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协同育人模式探索
2021-04-14刘思妤王岐本毛兰香
刘思妤 王岐本 毛兰香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育人的三大主要任务是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及社会实践,而协同理论中“不稳定性原理”能够形成协同育人的力量。应用型本科院校育人工作需要在“三全育人”价值指引下,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育人思维及模式。本文“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导向”,结合湘南学院药学院育人实践,构建“科研+”育人新模式,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合理更完善的协同育人模式。
【关键词】“科研+”育人 三全育人 应用型本科院校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编号:20JP028,19JP026);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9〕291号-901);郴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Czsskl2017074);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基金(湘教通[2018]574号);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基金项目(湘教通[2018]469号)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1-0175-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其理念的核心理念在于育人资源的协同性,推动教育资源照既定轨道高效运转[1-2]。随着医药卫生领域的迅速发展,对药学专业的学生要求不仅仅限于对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同时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这是药学专业学生个人发展及成长的重要课题。但就现实来看,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药学专业协同育人机制实践效果并不尽人意,在“三全育人”价值指引下,仍有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需要。本文拟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探讨湘南学院药学专业“科研+”协同育人模式,可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探索“三全育人”机制提供参考意见。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育人现状及问题分析
科研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渗透科研育人的思想,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3-4]。据当前高校教育发展形势,地方高校基本定位为教学型的应用型高校。然而在现实环境中,科研水平高低日益成为各高校之间办学实力竞争的核心要素,地方高校对科研工作的重视日益高涨,使得学校科研偏离教学[5],在实施育人过程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
1.科研与教学的育人功能未能起到协同作用。由于高校定位的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数以教学为主,致力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及行业能力的培养,较少涉及科研。学校强调科研育人也不够,如:没有专门关于科研育人的文件,没有将科研育人纳入教师的考核体系[6]。而专心从事科研的教师,没时间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工作,导致科研与课程教学慢慢地分离。因此,如何将科研与课程教学统一起来,协同实施育人功能,这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2.科研与实践没有较好地统一,学生科研实践的主动性未能很好地调动起来。科研育人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7],科研活动所获得的理论成果必须要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来巩固才能内化相关的专业知识。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学术讲座、大创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但却未能真正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因此,如何将科研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是极为重要的。
3.科研育人与网络育人的功能需要更有效地协同推进。目前,网络科研信息的媒介平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覆盖率较低,推广力度也不足;并且网络科研内容不够丰富,形式也不生动,导致师生深度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学校对网络成果的认定和评价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如何加强科研在网络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提升科研素养及科研思想政治的教育,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科研+”协同育人模式的建构
针对上述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育人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探索更合理、更完善的协同育人模式,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摸索的方向。湘南学院藥学院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在药学专业中创造性地构建了“科研+”协同育人模式,其育人机制与构建如下。
1.科研+课程协同育人。湘南学院药学院根据应用型本科药学专业特点创新教学内容,在药学专业课程药理学课程中引入相关科研成果及问题并结合知识点前言问题让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讨论,同时以小论文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文献的查阅及探讨。如,在讲授抗心衰药物治疗时,教师引入话题:“《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发布研究称,经常吃点红辣椒有助于降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在平时作业中让学生查阅资料撰写小综述。在讲解新药研发中药物的搭配时,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有些药物在一起合用会产生协同作用,而有些药物一起合用属于配伍禁忌,探讨团队协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于这些将科研引入到课堂教学的方式学生反应很是热烈,并表示从科研报道中不同的角度看待常规的知识,开拓了视野,也将对立统一、团结协作等思政内容引入教学,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
2.科研+网络育人实例。应用型药学人才的培养,应该丰富其行业知识,提升其创新创业的能力。在大数据时代,学生获取各类资源的途径逐渐拓宽,这为应用型药学人才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湘南学院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依托国家级线上线下一流课程、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及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加强对创新创业及各类科研资源相关网络平台的构建,将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与动态发布在相关平台当中,实现对最新科研成果及创业动向的快速推介。
3.科研+实践育人实例。根据药学专业的基本特点,与当地医药企业的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实现对社会资源的充分整合与高效利用。湘南学院药学院改变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如,将开放性实验的比例增加,改大班实验为小组实验,以创新小团队为单位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并给创新小团队配备指导老师,结合指导老师的科研课题给学生引入更多贴合本专业科学前沿的实验。学院帮助学生将其研究成果进行专利的申报和转化,使其更多的创新性研究技术能服务于社会。药学院还充分发挥合作药企的积极性,建立企业工程教育培训基地,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与多家企业开展联合培养的模式,通过学生自主选择,以“学校—企业”合作办学、育人的方式,将有到这类企业就业意向的学生定期输送至企业进行见习与实习,了解与熟悉行业工作流程。
三、打造“科研+”协同育人模式保障平台
第一,湘南学院药学院对药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实施导师制,为每个学生配备科研导师,实行“一对一”的帮扶指导。第二,举行科研平台开放日、创新实验技能培训等活动;向学生征集创新性的科研项目,并由实验室提供学生开放性实验经费支持学生的创新性想法等等。第三,学院加强师资力量培训,引导教研室科研骨干教师承担“育才”使命,开展各种形式的宣讲会、主办学术会议、交流会、专题学习活动、鼓励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等培训方式,让教师掌握更多的育人方法,开展育人工作,建立良性循环保障机制。
四、构建“科研+”协同育人模式的成效
近年来,湘南学院药学院构建“科研+”协同育人模式获得不错的成效,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致及认同感。
1.学生参与科研创新项目的积极性明显提升。近年来,药学院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参加国家药学专业实验技能大赛、湖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竞赛及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荣获多项奖励。
2.学生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有所提高。近年来,药学院本科生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中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3.学生择业加速向研发领域和专业深造方面进行倾斜。比如,毕业生越来越多地选择去医药、健康行业就业并且继续深造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就业单位层次及其单位评价显著提高。用人单位对我们的毕业生满意度达到99 %以上,一致认为我院毕业生“专业应用能力强、忠诚度高、能吃苦耐劳”,主动要求建立长期稳定的就业合作关系,形成了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实习一体的良性循环机制。
五、总结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育人全过程,这需要高校不断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向改革创新要发展动力。在习近平总书记“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湘南学院药学院创新育人理念及模式,构建“科研+”协同育人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充分发挥了科研育人的功能,对药学专业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了新的育人机制及方案。
参考文献:
[1]张睿.协同论视域下高校“三全育人”实施的机理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0(1):101-106.
[2]宋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20.
[3]毛现桩.大学科研育人的内涵意蕴、本质特征与时代价值[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36(3):43-47.
[4]胡娅琪,秦蓓,張博.“科研育人”背景下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广州化工,2020,48(22):186-188.
[5]莫付欢.地方高校“1+6式”科研育人创新模式探索与示范——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33(5):79-81+92.
[6]刘在洲,谢晨霞,刘香菊等.大学科研育人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H省4所高校的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6):79-85.
[7]邓朝晖,万林林,伍俏平等.厚植科研育人土壤 助力实验教学创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1(6):9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