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寄宿生之“破窗效应”研究

2021-04-13张金花

天津教育·上 2021年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生

张金花

【摘要】每个孩子都像一张白纸,在不断的成长中被各种颜色渲染。农村寄宿学生远离家人的陪伴,独自开启陌生的人生之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心理健康更加需要备受关注,所以我们教师不仅要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更需要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倾心帮助这些学生,时刻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愁,关注他们的生活细节和情感体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寄宿这一特殊的时期能保持身心健康、培养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们的未来美好光明。

【关键词】破窗效应;农村寄宿;小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7-0114-03

小学生正处于童年特殊时期,此时的他们需要温暖、需要绝对的安全感,而且此时的他们也是依恋性最强的时期。有这样一群孩子——农村寄宿小学生,他们的父母在这个外出务工高峰期都选择了外出打工,把他们留给爷爷奶奶照顾,隔代教育让这些农村孩子的心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而此时,农村学校在乡镇中心校开办了寄宿制,一个个孩子纷纷被送来寄宿,在他们这个特殊的童年时期,他们不得不离开唯一的亲人,离开让他们感到“安全”的家,来到陌生的学校寄宿。

这一串突如其来的不适应会让他们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甚至是心理创伤,如果此时不能及时地给予他们疏导、帮助,他们就有可能在此基础上产生一系列其他的心理及行为变化。作为教师,我们要倾尽全力,格外关注这些孩子,避免他们因寄宿而产生“破窗效应”,应帮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度过一个温暖、快乐的童年,为今后的人生路做好铺垫,在人生的画卷中做好点睛之笔。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马斯洛认为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大,潜力越大,而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在低级需要中首先要满足生理与安全的需要,其次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农村寄宿的孩子更加需要做好这些低级的需要。

一、什么是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指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效仿,甚至变本加厉。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墙上就会布满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可是,假如我们能及时清理掉这些涂鸦,把它变得洁白或是很有艺术特色,那就不会再出现其他的东西了。实际上,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破窗效应”的表现尤为明显。教室地上有一块垃圾没人捡,不久就会有第二块、第三块垃圾出现,没过多久,教室内就会垃圾遍地;上课时,一个学生交头接耳,教师视而不见或没有及时提醒,不久,上课时交头接耳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学校里,对班里个别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熟视无睹,不加以制止,不知不觉中“破窗”就会越来越多,结果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违反学校纪律。这说明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破的玻璃”,能有效扼杀“破窗现象”于萌芽状态。

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页白纸,在后天的成长中由家人、良师益友、社會环境等不断渲染,涂墨绘彩,最终形成一幅或浓或淡,或水墨或写意的人生画卷。这个时候,后天的成长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寄宿学生,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在寄宿学生“破窗”产生的初期进行心理疏导引领,消除寄宿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农村寄宿小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际交往中出现的排异性

寄宿小学生最需要沟通,在不断的沟通中排忧解难,疏通心理。然而面对一个个陌生的学生、陌生的教师、陌生的环境,他们有的不愿开口交流,有的害怕开口说话,有的怕说错话而不愿说,有的甚至拒绝与他人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症状、不同的表现,此时的他们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心中充满恐惧,对周围的一切都处于探索阶段。可是,他们又不同于婴儿,因为他们的画卷中已有一部分图案与色彩,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的细心观察、耐心疏导、恒心引领,找到每个孩子的不同之处,发挥优点,开导不足,消除他们的心理戒备。能做到与教师、同学简单交流,打开心扉,这是融入集体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二)安全感缺乏带来的心理变化

