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肝抑瘤方联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1-04-14陈朗孙鑫鑫曹尚美钦东裕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生存率证候肝癌

陈朗 孙鑫鑫 曹尚美 钦东裕

肝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等特点。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腹胀、食欲减退、肝区疼痛等,严重者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肾衰竭等,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另外,由于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诊断时常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 成为临床上治疗肝癌的常用方法,但是术后常存在乏力、食欲不振、生活质量差等情况[2]。中医认为[3],肝癌是由于邪毒内侵、正气亏虚,使得脏腑气血亏虚,聚集于肝脏造成的。同时我院自拟益肝抑瘤方具有疏肝健脾、化痰软坚、清热解毒的功效。鉴于此,本文为了探讨益肝抑瘤方联合TACE对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随机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诊治的52例肝癌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接收的52例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手术组和联合组。手术组患者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38~62岁,平均年龄(50.28±10.28)岁。联合组患者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38~63岁,平均年龄(50.30±10.3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版)》中肝癌诊断标准[4],均有典型肝癌影像学表现,结合甲胎蛋白(AFP)或肝穿刺病理确诊为肝癌患者。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预计生存期≥3个月;不能手术切除或拒绝手术切除者;符合行TACE术治疗的手术指征;知情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预计生存期<3个月者;意识不清,不能够与医护人员正常沟通者;对本次研究用药有过敏史者;合并呼吸、循环或其他系统严重基础疾病者;治疗前1个月内行放化疗或其他抗肿瘤治疗。

1.4 治疗方法 手术组患者应用TACE治疗。首先经皮股动脉利用Seldinger法进行穿刺插管,选择性插管分别至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然后注射造影剂,插管肿瘤供血动脉,经导管注射约50 mg的表柔比星,约75 mg顺铂。最后用碘化油结合明胶海绵进行栓塞,间隔5周治疗1次,术后给予保肝等常规方式进行治疗。

联合组在手术组基础上联合益肝抑瘤方进行治疗。取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30 g,鳖甲20 g,茯苓、党参、半夏、当归、白芍、海藻、昆布各15 g,陈皮、丹皮各12 g,白术、柴胡、炙甘草、郁金、桃仁、川芎各10 g,土鳖虫6 g。腹痛者加元胡12 g;发热者加生石膏20 g、黄芩10 g;黄疸者加茵陈12 g,生大黄6~9 g,栀子10 g;恶心呕吐者加黄连、吴茱萸10 g;用水煎至200 mL,早晚各服用100 mL,共治疗2个月。

1.5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依据mRECIST实体瘤疗效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进行判定,其中所有病灶消失,且维持1个月以上判定为完全缓解(CR);病灶直径缩小≥30%,且维持1个月以上判定为部分缓解(PR);病灶直径缩小<30%,或增加<20%,且维持1个月以上判定为疾病稳定(SD);病灶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判定为疾病进展(PD)。其中客观缓解率=(CR+PR)/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CR+PR+SD)/总例数×100%。②中医证候积分[5]: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区疼痛、腹胀、乏力、纳差等症状进行评分,0分为无、1分为轻、2分为中、3分为重。③生存率: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1年,统计生存率。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损害等。

1.6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0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77%和92.31%,手术组为53.85%和88.46%,两组客观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区疼痛、腹胀、乏力、纳差等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单位: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腹胀 乏力 纳差例数 肝区疼痛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手术组 2.28±0.58 1.46±0.40* 2.31±0.61 1.51±0.46* 2.22±0.54 1.38±0.38*联合组 2.30±0.59 0.95±0.24* 2.33±0.62 1.02±0.33* 2.34±0.55 0.92±0.23*t值 0.123 5.575 0.117 4.413 0.794 5.281 26 2.15±0.50 1.32±0.35*26 2.16±0.51 0.81±0.21*0.071 6.371 P值 0.902 <0.001 0.907 <0.001 0.431 <0.001 0.943 <0.001

2.3 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 随访1年后,联合组的生存率为96.15%(25/26),明显高于手术组的73.08%(19/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图1 两组患者随访1年后的生存曲线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联合组和手术组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如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3 讨论

肝癌是原发于肝脏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目前临床上治疗肝癌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常应用TACE进行治疗,虽然能够控制患者的肿瘤发展,但是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常受到影响[6]。

随着中医治疗手段的普及,各种中医疗法得到广泛应用。传统中医认为[7-8],肝癌应属于“黄疸”“臌胀”“瘕”“胁痛”“肝积”等的范畴,病机特点总属本虚标实,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湿热、火毒相互搏结,日久形成肿块,本虚以脾肾阳虚、肝肾阴虚为主。故中医采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疏肝健脾等方式进行治疗,同时益肝抑瘤方中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抗肿瘤的作用;半枝莲能发挥抗癌、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多重功效;党参、茯苓、白术、陈皮、炙甘草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柴胡、白芍、郁金起疏肝理气解郁的作用;桃仁、丹皮、当归、川芎、土鳖虫、半夏、鳖甲起活血化瘀,理气散结的作用,多药共奏疏肝健脾、益气补肾、活血化瘀、化痰软坚、清热解毒的功效[9-10]。现代医学理论分析[11],益肝抑瘤方能够促进消化功能健全运作,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肝脏代谢,起到抑制肿瘤、消炎止痛的作用[12]。故本次研究发现,联合组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77%和92.31%,手术组为53.85%和88.46%,两组在客观缓解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肝区疼痛、腹胀、乏力、纳差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另外,肝癌患者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具有临床效果,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故本次研究发现,联合组的生存率为96.15%(25/26),明显高于手术组的73.08%(1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联合组和手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益肝抑瘤方联合TACE治疗肝癌患者在安全性上优于手术组。

综上所述,应用益肝抑瘤方联合TACE治疗肝癌患者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存率,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生存率证候肝癌
萧山地区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复合证候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5年生存率』啥意思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日本癌症患者十年生存率达59%左右
TACE术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