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林武功与峨眉拳

2021-04-14王广西

少林与太极 2021年12期
关键词:拳法峨眉少林

◎王广西

峨眉拳系是指以峨眉山为中心的巴蜀拳系,它是中国南方地区仅次于南拳的第二大拳系。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相传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它雄踞于四川中部,北瞰邛崃、青城诸峰,南邻小相、大凉众山,东襟岷江,西环大渡河,雄浑高峻,绵亘百里,尽得巴山蜀水之灵气。其主峰高达3099米,远在武当、嵩山之上,历来为游览胜地。

峨眉山上寺观众多,据说峨眉山的和尚道士很早就有练武的传统,但史籍缺乏记载,明代中期,抗倭名将唐顺之(1507-1560)写过一首《峨眉道人拳歌》,生动地描述了一位峨眉道人从起式到收式到走拳全过程,包括身法、步法、打法、发力、呼吸、节奏等诸多方面。从诗中看,这套拳动作难度很高,以快速灵巧为上。唐顺之本人是一位武林高手,曾传枪法于戚继光,他又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以行家眼光看拳,其描写自不同于一般文人学士的虚浮夸诞之笔。由此可见,当时的峨眉拳法已相当成熟,于少林拳法外自成一格。

稍后,独步天下的峨眉枪法也渐为世人所知。明末,曾为少林寺僧的刘德长学得峨眉枪法,又传授给少林寺僧洪纪,曾对少林武功的提高产生过促进作用。同样,少林武功对峨眉拳系的最终形成也产生过重大影响。

四川向称天府之国,经济文化发达甚早,与北方交流频繁,历史上北人入川者络绎不绝,也将少林拳法带入四川。四川民风勇悍,百姓富于斗争精神,习武之风几乎不亚于中原。峨眉拳系就是在四川地方拳术与少林武功互相交流融会的基础上形成的。

僧门拳是四川的一大拳派,相传源于嵩山少林寺,约在晚清时由嵩山少林寺某僧人传入四川,其歌诀中有“丁不丁,八不八,才是少林真妙法”之言,其中的练步拳、大红(洪)拳、小红(洪)拳、罗汉拳、青龙拳、七星拳等,均为少林拳术中的套路名称,同样名称的上述拳路至今仍在中原地区广泛流传。但是,四川的僧门拳以“多拳少腿”见长,与少林拳法的“多腿少拳”风格迥异。据说此拳是峨眉僧人根据少林拳法改创的,因而具有鲜明的四川地方特色。

又如在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云阳(今属重庆市)一带流传的明海拳,相传为少林寺僧明海所创。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明海云游巴蜀,寓居万县回龙寺,潜心钻研四川武功,终于融少林武功与四川武功为一炉,自成一家,后人称为“明海拳”。该拳种也是拳多腿少,而且步型以“不丁不八”为主,与少林拳已颇有不同,但其起式和收式仍基本保留了少林拳的传统动作。

四川广泛流行的少林南拳也与嵩山少林寺有着渊源关系。少林南拳共有五个流派,其拳技均源于嵩山少林寺拳法,形成时间都在清末民初:

其一,流入重庆的少林南拳,系外来拳师传授和本地拳师外出学艺后返川授徒相结合而形成,均自称少林拳,既重腿法,又重拳法;

其二,在重庆、乐山等地流传的少林南拳,系孙燕侠所传。孙燕侠是四川峨眉人,自幼赴嵩山少林寺学艺,后云游四方,人称“焰火道人”,于20世纪30年代到乐山乌龙寺,开始传授武功;

其三,在内江流传的少林南拳为黄净果所传。黄净果为少林寺道心派系高僧。净果之名,见于清少林寺碑刻。光绪二十四年(1898),黄净果因杀死贪官出逃,隐于三峡之盘山寺。光绪三十年(1904),在盘山寺收内江小贩王万庭为徒,当年王万庭24岁。黄净果教其三年,传少林拳十套,后又教其医术两年。王万庭返回内江,在桂湖街王家祠堂开场授徒,自成一派,传其长女王金婵、次子王紫柏,以及伍仁川、伍兆侯、王崇南等人;

其四,清咸丰年间(1851-1861),中江人肖朝翠在嵩山少林寺出家,后于光绪年间(1875-1908)还俗归里,传该拳法于季子荣松,荣松再传其子绍松,以及陈芷亭、吴炳奎等人,后又传到三台、成都等地;

其五,清嘉庆初年,三台人李坤赴嵩山少林寺习武,技艺大成。李坤,字树言,号知非,绰号金蝉子。相传中江人吴兴基、什邡人方纯一(绰号方蛮子)与李坤为师兄弟。嘉庆十年(1805),李坤返川,在绵州(今绵阳市)创办镖局,后移居三台南门外传授武艺,其传人遍布原潼川府(治在今绵阳)所属八县。

