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本科计算机课程减法教学设计实践
2021-04-13王旸仝武宁吕庆莉年玮罗瑜
王旸 仝武宁 吕庆莉 年玮 罗瑜
摘要:该研究通过采用“雨课堂”平台,以普通医学本科院校本科生为主要实验对象,探究单纯线上教学模式中如何利用雨课堂提供的功能做出更有利于学生高质量学习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计,同时在理论上尝试通过更为合理的减法教学设计,使纯线上教学质量达到或者更贴近于混合式教学质量,为相关教学服务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线上教学;雨课堂;减法教学
在线下课程无法大规模开展的背景下,国内开展了如火如荼的线上授课模式。虽然线上教学在国内外各个高校已经过多年的发展,但没有线下教学的主导监督,彻底采用线上教学能否保证教学质量,以及完整的过程性评价,却是此次线上教学带给所有学校教学质量要求的新挑战。
1 在线课程的现状及问题
纵观国内外线上课程这两年都有着极高的发展速度,在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线上教育出现更多以MOOC或者教师主导的翻转课堂为代表的线上替代模式[1]。国内外现阶段的在线教学主要集中在:(1)开放课件(Open Courseware)。(2)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3)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这三种模式中。这三种模式中,OCW模式教学集中了大量资源,但难以衡量授课效果,无特定的教学设计。MOOC模式与OCW不同,针对在线学习进行了专门的课堂设计,但仍然属于被动接受模式,教学设计针对知识点而非学生接受度的衡量[2]。SPOC模式摒弃“大规模”这一特征,以小规模换取高质量学习效果[3],更接近于线下缺失期在线教学要求,但缺乏线下课程的“大规模”授课目前无法避免。因此,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如何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在授课时使其尽可能达到或接近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学习同样的课堂教学质量效果,是在当前我们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2 雨课堂在线教学特点
雨课堂是由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协同研发的一款在线教育平台,目的在于连接师生的课堂互动与协作。在使用上极为简单,其将信息技术与已成体系的PowerPoint和微信相结合,教师PC端只需装入PPT插件,学生端直接使用微信App小程序即可互动听课。同时雨课堂提供了丰富的课堂互动功能,如随机点名,投稿,课件页面实时反馈,教师能够快速全面的掌握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即可及时调整课程讲授内容与进度。此外,雨课堂的立体数据支持分析,使教师能够快速直观看到学情分析、试卷分析、分数占比,课堂个人活跃程度,同时雨课堂可将课堂内容分阶段进行,制作预习课件,预习检测,直观显示预习检测效果;成员分组功能可以组内互评,组内讨论,提高成员互动及训练思维发散,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展示出来。
3 计算机课程教学分析与调整
3.1 纯线上计算机教学特点
计算机基础是高等院校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本身日常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上可以做到课前预习、总结问题、确定重难点,如此针对学生课前学习存在的共性问题,在线下集中讲授时即可进行精准辅导讲授,教师也可同时将线上的课件,慕课,检测可以作为课后拓展,形成线上线下的有效组合[4]。但是,在2020年目前只有线上直播课程,线下课程缺失,学生在听取直播课时缺乏与教师的面对面互动,更谈不上相对的情感教学互动。同时因为网络带宽速度的整体原因,教师与学生都同时进行视频面对面的授课的模式并不现实,教师此时面临的问题是吸引力降低,必须解决网络直播课缺乏吸引学生进行实时反馈的问题,在直播课堂上面对学生不可控的因素我们必将学生注意力及时的带入课堂中,尽量达到或接近于与线下课堂反馈相当,或利用学生在网络授课中本身不见面的环境下激发学生平时在网络中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情绪,总而言之,如何把线下课程缺失对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做到在线学习与线下课程教学质量“实质等效”是我们探索的主要问题。
3.2 教学设计调整
针对此期间在线课程有上述相关特点,想做到教学质量“实质等效”的目标,课题组对相关教学活动决定做以下调整:
(1)對教学时间进行碎片化,将100分钟课程拆成4个25分钟,变云为雨,在短时间内进行高效重点输出是否提升学习质量。
(2)删减部分教学内容将其转移至课下任务驱动考核与课后刺激激励考核模式中,以保证互动时间增长,在有限的直播时间内,加大互动时间和增多互动形式将学生注意力稳定吸引在直播课堂中,尝试使其有效提高“大班授课”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质量。
