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围术期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1-04-14南琼高玉松张向阳王凤仙扈俊华
南琼 高玉松△ 张向阳 王凤仙 扈俊华
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神经外科 驻马店 463008 2)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特色医学中心 北京 100142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CH)是神经外科临床较常见的一种急症,以偏瘫、失语及神经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有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微创穿刺抽吸术因具有微创、可彻底清除血肿,以及有利于改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预后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HCH的治疗中,并获得了理想的治疗和恢复效果[1-2]。本文通过病例对照分析,以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HCH患者微创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09—2021-05我院行微创手术的HCH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相关诊断标准和相关微创手术治疗指征[3]。排除存在内科系统严重疾病,以及中转开颅手术的患者。共纳入72例患者,按照围术期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人性化护理组(人性化护理组),每组36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1.2方法
1.2.1 围术期常规护理 入院后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常规和专科检查,做好皮肤、肠道等各项术前准备。术后协助患者保持合理体位,尽量避免头部大幅度晃动或体位不当引发的颅内压增高及脑脊液外漏等。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嘱患者勤更换衣服和擦洗。加强呼吸道等管道管理,做好控制血压、脱水、营养支持,以及切口、饮食、康复训练等护理工作。出院时做好出院教育,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科学运动,避免过量摄入高钠、高血脂、高热量等食物。按医嘱规范服用药物,定期复查。
1.2.2 人性化护理干预 (1)心理支持:HCH多为高龄偏大的患者,由于发病急、病情危重,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加之康复治疗时间较长,短期内恢复效果不明显,患者易出现倦怠心理,影响治疗护理依从性。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程度及其诱因,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和深入浅出的解答,在不影响治疗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其合理的护理需求。告知微创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无需开颅、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后愈合快,以及治疗费用低等优势。介绍本院治疗团队具有成熟的治疗技术和丰富经验,从而消除其疑虑及紧张、恐惧心理,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治疗及护理。(2)人性化环境干预:在保持病区洁静、温度适宜等基础上,加强环境护理。夜间关闭病房中非必要的照明设备,将晚间需要实施的操作尽量选在患者自然醒的时间段内进行。也可在患者入睡前为其提供舒缓舒适的轻音乐,营造一个轻松、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患者充分的睡眠[4-5]。(3)人性化康复指导:针对患者年龄偏大、理解记忆能力下降和语言交流功能受损等特点,做好心理疏导,增加其对康复训练的客观认知,能够正确认识到疾病和康复训练的密切联系,了解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避免急于求成或消极悲观等错误认知。不断优化康复教育措施,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住院期间应用床旁PPT课件全面介绍康复护理内容;针对术后易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肌肉萎缩、压疮等高风险情况,强调早期运动及规范用药的重要性;讲解遵医嘱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重要意义;以图文对照宣传资料展示康复训练的项目及步骤;以床旁演示和视频播放双重视觉强化方式传递正确的康复训练方式,如关节的被动、主动运动和坐位平衡能力训练方法[6]。出院后将正确使用血压计监测血压的方法、有氧训练的方式,以及达到运动量适合的标准(运动后无疲劳感,脉搏≤100~120次/min为宜)等康复视频上传到专用微信群,供患者及家属反复学习演练;讲解家庭康复支持的方式,鼓励家属参与协同护理;组建患者互动交流微信群、QQ群,方便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及恢复较好的康复患者之间的互动交流[7];发挥同伴教育作用。
1.3观察指标及效果判定标准(1)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SAS在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分值越低表示焦虑程度越轻。SDS在50~60分为轻度抑郁、61~70分为中度抑郁、≥71分为重度抑郁。分值越低表示抑郁程度越轻。(2)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IHSS)、巴氏指数(Barthel)评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NIHSS评分为42分,分值越低表示神经功能越好。Barthel评分共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3)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
2 结果
2.1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人性化护理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分)
2.2入院时和术后3个月时的NIHSS、Barthel评分入院时2组患者的NIHSS、Barthe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的NIHSS、Barthel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改善,且人性化护理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后3个月时的NIHSS、Barthel评分比较分)
2.3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人性化护理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2.56±2.68)d,短于常规护理组的(18.46±3.9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是通过对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需求进行了解,并根据患者心理、病情、脏器功能等方面的需求,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增强康复效果,减轻疾病对患者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人性化护理组通过围术期常规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患者的SAS、SDS、NIHSS、Barthel评分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组,而且患者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更少,应用效果肯定。充分表明,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人性化心理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其遵医行为依从性。同时加强人性化环境护理,提升了患者身心舒适感和睡眠质量。术后积极开展人性化全程康复训练,进一步增强了患者对术后康复知识的了解,有利于患者根据医嘱长期、规律进行康复训练,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显著改善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早期康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