少林南拳以短拳为主,短小精悍,多拳少腿,较少跳跃,已具有鲜明的巴蜀风格,但其拳械套路中仍然保留了诸如少林、青龙出海、七星、燕青、六步、少林四十四手、八法、洪拳、黑虎、五虎擒羊刀、少林双刀等明显属于少林拳系的名称。

赵门拳是峨眉拳系中僧、赵、杜、岳四大门派之一,托名为赵匡胤所创,分为两派,均为直隶(今河北省)人张天虎所传:一派为纪念张天虎曾在陕西三原传拳,故称“三原派”;另一派以张天虎的籍贯命名,称为“直隶派”。张天虎绰号“麻溜张”,生活在清朝中期。他先在陕西三原传艺,传杨板雄、高占魁(绰号“鹞子高三”)、马黑子、马三宝等人,后分多支,辗转传入四川。其中一支为河南人李俊所传。李俊曾在北京德胜镖局当镖师,人称“铁头鹞子”,于1932年入川,在乐山行医传拳。

无论是“三原派”,还是“直隶派”,其技击特点都是以腿法为主,手足并用,讲究腿快力重,动作大开大合,舒展大方,较多地保留了少林拳的风格。赵门中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少林拳系的拳路名称,如太祖拳、关东拳、燕青拳、大燕青、小燕青、燕青路、燕青拿法、浪子燕青、花拳、梅花拳、长拳、十面埋伏拳、醉八仙、青龙拳、黑虎拳、七星拳、罗汉拳、十八罗汉拳、鸳鸯腿(又名“鸳鸯拳”),等等。

今重庆地区和四川内江、泸州等地流传的苏门拳(又名“苏家教”)也与中原有渊源关系。故老相传,明正德年间(1506-1521),河南裁缝苏某(一说姓舒)入川,在永川(今属重庆市)传艺给苏金财。后学者为铭记苏(舒)裁缝传艺之恩,遂将该拳法命名为“苏(舒)家教”。另一种说法是,明正德年间,江津(今属重庆市)人苏金财拜河南人刘鹞子为师,刻苦学艺,又融会自练武功,发展创新而成一派。苏门拳中保留有少林拳系中的大洪拳、小洪拳及“达摩易筋经”等内容。

盘破门也在四川和今重庆地区流传甚广。该拳法源于四川资中,而其传承源流说法不一,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是源于河南:

清乾隆年间(1736-1795),资中人刘杠为报父仇,曾三次远赴河南学武。前两次均到少林寺习武,但返家后仍被击败。第三次到河南,遇一老僧,传授其盘破拳法。刘杠勤学苦练,技艺大成,返川后屡败各路武林高手,威名远扬,与朱沙贯、杜官印等闯荡江湖,行侠仗义。迨嘉庆末,刘杠年老,定居资中,在罗泉井南家山设堂授徒,传王四爷、王五爷等。今盘破门中保留有大洪拳、洪拳、练步拳、梅花拳、六合刀、大梅花枪等少林拳系的套路名称。

在大足、荣昌、永川(以上三地今均属重庆市)流行的梅氏拳也源于中原。相传清光绪年间(1875-1908),河南人梅氏以算命为生,浪迹江湖,路过大足县龙永镇张家湾,传拳技于张先烈。这位梅氏未留其名,人称“梅氏老姑”,故称其拳法为“梅氏拳”。练习该拳法,必须先绕行九堆灰,而后方可练习梅花桩,因此梅氏拳又俗称“九堆灰”。该拳法特别重视下盘功夫,多弹腿、蹬腿动作,保留着少林拳法的特点。

山东教(又名“山东打”)是峨眉拳系中一个较小的拳种,流传于永川(今属重庆市)、荣昌(今属重庆市)一带,相传为山东人入川所授。该拳种仍大体保持着少林拳的风格,刚劲剽悍,大开大合,讲究以长击短,以快打慢,以强打弱,以巧打拙。山东教在清末民初之际才传入四川,大概因为传入时间较晚,尚未与当地武功完全融汇,所以还基本保留着原来的风格。

字门拳也源于中原。

字门拳在四川有两派,同名而拳技风格迥异。一种字门拳流传于内江、自贡地区,其渊源有两说;一说是清末时,嵩山少林寺某高僧云游四方,化缘至重庆,将字门武功传资中人潘庆华,潘又传其长女潘彩霞;一说是清道光末年,河南拳师吴某应邀到四川富顺罗家传授字门功夫。罗家本武术世家,有兄弟三人,老三叫罗利田(1838-1906),号心丹,腿微跛,人称“罗(bai,四川方言,意为跛子)三爷”。罗利田12岁时从吴师学拳,20岁时艺成,曾屡胜高手,后闯荡江湖,传徒4人。这种字门拳法并没有固定套路,而是以字取意,共64字,每个字既是一种攻防动作,又是一种功法。练习时要求气沉丹田,以意领气,以气催力,力达指尖,而腿法较少,亦少跳跃动作。

