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D 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21-04-14

人人健康 2021年7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实习生骨科

袁 峰

(安陆市普爱医院 湖北安陆 432600)

3D 打印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它基于数字模型文件,使用金属或塑料粉末等粘性材料,通过层层堆叠和堆积来制作3D 实体。近年来,随着3D 打印技术的成熟和价格的下降,其应用范围逐渐从工业领域扩展到医疗、教育等领域[1]。

医学3D 打印首先通过C T 或M R I获取原始数据,经软件处理后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并根据临床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进行修改和设计,最后将数据输入3D 打印机完成打印。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3D 打印技术在颅颌面整形外科的临床应用中已处于领先地位,并取得了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骨科医生将3D 打印技术应用于临床工作。3D 打印技术起步相对较晚,主要是在20 世纪90 年代。3D 打印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逐层打印材料,最终生成3D 三维模型。3D 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制造技术,一经应用就引起了各行业的关注。近年来,3D 打印技术在航空、汽车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如此,3D 打印技术还应用于医学领域,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3D 打印技术已经悄然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2-3]。在医学上,骨科主要关注肌肉骨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骨科是一门高度专业化的学科。目前骨科临床教学中存在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即一些教学模式缺乏良好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临床教学效果不理想,这是目前临床带教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3D 打印技术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骨科临床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使实习生清楚地掌握相关知识,而采用3D 打印技术制作的实体模型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本研究将我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80 例骨科临床实习生,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法带教,实验组实施3D 打印技术教学方式。比较两组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骨科临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骨科临床理论内容成绩,探析了3D 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80 例骨科临床实习生,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40。

其中实验组年龄21~22 岁,平均(21.02±0.12)岁,男女各有28 例和12 例。对照组年龄21~23 岁,平均(21.24±0.44)岁,男女各有29 例和11 例。两组一般资料统计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法带教,实验组实施3D 打印技术教学方式。

(1)授课前一周,新教学法组将授课内容分发给实习生,并设置相关问题,使实习生可以借助PA C S 系统查询相关疾病的病例资料,并利用电子图书馆查询相关文献。该疾病的影像数据在上课前获取并提交给科室管理人员,经专业软件处理后打印成3D 模型(如下图所示)。在课堂上,每个小组讨论提出的问题,得出结论,并派代表详细阐述。然后,借助PA C S 系统和三维实体模型,对本病的定义、基本分类、影像表现、生理病理知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最新研究动态等相关知识进行了介绍和总结。

(2)3D 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①手术前的准备:利用3D 打印技术打印出骨折部位的三维模型,可以让操作者在手术前对骨折有详细全面的了解,在脑海中建立三维立体结构,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分型。在模型上模拟操作,减少骨折,选择合适的内固定器,预弯塑料板,确定螺钉的方向和长度等。尝试不同的运营方式,调整运营策略,制定出最适合的个性化运营方案。这样,操作者在手术前对骨折有了充分的评估和判断,并对手术过程进行了巧妙的排练,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中的出血和侧伤,从而减少了手术相关并发症,减少了麻醉剂用量,手术过程顺利,最终使患者受益。

②解剖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局部解剖是骨科临床学习最基本的知识点,也是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这是因为脊椎和四肢以及周围的肌肉、血管和神经中有大量的骨骼。如果一些解剖体征的机械记忆经常枯燥乏味,那么学习效果就不好。通过3D 打印模型,实习生可以根据课前掌握的医学知识推断出疾病的病因、症状和体征,然后尝试利用现有的医学知识提出骨科疾病诊断的治疗方案。这一理解过程加深了实习生对解剖结构特殊性的本质理解。结合三维模型的PBL教学法,实习生可以直观地了解患者的解剖结构,从而更好地从病例数据中模拟患者受伤的场景。从解剖结构到生物力学特征,从单个骨折到系统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推断骨折的常见部位、力学性质、临床症状和并发症。然后根据国际骨折分类进行临床诊断,制定治疗方案,设计手术方案。

③在外科手术训练中的应用:将3D 打印模型固定在桌面上,并在第一次教学中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根据模型,上级医师讲解了进钉点各部分的特点和识别技巧,以及进钉点大小、进钉角和进钉深度的选择。讲解完毕后,实习生从上方观察骨背,确定每个拱根的入口点,在相应的入口点用开孔器打开钉道,用锥子打开钉道,探查钉道各壁是否完整,然后拧入螺丝,安装螺杆系统。教学结束后,取下固定棒,不取钉子,沿着螺丝方向切割模型,观察钉子路径,并提供教学医生分析总结钉子位置、钉角、钉子深度是否存在问题。在后续教学中,实习生可以反复使用新的3D 打印模型对椎弓根螺钉的放置进行教学,分析总结得失,并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根据分析结果提高操作技能。模拟训练结束后,对实习生进行测试,植入螺钉10 枚,观察螺钉植入成功率。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0-100 分,越高越好)、骨科临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骨科临床理论内容成绩(0-100分,越高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3.0 软件中,计量数据行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

实验组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是95.21±3.12 分,而对照组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是80.01±2.68 分。

2.2 骨科临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骨科临床理论内容成绩

实验组骨科临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骨科临床理论内容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3D 打印技术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对于这项技术的应用,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突出的应用价值,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看,这项3D 打印技术的合理应用也是极其有效的,特别是对于创伤骨科的临床治疗,3D 打印技术可以在很多方面开展和应用。基于目前3D 打印技术在我国骨科创伤临床救治中的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应用,在某些方面确实起到了理想的作用和价值[4]。

3D 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应用的优势在于:(1)有效完善临床治疗方案。对于骨科创伤的临床治疗,术前的相应规划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在此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主要是根据相应的C T 数据和其他相关参考资料来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并在此过程中根据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实现物理模型的构建,从而有效地提高最终规划效果和可靠性。(2)提高临床治疗的适应性。基于3D 打印技术在骨科创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其仍具有理想的适应性。事实上,这种适应性主要体现在3D 打印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针对患者相应的临床症状,开发出更合理的内固定,进而推动这种内固定更适合临床患者的治疗,提高其依从性。(3)提高运行效率。对于骨科创伤患者的临床救治,手术治疗的高效性也更为重要。对于这类外科手术,如果能充分利用3D 打印技术来设计具体的模型,进而推动该模型在骨折复位或钉板方面发挥更理想的价值,减少之前手术过程中的一些繁琐操作,提高了手术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为提高最终手术成功率做出了很大贡献。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骨科临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骨科临床理论内容成绩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骨科临床实习生实施3D 打印技术教学方式效果确切,可提高骨科临床实习生的理论以及临床技能掌握水平,并提高其对临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表1 两组骨科临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骨科临床理论内容成绩比较(,分)

表1 两组骨科临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骨科临床理论内容成绩比较(,分)

组别(n) 骨科临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 骨科临床理论内容成绩对照组(40) 86.45±2.91 82.51±3.01实验组(40) 96.12±3.56 96.45±3.24 t P 6.621 7.121 0.000 0.000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实习生骨科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
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