ICM 心衰,患者心电图出现3 个及以上室性期前收缩、QRS 波群形态畸形、心室率通常为100~250 次/min 等,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临床资料完整;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2)排除标准:严重心动过缓、尖端扭转型室速、主动脉夹层、房室传导阻滞者;合并哮喘、慢阻肺等肺功能障碍者;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伴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死亡病例。

1.3 治疗方法 三组入院后均进行心电图、生命体征监测等,予以低流量吸氧、卧床休息,积极治疗原发病,常规调节血压、血脂,使用血小板凝集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心肌营养药物等进行常规慢性ICM 心衰治疗,具体药物选择以患者临床病情而定。

1.3.1 A 组 予以盐酸胺碘酮片(国药准字H32024766) 治疗。第 1 周 600 mg/d,第 2 周 400 mg/d,第3 周200 mg/d,然后以此剂量维持,共12周。

1.3.2 B 组 予以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片(国药准字H20045718)治疗。胺碘酮用药方法同A 组。门冬氨酸钾镁:第 1 周 9 片 /d,第 2 周 6 片 /d,第 3 周 3片/d,然后以此剂量维持,治疗12 周。

1.3.3 C 组 予以谷维素片(国药准字H35021444)联合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用药方法同B 组。谷维素片:第1 周240 mg/d,第2 周 150 mg/d,第3 周90 mg/d,然后以此剂量维持,治疗 12 周。

1.4 观察指标 (1)疗效。显效:治疗后心衰、心律失常等症状消失,超声心动图显示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速减少>90%;有效:治疗后上述症状明显改善,超声心动图显示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速减少70%~90%;无效: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显效、有效计为总有效。(2)心功能。使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三组治疗前后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低血压、肝功能轻度受损、皮疹。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疗效比较 三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 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 A 组、B 组(P<0.05)。见表 1。

表1 三组疗效比较[例(%)]

2.2 三组心功能比较 治疗前三组LVEF、FS 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 C 组 LVEF、FS 均高于 A 组、B 组(P<0.05)。见表 2。

表2 三组心功能比较(%,)

表2 三组心功能比较(%,)

注:与同期 A 组比较,*P<0.05;与同期 B 组比较,#P<0.05。

组别 n LVEF治疗前 治疗后FS治疗前 治疗后A 组B 组C 组37 37 38 FP 36.01±2.97 36.12±3.12 35.91±2.87 0.046 0.955 43.05±2.74 45.14±3.32*49.35±4.01*#33.431<0.001 22.01±3.19 22.23±3.50 21.71±4.05 0.197 0.821 29.17±3.74 32.28±3.25*36.17±4.06*#33.389<0.001

2.3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C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 A 组、B 组(P<0.05)。见表 3。

表3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慢性ICM 心衰是老年患者常见心脏病,病情呈进行性发展,且老年患者身体机能降低,易诱发各种心律失常,以VA 较为多发,治疗难度大,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

胺碘酮是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已普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可通过同时阻滞钠钾通道、L 型钙通道,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进而缓解心律失常,是各种心脏病伴VA 的基础首选药物[4~5]。有研究发现,机体缺镁可加重心肌缺氧,引发心电不稳定,而钾代谢紊乱可影响心肌舒张,造成心律失常,因此应用门冬氨酸钾镁调节机体钾镁水平,门冬氨酸可充当K+、Mg2+载体,提高心肌细胞稳定性,改善因缺 K+、Mg2+造成的心肌损伤,促进心功能恢复[6~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B 组LVEF、FS 高于A 组,表明两者联合用药对伴VA 的老年慢性ICM 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较单独胺碘酮用药好。本研究C 组在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用药基础上加用谷维素片,谷维素片自米糠油、胚芽油等谷物脂中提取而来,近年研究发现其具有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对抗儿茶酚胺类物质的作用,可降低心肌兴奋性,改善心肌供血,达到抗心律失常的目的,明显改善心慌、心悸等临床症状[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C 组治疗总有效率、LVEF、FS 均高于 A 组、B 组(P<0.05),表明将三者联合应用于伴VA 的老年慢性ICM 心衰患者,可通过多种机制与各系统间平衡作用提高临床抗心律失常治疗效果,调节心肌功能,改善心功能。此外,本研究发现C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B 组(P<0.05),提示三者联合应用反而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可能与门冬氨酸钾镁中的门冬氨酸参与机体鸟氨酸循环,保护肝功能,降低胺碘酮对肝功能损害有关,且谷维素可调节机体各系统平衡,具有改善消化道系统症状、降脂等作用,提高胺碘酮损害机体的制约效果,安全性好。综上所述,谷维素片联合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治疗伴VA 的老年慢性ICM 心衰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较好。

猜你喜欢

氨酸胺碘酮心衰
不同储运条件对UHT 灭菌乳中糠氨酸含量的影响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一种优化的茶氨酸化学合成方法简报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