另一种字门拳流传于四川的达州、巴中、渠县和今属重庆市的云阳、开县、梁平等地。相传清末时,河南武师陈钰因避祸入川,隐居于渠县三汇场。陈钰身怀字门绝技,武功惊人,内功外功俱臻上乘。他在渠县三汇场收徒传艺,人称“河南陈师”,传有孙辅臣、曾步云、戴应侯、张牦牛脑壳等人。入“民国”,陈钰又应邀到达县传艺,后病故于渠县。该字门拳有拳械套路多种,但也是以字取意,每字一个动作,讲究以气催力,以静待动,而腿法较少。

还有一些拳种,在中原早已罕见,却在四川扎下根来。像流行在南充一带的江河拳,相传源于河南开封,南充人孙福益偶得此拳,遂传于川北地区。江河拳仅有四个套路,即上五捶、皇宫拳,阳州拳、白马摊,动作严谨,风格细腻,讲究身灵、手巧、眼疾,形神兼备。可是在开封,江河拳似乎早已失传了。

另有一些拳种,乍看起来是土生土长的巴蜀拳术,但也曾受到少林武功的影响,像在四川大足和今重庆市所辖的永川、荣昌一带流传的任家教(又名“任门拳”)就是这样。

任家教为任思镇所创。任思镇是四川铜梁三教场(后划归永川)人,字锐生,号晓楼,自幼习文,为贡生。清道光末年,任思镇弃文习武,读兵法,研练《易筋经》内功,潜心技击,善使蛇矛。

后远游嵩山少林寺,集思广益,博采众家之长,终于在咸丰年间(1851-1861)创编出一套独特的拳法,人称“任家教”。任家教讲究步活桩稳,矮身侧进,脚步擦地进退,贴身近击,要求肘中夹手,拳肘交替,长攻短防,快速连发。从风格上讲,任家教是典型的巴蜀风格,以短打为主,但任家拳第四路(任家拳共八路)的动作却以弓步冲拳为主,要求直劲前冲,放长击远,从中可见少林拳法的影响。

在峨眉拳系中,也有基本保留少林武功原始风貌的拳派,那就是流传全川及今重庆市的少林拳派。该拳派不仅保留着“少林”的名称,而且其所传拳路也多是少林武功的内容,如十路少林拳、三路罗汉拳、大洪拳、小洪拳、六路短打、黑虎拳、十字拳、长拳、连环拳、大战拳、少林拳十八法、梅花刀、少林单刀、夜战刀、梅花枪,等等。其中,七星剑一路五十七式,为“民国”年间河南拳师艾杰在重庆国术讲习班所传。少林虎爪拳一路三十八式,其歌诀中有“少林是我母,月空是我师”之言。罗汉功拳十六趟,计六十九式,其歌诀之一开头就说:“此拳本是罗汉功,勾挂封拿达摩僧。达摩来寺九年正(整),悬壁墙上书图形。”其歌诀之二亦言:“罗汉功,少林传。”“达摩八回梁武帝,熊耳山上壁十年,后归少林度九春,始兴武时成外家,古今称之鼻祖师。”

该派拳法不仅强调是嵩山少林寺真传,而且在实战技击中也如少林拳法一样,主张“拳打卧牛之地”“来去一条线”,多数拳路大开大合,刚劲有力,手足并用,翻腾跳跃,体现出少林拳的特点。但也有些拳路讲究贴身靠打,以手法为主,辅以各种快速多变的肘法,显示了巴蜀风格。

在历史上,少林武功传入四川,并非一条路径,而是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到“民国”初年,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从多条路径先后传入四川的。较早的是道光年间,青城山道士杨通玄在三台县云台观传授少林武功,同时又有安岳人孟夹胡子曾赴少林寺学得外家拳法,返乡后在其家族内传授。到了清末,少林武功入川的路径更多,曾任吴佩孚(1873-1939)保镖的姜正南因避难至川北,将少林拳法传给营山人张继书;湖北商人宋奎路过南川(今属重庆市),因武艺高强,被当地富户全廷华聘为镖师,后在当地传授少林拳法;南川另一富户明玉源聘袁成义为镖师,袁成义亦传授少林武功;乐山人杨兆源随其师智普和尚远赴嵩山少林寺学艺,得少林拳法,回川后传授;另有山西人孙小三,后改名孙艳彪,师从赵艳彪(绰号“飞天鹞子”),学得少林拳法,以保镖为业,于“民国”9年(1920)传拳于川东一带;南充人蒋宝珊出身于武术世家,绰号“陆飞侠客”,又拜尹其南为师,学得少林拳法后,传此技于川北一带。

