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是时候与空心病说再见了
2021-04-14陈一竹
■本刊记者 陈一竹
“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19 年来,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
提起“空心病”,您可能感到很陌生。这个概念是由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在题为《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的演讲中提出的,这位学者从心理方面阐述了大学群体中部分存在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等现象,这些症状与抑郁症有重叠之处,如若按照抑郁症疗法进行治疗却收效甚微。徐主任在进行深入研究后将其归因于“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将其比喻为“空心病”。
空心病有什么症状呢?
“我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迷雾的草坪,草坪上有井,但不知道在何处,所以有可能走着路就不小心掉进去了,在漆黑的井底我摔断了腿拼命地喊,我觉得我完全没有自我。这一切好难。”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空心病的主要表现,但以下表现不能算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诊断标准,均为空心病提出者徐主任根据临床观察不断总结出来的共同特点:
●许多症状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如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等。但与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以上症状表现并不非常严重,外在表现与正常人无异。
●会出现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孤独感来自于好像跟这个世界和周围人并没有真正的联系,所有联系都变得非常虚幻;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也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通常人际关系良好,空心病患者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认为维系在他人眼里良好的自我形象是必须要做到的,比如成为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好丈夫、好妻子的形象。但似乎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而成就的形象,而非自己,往往疲惫不堪。
●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很多个案表明,在国内最好的精神专科医院治疗,使用所有药物,甚至用了电休克疗法,但都没有效果,也就是说生物因素可能并不是导致空心病问题的主要因素。
●有强烈的自杀意念,空心病导致的自杀意念并不是因为现实中的困难、痛苦和挫折。就如某个患者描述:“我不是那么想要去死,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活着。我完全不知道我活着的价值意义是什么,如果是这样,还不如早点结束。”因此他们倾向于不用那么痛苦和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患病周期长,也可能是潜伏期长。从初中、高中,甚至更早就开始有这样的迷茫,也许在早期已经出现过自杀倾向。
●传统心理治疗疗效不佳。空心病患者的问题大概率不能通过改变负性认知来解决,甚至并不需要去研究他们原生家庭的问题,与研究早期创伤关系不大。很多案例表明患者和父母的关系不错,也许偶尔会出现冲突,但并不存在严重家庭问题。
空心病的内核是价值观缺失?
“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要求,如果学习好,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但也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就开心,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总对自己不满足,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头。”
如果空心病仅作为一种心理障碍现象,与其他心理疾病对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但由于它与当代青年价值观缺失相关而引起社会热议,进而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被广泛讨论。那么“价值观”到底是什么呢?为何一涉此议题就会轻而易举牵动大众注意力呢?
简单来说,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辨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
我们究竟为谁而活?为什么而活?为怎样的生活而奋斗?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读者朋友们不妨也拿这几个问题问问自己,不同年龄段的人可能会给出截然不同的答案。
时下许多人的奋斗目标为金钱、工作、权力、爱情等,可以看作是“为自己而活”人生观的一种体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整体价值观发生了较大变化:就价值目标而言,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化;就价值主体而言,由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转化;就价值取向而言,由单一价值向多元价值转化;就价值评价而言,由排斥向宽容转化。
否认“意义”有意义、否认“价值观”有价值,可以说是当前社会价值观对现实主义、个体本位、价值多元及宽容的一种极端表现。因此,“空心病”一词所引发的讨论涉及了要不要有价值观、人们目前有没有价值观,以及应该有什么样价值观等一系列问题。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讨论是人们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价值观远离理想主义、群体本位后的再度思考。
青年群体初入社会后,往往会发现家庭、学校曾经所要求的价值观、个人目标与其踏入社会后的价值观存在差距,这导致青年群体价值观面临多重矛盾。目前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高的自我期望与实际踏入社会后所显现的自我价值不匹配。新一代青年往往承载着一个或多个家庭的高期盼,一旦踏入社会后可能面临种种阻碍或挫折,因此极易产生价值观动摇。
2.个人本位和集体本位的冲突与矛盾。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善、团队中的互助合作是个体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原则,在个体实现自我的同时,社会往往会对个体产生更高层面的要求,如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正、参与社会公益等。因此,当代青年在个人与集体、奉献与索取间徘徊游离、自我调适的过程,也会对其原有价值观产生影响。
3.价值取向多元化与价值评价多标准考验着青年对自身价值观的调适能力。
空心病只在中国出现吗?
1925 年在英国诗人托马斯·艾略特创作的诗歌《空心人》(T he H ollow M en)中,就描绘了当时青年人无聊、空虚、焦虑的精神生活。1964 年,面对西方世界进入发达工业社会之后的各种问题,一位美籍德裔哲学家马尔库塞出版了《单向度的人》一书,阐明了西方社会中人们内心里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是如何被一点点侵蚀掉的,人最后如何成为“单向度的人”,即丧失了创造力,不再想象和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
曾经的我们以为青年一代空虚的精神状态仅仅是“西方语境”,在徐主任的空心病议题下,这些问题突然来到我们面前。如果有时间去转转当代大学生宿舍,就会发现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学生宿舍出现最多的书是公务员考试、英语考试、计算机考试和心灵鸡汤类书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宿舍里,床上床下塞满各种经典名著,每个人都在如饥似渴地阅读,。
当然,如今的大学生可能比当年的大学生面临更多压力。压力当前,一方面有可能顺势转化为奋斗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非常功利化的读书和生活,更容易产生各种消极情绪乃至迷失自我。
如何避免空心病的出现
使孩子获得充分的人生体验
“金丝雀”一词常被用来形容当代孩子,因种种原因被关在一个华丽的笼子中,饮食精致营养,家长们在笼中为其编织着一种安全、美好、健康的生活。但也许,越是让孩子远离真实的社会,为他提供无微不至的物质生活,他的无力感、无意义感可能就越强。生活由大人来越俎代庖,自己人生的电影主角竟然不是自己,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呀。因此,家长朋友们需要将孩子生活的主导权还给他们,让孩子们可以自己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使他们对世界产生更多元的认识。
鼓励孩子建立多样化社交
社交能力是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主动社交的孩子往往意味着在社交方面存在自信,不容易对生活产生厌倦感。一旦孩子们互相之间发展出高质量的友情关系,一条疏解情绪的通道就会随之产生。
挫折教育必不可少
现在,厌学孩子数不胜数,从小学乃至大学都层出不穷,很多曾经也是好学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研究发现,许多厌学孩子从小努力刻苦,曾经也名列前茅,没有遭受过任何挫折打击,因此产生一种“我是无所不能,无人能及”的错觉。伴随这样的自我认知,这些孩子一旦进入到强者如云的重点高中或名牌大学,就可能突然遭到严重打击,毕竟优秀的人很多,这时,孩子的信心就可能被瞬间摧垮,紧接着就会出现失眠、焦虑、逃避等一系列情况。
树立宏大梦想很重要
让孩子建立短期目标是十分常见的,比如要求孩子期末考试拿高分,或是中考考取某个好学校等。但要想让他们避免空心病,避免后来的价值观缺失,还需要引导他们建立更宏大的目标,也就是所谓的梦想。如果一个人缺少梦想,物质条件再优越,内心也将十分空虚。帮助孩子树立梦想很重要,梦想使人不断前行。在存在梦想的前提下,孩子将为自己建立一个又一个短期目标来实现最终的长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