父母的关怀是孩子安全的港湾,父母的情感交流是抚慰他们心灵的精神食粮。可是寄宿的孩子离开父母的怀抱,没有了依恋父母的机会,缺失了情感的寄托,过早独立生活,这让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茫然、害怕、焦虑,缺乏安全感。安全感的缺乏让他们变得或安静、或愤怒、或抑郁、或胆怯。小鹏刚寄宿的时候就很安静,可是听他以前的老师说,他是一个很调皮的小男孩,在班级里面很活跃,而寄宿后的他变得格外“与世隔绝”,他躲进自己的世界,像一只受惊的“小绵羊”,怯懦、“乖顺”,是因为寄宿让他心中的“窗户”破了一个小洞。

(三)环境差异带来的行为变化

不是每一个幼苗只要灌溉就可以茁壮成长,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不是每个离开家的他们都可以顺其自然地生活、学习。农村寄宿的孩子,他们离开熟悉的家、亲人,突然到陌生的环境,要和很多不认识的孩子住在一起,要离开自己曾经熟悉的床、枕头、被子去接受陌生的东西;要自己起床、刷牙、梳头,甚至是自己洗衣服。

环境的差异会让他们出现环境适应障碍,有的寄宿学生会变得烦躁、不安;有的寄宿学生变得抑郁、喜怒无常;有的寄宿学生则发生行为变化,原先活泼好动的他们会变得沉默寡言、孤僻、不合群等;有的寄宿学生不习惯学校的饮食;有的寄宿学生认为其他同学都比自己强,对自己的能力水平等都失去信心。

三、防微杜渐,还农村寄宿小学生一个快乐童年

我们不仅不能做第N次打破窗户的人,还要努力做修复“第一扇窗户”的人。面对农村寄宿小学生中产生的和即将产生的种种心理变化,作为学生在学校里唯一的感情寄托者,我们要及时给予他们帮助。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次研究成果表明,平均每天能与父母共处2个小时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智商高。这些缺少父母陪伴与沟通的孩子被称为“情感饥饿”的孩子。正处在成长中的孩子,内心最需要的是一种爱的感觉——和父母在一起,相互交流,在亲密的接触中感受到爱和温暖。这种被爱的感觉,是孩子日后乐观、自信、积极的动力,也是加强孩子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让寄宿学生产生“学校就是家庭”的归属感。

“家”不只是有爸爸妈妈,在学校里,教师、同学就是彼此的家人,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让寄宿的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他们不再感到孤单、害怕。

我们会经常去宿舍跟学生聊天,听他们讲故事、讲笑话,一起玩猜谜语、真心话大冒险等游戏,把爱传递给他们,把信任传递给他们,把温暖传递给他们,让寄宿的学生忘却孤单,把快乐种在他们心里。

每周我们会给学生洗头、梳头发或教他们叠衣服、被子之类的“家务活”,让学生觉得学校的生活跟家里是一样的,甚至比在家里更有趣。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寄宿的学生感受到爱,感受到温暖,让那些“蠢蠢欲动”的“涂鸦”消失,让原本破洞的“窗户”慢慢消失。

科学的心理辅导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学校的教师经过学习、交流等,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学知识,引导、帮助寄宿的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学会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进行自我调节,从而能逐渐适应因寄宿带来的“不良反应”,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比如,我们会经常去跟小瑜一起玩游戏,让她不再焦虑学校的寄宿生活;我们会在她不开心的时候准备一个小惊喜给她,让她走出悲伤的心情;偶尔会写小纸条给她,告诉她一些“小秘密”,比如“小可爱,我发现你最近变聪明了”;或者一些简单的笑话,让她不再“沉迷”于寄宿带来的负面情绪。科学的辅导让寄宿小学生学会了自我调节,更好地接受学校的一切,更好地适应寄宿的学习与生活。

四、结语

总之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时,每个孩子的心理变化都是微乎其微的,而农村寄宿的学生,他们第一次远离父母独立学习、生活,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不适应或是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教师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之一,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同伴、朋友,要细心观察,及时发现,耐心努力地做好寄宿学生的工作,让他们在学校度过一段温暖、快乐的时光。

(责任编辑 袁霜)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小学生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我是小学生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