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视域下的研究生课程思政创新研究
2021-04-14卫魏
卫魏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高层的重视。在大思政视域下,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需要进行创新,以保证提高思政教学效率,提高研究生学习体验。本文将就大思政视域下的研究生课程思政创新研究进行探析,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思政视域下 研究生课程 创新研究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西藏农牧学院第七届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课程思政建设融入研究生教育管理中——以西藏农牧学院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JS2021-04。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4-0029-02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做出指示后,“课程思政”的概念开始走入公众视野。接下来,许多试点城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融入到了多样化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并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相比于本科阶段, 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学生也具有更强的独立意识和比较固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校思政教师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用到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工作中,使学生能够亲身践行自己所学的思政理论,加深对这些理论的理解。
一、“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的新战略,是一种新型的课程组织形式。以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来说,就是在为各专业研究生设定的专业课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将思政教育元素同专业教学内容充分融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政教育。如此一来,不但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德育教育得以普及,而且思政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都能够得到拓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必将得到大幅提升。
(二)“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针对本科生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已持续多年,且已取得一定的成效。研究生是比本科生更为精英的群体,且每年在校生规模得到巨幅拓展。传统的研究生教育一直采取小班制,教学特点是重专业知识教育,轻思想政治教育。在此现实背景下,将思政教育融入研究生专业课程中就显得十分必要,可以有效解决高校重智育、轻德育的教学现状。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以各门专业课为载体,将思政理论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同时辅以实践教学,将抽象的思政理论知识以非思政专业研究生更易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课程的呈现密度,也能提高教学效果。课程思政课能改善学生的思维模式,能让学生在将来应用专业知识时随时想到运用在校所学思政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以保证自己的选择不走偏,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二、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困境
(一)“课程思政”的隐蔽性特征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缺乏
“课程思政”是指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德育知识传授巧妙结合,实现无缝对接。因此,对专业课程中各种思政教育资源的充分挖掘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条件。但是,长期以来,高校中的专业课程只具备知识传递属性,往往不具备精神引领功能,教材中一直缺少与思政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如此一来,授课教师若想在专业授课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只能在吃透专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凭借自己的理解和悟性去寻找和挖掘能与专业课程结合到一处的思政教育元素。不同学科的背景与知识结构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暗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和表现形式均存在一定差异性。人文社科类专业课程中所暗含的“课程思政”资源相对比较丰富, 与思政教学结合也较为容易。而理工农医类专业课中涉及的均是自然科学知识,思政教育资源明显不足,即使有,挖掘起来也比较吃力,很难选好角度向学生传递。如果生搬硬套地强行引入思政教育,很容易造成对专业课知识体系的破坏,进而影响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和学习。
(二)“课程思政”的运行过于依赖授课教师的个人能力
高校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掌控者,其个人教育理念与职业素养直接决定着“课程思政”教学的实际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授课教师对思政教学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将直接决定其授课态度与教学效果,并以一种无形的精神气息弥漫在课堂教学氛围之中。按照上级指示要求,
“课程思政”要求任课老师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要求任课教师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去解决问题,并通过思政教学巧妙地将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结合到一起。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专业课教师缺少马克思主义理论背景,找不到专业课程体系中可用来开展思政教学的资源。许多教师不具备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能力,最终导致“课程思政”内容空洞,基本上流于形式,远没有实现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教学目的。
(三)“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与监督
评价在高校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评价体系是否健全,评价规则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高校课程的教学质量。可是,长期以来,评价环节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课程思政”的落实效果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授课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科学的评价和监督体系可以有效考察出“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有效性和其对受教育者的影响程度。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高校一直没有建立起成套的评价与监督规则,只是对可量化的指标(如学生考试成绩、教师科研工作量等)进行考核,而对学生思政建设水平这类难以量化的指标则缺少相应的评价机制。
三、“课程思政”建设融入研究生教学体系的应对策略
(一)深挖思政元素,构建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课程思政”实施的最终目的是要将提高研究生的思政水平贯穿到研究生教育的始终, 而不仅仅是依靠一两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就是说,要把思政理论融入到研究生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融入到研究生所学的各门课程中。教师需要让研究生从多角度接觸思政理论,要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然后用这些知识解决学习生活中和未来工作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惑。为了实现以上目标,高校就需构建起一体化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积极挖掘各门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教学计划中所要教授的思政理论在全学科的课程中统一布局,协调规划,完善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二)构建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不论教学体系多么完善,不论专业课程多么充实,最终授课还要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实现。由于当下高校中许多研究生课程的任课教师缺乏马克思主义专业背景和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因此,要想构建“大思政”格局下的“课程育人”体系,不可能仅仅依靠原有研究生任课教师“单打独斗”孤军奋战,而应重新协调,统一布局。按照新的教学要求,“课程思政”教学要求将专业知识和思政理论无疑衔接在一起,最终实现协同育人的目的。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高校需要打造由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及研究生辅导员组成的多维度、立体化教学团队,让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调工作,共同制定出融合方案,形成新的授课教材。最后,研究生辅导员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和知识基础,设计出能够满足研究生思政教育需求的课程来。
(三)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实施,以及实施的最终效果如何,关键取决于高校是否拥有一个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监督体系。为了早日建立起符合要求的评价监督体系,高校需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养眼长远,制定发展性评价
大思政视域下的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尚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经验还不十分成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因此,评价机制的制定要体现发展性原则。也就是说,在落实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随时发现问题,要随时进行总结,随时制定出优化整改方案。相应地,评价机制也要进行及时的更新,这样才能保障课程思政教学平稳推进,不断得到及时的优化。
2.注重事实,关注过程性评价
由于学生考试成绩无法准确反映出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学生出勤数、发言频次、实践成绩、在校综合表现都应成为教师的评价依据。教师应经常进行实景模拟测试,检验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教师要定期组织座谈会、举办演讲赛和辩论赛,全方位考核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并对实践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借以观察学生的表现,并根据学生表现做出准确客观的评价来。
3.全面客观,建设多元评价体系
为了保证评价的客观性,高校除了对研究生进行评价,也要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对授课教师的评价不应只参考所教学生的评价结果,还要考察教师的专业素质、育人态度、学术水平和师德师风等。除了高校专业评价人员对教师做考评外,高校还需参考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之间的互评、行业内人士对本校教师的评价等。只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最终的评价结果才能维持相对客观。
四、总结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高校的思政教师,不仅要保证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还要积极学习专业课程内容,完善自己的理论水平,并不断加强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根据学生的个人素质、心理特点和就业取向,量身定制不同的思政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政水平,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思政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闫菲菲.课程思政“双向路径”的研究与探索[J].长沙民政職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7(3):72-75.
[2]王茜.“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初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4):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