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漯河市玉米籽粒烘干现状及发展思考

2021-04-14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农机推广服务中心赛爱华徐艳琴崔亚敏

农机科技推广 2021年2期
关键词:批处理烘干机漯河市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农机推广服务中心 于 杰 赛爱华 徐艳琴 崔亚敏

“及时烘干,安全入仓”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耕、种、收后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产效益、农产品质量以及农民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粮食烘干设备仍然是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短板,目前我国粮食烘干机的发展还远远不能适应粮食生产发展的需要。

一、漯河市玉米机械化烘干基本情况

玉米是漯河市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20万亩左右,年产玉米65万吨左右,种收机械化水平90%以上,其中机收水平85%以上。玉米生产实现机械化的过程途径存在不同,部分直接采用籽粒收获,而后经烘干入库;部分采用先收果穗、剥皮,经晾晒干燥后,对果穗进行机械化脱粒入库。因受环境因素、农民收获习惯的影响,当地玉米收获一般偏早,收获时籽粒含水率较高,秋收后常常阴雨连绵,造成粮食变质、发芽、霉烂。粮食烘干可有效减少霉变的发生,保障粮食安全,确保农业丰产丰收。截至2019年底,漯河市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达到3043台,其中籽粒收获机械(含玉米专用割台)948台,烘干机保有量101组,烘干能力达50%以上。虽然发展迅速,烘干能力仍远远不能适应粮食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仍需大力发展与玉米籽粒收相配套的低成本、多种热源可选的产地烘干技术与装备以重点推进烘干技术的应用。

1.粮食烘干机发展情况漯河市自2010年开始推广粮食烘干机,2013年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2015年以来保有量快速增加,2018年达到72台,截至2019年底,烘干机保有量101组,烘干能力达50%以上。

2.烘干机区域分布情况漯河市玉米机械化烘干机受地域和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分布不平衡。其中舞阳县和郾城区的烘干机利用率比较高,烘干技术比较成熟。

3.购买群体受烘干机占地面积及购买资金的影响,一般购买烘干机的是一些农机合作社、农民种植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粮食出售有途径,烘干成本低,质量有保证,售价相比普通用户高。

4.不同批处理量的烘干机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漯河市补贴批处理量10~20吨循环式谷物烘干机20组,批处理量30吨及以上循环式谷物烘干机8组,批处理量100吨及以上连续式谷物烘干机5组。其中,批处理量15~60吨的烘干机占比70%,最受用户欢迎。

5.烘干机品牌通过对漯河市烘干机品牌的统计,烘干机主要以谷王5HXH—15A型、中农福安5YH—60型、安徽辰宇5HCY—30型、雷沃5HLH—120型等循环式和连续式粮食烘干机为主。

6.烘干服务模式、烘干成本烘干服务模式:精准对接粮食生产大户、合作社,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供代销代购、代保管及产后技术等服务,确保清选、烘干的粮食完全符合国家技术质量标准。烘干成本根据玉米的含水率不同,用电用煤用气的不同,以及煤、气的价格不同,一般定价在0.09~0.10元/斤。现以30吨一组的烘干机为例,跟据当地收获习惯,一般烘干前玉米含水率在30%~35%,每批次烘干时间为10小时左右,含水率降低到14%,成本在0.04~0.05元/斤,除去装粮、烘干、卸粮等原因,每天只能烘干一批次,纯收入为2400~3000元/批次。

二、存在的问题

1.烘干设备用地难解决烘干机械和其他农机不同,需要专门的建设场地。虽然国家有关文件规定,把农机仓库,粮仓建设用地列入农业附属设施用地范围,但是受用地指标与用地规划的限制,该项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到位,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的烘干设备建设用地难以申批。

2.烘干形式对粮食品质造成的影响按玉米在烘干机内停留的状态,当地烘干机有循环式和连续式两大类。通过近几年对烘干机的跟踪调查发现,循环式烘干机一般体积小、灵活方便、投资少、易操作,在本地最常用,但在烘干过程中容易造成籽粒破碎,只是解决当前玉米烘干需求;连续式烘干机籽粒破碎率低、降水幅度高,但因为处理能力大、投资大,适合于大中型粮库、收贮粮和粮食加工企业使用。

3.环保要求高,增加烘干成本近几年由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烘干机改电改气费用高,有很多用煤烘干机停用,年烘干能力远远达不到统计的烘干能力,虽然一部分正在改装,但因改装天然气(液化气)设备需要改造燃烧路径,购买燃气炉、燃气灶等相关设备,改装一组烘干机根据吨数的不同,一般15吨的设备需要费用3~5万元,购买户思想消极,使烘干机的利用率远远达不到实际使用价值。

4.一次性投入高粮食烘干经营一次性投入高,不仅要购买烘干设备,还要有相关附属设施。据测算,建设一座中型谷物烘干中心需投入20~40万元左右,购置烘干机械10~30万元(补贴后金额),建设烘干配套设施5万元(含土建设施、库棚、燃烧炉、卸粮升粮设施等)。

5.粮价不稳定影响购买力近几年来,受市场粮价不稳定的影响,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放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收入下降,甚至出现亏损。贷款难,融资贵,配套设施用地审批难,流动资金缺乏,人工费用上升等问题制约了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购买力。

三、建议

1.将烘干能力建设纳入应急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烘干机械的战略储备作用,鼓励合作社、种粮大户建设小型粮食仓储设施,实行粮食烘干订单作业,探索粮食产后统一烘干、加工、储存、销售的经营模式。建议将粮食烘干作业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和应急补偿机制。

2.保障粮食烘干机械设备建设用地在保障机械烘干建设用地方面,对符合农业用地条件的粮食烘干设备及库房用地,按照农用地标准及时审核解决。建议将粮食烘干用地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优先予以保障。

3.对建设烘干中心给予补贴加大对烘干中心建设的补贴力度,进一步提高烘干机械补贴比例,支持粮食烘干服务向专业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烘干机械实行累加补贴,对烘干配套设施、厂房建设等实施补贴。拓展粮食烘干设备购置补贴范围,有效解决农民“买不起”的问题。

4.出台政策鼓励使用环保能源根据不同区域能源条件、不同粮食烘干方式,科学合理确定煤、电、油、秸秆、太阳能等能源,充分利用自然光风、秸秆资源,降低烘干成本投入。出台使用环保能源鼓励政策,对现有粮食烘干设备的环保节能升级改造进行补助。

5.开展粮食烘干机械金融贷款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及农业新型组织采取以烘干机抵押、农户联保或质押等方式进行贷款,解决购机户贷款难、融资贵问题。

四、结语

粮食烘干技术除了能有效地防止连绵阴雨等灾害性天气所造成的损失外,还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实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提供有效手段;二是提高粮食品质、耐贮性和加工性;三是可防止自然晾晒对粮食造成的污染,杜绝农民因占用公路晾晒粮食造成的交通伤亡事故。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利用机械设备代替人工干燥粮食已经成为了现实。因此发展粮食烘干技术,可改变传统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使到手的粮食损失降低到最低点,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猜你喜欢

批处理烘干机漯河市
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政府提供防汛地图
恶意批处理文件导致电脑黑屏、反复重启、无响应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思路
Laundry1 in the U.S. 在美国洗衣服
不装软件批处理为文件夹加锁
折叠式衣物烘干机
勤勉敬业的践行者 锐意革新的带头人——记河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漯河市中心医院院长王海蛟
谷物烘干机的应用分析以及推广策略探究
风盛正是扬帆时——聚焦漯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举措
借助批处理 让Cortana变聪明
自动除湿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