另有洪门拳派,流传于成都、乐山、达县(今四川省达州市)、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涪陵(今重庆市涪陵区)等地。洪门乃少林拳系中重要一支,在中原广泛流传,长盛不衰。相传清嘉庆年间,荣昌人王狗屎(此系绰号,真名已不可考)远赴嵩山少林寺学艺,返乡后传邑人陈世道及大足人陶观(医生)。陈世道学得此技后极为珍秘,定为“族拳”,严禁外传。直到第六代,方由陈氏外甥吴鹏程传出,此时已到“民国”年间。还有一种说法,系“民国”初年,河南人洪森在川军刘湘部任国术教官,在巴中设馆授徒,主教洪门拳技。

洪门分南北两派。南派讲究内修外炼,发气吐声,以力服人,以威取胜,硬打直上,以气催力;北派讲究四平大马,动作舒展,拳劲威猛,刚劲有力。但无论南派、北派,都强调手足并用,重视腿法。洪门所传套路颇多,除了大洪拳、小洪拳、武松手、练步捶以外,尚有月牙铲、钢叉、虎头双叉各一路,基本上保留了少林武功的特色。

峨眉拳系中还有一个拳派,人称“方门”,相传为清末时方顺懿所创。方顺懿是什邡人,绰号“方蛮子”,他根据少林派的龙、虎、豹、猴、鹤、蛇六式,又结合当地拳法创编而成“方门”,迅速流布四川各地。方门拳法讲究高桩步活,气势勇猛,胆大心狠,强攻硬上,出腿少而低,高不过膝,发手重而快,连环出击,强调攻守兼备,手足相应。

在方门所传拳械套路中,保留有“疯魔棍”和“达摩棍”,其棍谱颇有特色。达摩棍棍谱如下:

滔滔东流,浪似银花万朵;茫茫大海,波势汹涌澎湃,踏芦叶东渡传佛学。悟禅机,佛典绵绵;东土乐,面壁十二春秋已过,未归世界极乐。

撞金钟,击铙钹,玉笛声声。讲经说法莲台座,未见那成仙成佛,只有武课可学,能降龙伏虎,休学罗刹女降魔。

红尘世界烦恼多,穿袈裟,蟒袍脱。清静禅林可栖身,岩洞可息脚,休想那八千世界与阿弥陀佛。

另外,四川还流传着一个名叫“少林金刚禅自然门”的拳派,又名“大悲陀罗尼拳”,简称“大悲拳”。其传承谱系甚为隐秘,但自认源于嵩山少林寺,奉嵩山少林寺首任住持跋陀为祖,又因地处西南,受到佛教密宗的影响,主张“禅密双修”,与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有所不同。该派讲究宗法自然、顺应自然、应敌时以粘、附、贴、吸等手法化去对方攻势,攻防进退,自然应对,而自己无一空隙处,无一勉强处,无一破绽处。该派的内功属于佛门内功,功法有陀罗尼五形、跋陀七形、净意五百形(常练的有十八形)等。练习时由陀罗尼入手,继而跋陀,终而净意。其武功套路共32路,每个套路都与内功密切相关。起手为陀罗尼五形(佛形,龙形,鹤形,虎形,鹰形)。接着是跋陀七形。为该派的护山拳,其核心是鹤、龙、狮三形,鹤形练精,龙形练神,狮形练势。另有虎、豹、蛇、雕四形,虎形练骨,豹形练力,蛇形练柔,雕形练气,其最上乘武功为净意,乃拳神的高度统一。少林金刚禅自然门的近代传人为静悟禅师,静悟传智及。

据统计,峨眉拳系共有大小拳派68个,而其中源于嵩山少林寺和河南,或与嵩山少林寺有渊源关系,至今还保留着少林拳路和风格的,就多达31个,占整个峨眉拳系拳派总数的45.59%,由此可见少林拳系对峨眉拳系的影响了。

本文收录于《中原文化大典武术卷》

猜你喜欢

拳法峨眉少林
2016年昆仑决比赛拳法技术运用分析
你就是那个峨眉老妖
少林小罗汉拳(十)
少林小罗汉拳(五)
少林小罗汉拳茵(四)
峨眉峨秀湖即景(排律八韵)
狗拳非遗难寻传
峨眉上翠氛
贵州最大的峨眉含笑树现身习水
猜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