4 基于雨课堂的减法教学探索
整体上的原则为:对教学设计更新为“课堂教学内容做减法,课堂教学效果做加法”,强迫学生“带着脑子”上课的针对学习成效的教学设计。“雨课堂”本身的设计对课前阶段、课中阶段、课后阶段进行细化配置,最大的亮点是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细化追踪记录,实现过程化数据采集,及时生成课堂报告[5]。这样更有力于我们对内容减法,效果加法的实施。基于雨课堂的医学本科计算机线上课程减法教学设计实践框架如图1所示。
(1)课前阶段
“雨课堂”利用微信公众号及小程序平台进行教学资源的准备和推送,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这个阶段我们就可以将本应在直播阶段讲授的相关内容进行筛选减除,将减除部分直接嵌入预习阶段,教师可直接在预习阶段通过合理的预习习题设置,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给予打分和评价,以此为直播时增加互动时长吸引学生沉浸课堂做好基础。
(2)课中阶段
增加互动时长,以基于“雨课堂”的课中互动功能(随机点名、弹幕讨论、课堂测试题实时推送、投稿投屏)时刻调动学生的神经。课堂提问时启动随机点名功能,被点到的学生和全班同学都会收到信息提示,因为随机不确定性,点名时学生的兴奋度提高;其次“弹幕”功能本身贴近于学生平时喜爱的如B站视频弹幕功能,学生在听课时带入感较强,通过弹幕可以即时的获取到其他学生在此时此刻的想法,易产生共鸣,符合现代学生获取知识碎片化的认知[6]。同时因为是匿名表达,避免了回答错误之后的面子问题,参与度与讨论将会产生更为热烈的效果。再次,多次利用“雨课堂”创建测试题功能在课件中多次插入知识点相关试题,利用课堂红包功能对答题快而准的学生予以奖励。这一活动的目的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程度,激发学生课堂更高的兴奋点。
(3)课后阶段
强化提高,及时反馈,优化教师教学。课后向学生推送计算题、编程题等习题,其中包含课中筛选减除的相关“深层次”例题,学生先完成导向型习题,然后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去完成层次更深的巩固知识点型课中例题,同时根据“雨课堂”的全数据覆盖,在学生点选“不懂”的课件页,以及上课时后台发送的“投稿讨论”,教师可得到精确到个人的数据反馈,及时的反映到课后一对一解答以及适当调整下一次课前推送及课堂教学内容的筛选,优化线上教学的质量朝优质的方向发展。
5 讨论
本次教学方法的改革应用于7个本科班为期15周的教学,从雨课堂每节课的实时反馈数据及课堂表现来看,第一,预习课件及其中预习测试,可良好检测学生的预习程度及对预习知识点理解的深浅度,为教师课堂授课提供了正面的准备数据,减法教学减至何处,减量多少根据数据有了更清晰的目标。第二,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需要学习的重点更加清晰明确,不明确的内容在课堂内集中体现,学生随堂提出的问题更加目的化,清晰化,甚至超出教师预期内容,使得教师对于学生课下思考内容的深浅及方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促使教师扩展知识面。第三,在形成观点冲突后,学生积极性明显提高,注意力更为集中,一改线下教学害羞怕出丑的情绪,以雨课堂弹幕、投稿的形式积极反馈自身观点,课堂练习通过雨课堂实时发布后,学生在分组内形成讨论,汇集冲突问题,收到有效答案概率达到85%,让学霸型同学了解到了不同观点的合理性,使其能放低姿态重视课堂,并发挥其组内引领作用;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能更快速地了解同堂其他同学的思路方向,对自身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改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雨课堂的相关功能及减法教学模式,在今后的面授课堂时完全可以沿用,使其积极保持学生课前预习的深入性,课堂讨论的活跃性,思维观点冲撞性,课后分组讨论的引导性。将有限的时间充分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 Desmond Keegan.从远程学习到电子学习再到移动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0,6(5):6-10.
[2] 周晓华.美国高校开放在线课程的发展过程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3] 刘正艳.基于蓝墨云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5):53-56.
[4] 钱宇华.大学计算机基础通识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7(10):83-87.
[5] 卢行伟,田茂毅,李庆.基于微课和雨课堂的大学计算机混合实验教学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6):203-206.
[6] 刘萍.基于达成度的《C語言程序设计》雨课堂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5):235.
【通联编辑:代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