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融入多媒体手段 提升数学课堂效率
2021-04-13刘建瑛
刘建瑛
【摘要】如今,多媒体已经成为日常教学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将多媒体手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越来越受到教師的重视。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将烦琐的数学定理简单化,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投入数学学习中。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数学;多媒体;数学课堂;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7-0092-02
近年来,高中数学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引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使数学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其生动、直观、便捷的特点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习惯,在视觉和听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刺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新标准》提倡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数学教师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课堂实效性。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要花费很多时间去书写板书和画出图像,缺少与
学生的互动交流,没有给学生留出自由探索的空间,学生无法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而多媒体的引入打破了这一现象,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教学内容,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抛物线”这部分知识历年来都是高考的考点,学生不仅要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还要理解抛物线与三角形、四边形、直线等的相交问题。在教学导入阶段,教师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抛物线,以此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请学生来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物运用到了抛物线的原理,学生激烈地讨论,数学课堂高潮不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和思考,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对抛物线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师还可以在大屏幕上向学生展示不同的抛物线标准方程所对应的图形、焦点坐标、范围、对称性等,为以后的应用打好基础。
二、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拓展的空间
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和处理能力,可以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
的创新灵感,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抽象思维。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度,避免多媒体技术成为教师操纵学生的机器,或者出现脱离课本的现象。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数学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拓展的空间。比如讲解“等差数列”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会应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将生活中具体的数列实例引入课堂上,带领学生共同探究和推导,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初步建立数学建模思想。教师利用微课视频向学生介绍等差数列的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按照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和深入探究,避免学生走弯路。在课堂练习的时候,教师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进行知识抢答,大屏幕上会随机出现数学问题,当学生喊停的时候,出现的数学问题就是学生需要解答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和机会。
三、组织合作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一些数学教师总是一味地给学生播放电子课件,而不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和答疑,造成高中生学习数学遇到困扰。尤其是对于一些难以理解和复杂的数学知识,得不到教师的帮助,会极大地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指导作用,活跃学生的思维,以此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这部分知识是在不等式和直线方程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高中生对于图解法的了解还不深刻,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掌握还不熟练,所以学习的时候还存在一些困难。因此,教师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以多媒体和几何画板为平台,从实际的情境中抽象出线性规划问题并进行解决,帮助学生熟练地进行线性目标函数的求解。在多媒体上数学教师可以拖动直线,进行合乎情理的想象,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初步掌握建立线性规划模型的过程,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体验到了数学探究的乐趣,培养了化归能力。
四、把握引入时机,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如果不能把握好课堂引入的时机,将会对
学生学习数学产生影响。有的数学教师会在学生思考的时候播放多媒体,结果打断了学生的思路,不利于学生保持高度的参与热情。还有的数学教师会给学生播放与实际教学相脱离的多媒体课件,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新时期,数学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多媒体技术,把握好引入时机,将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功能落到实处,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五、遵循学生特点,营造激励的氛围
在实际教学中,有一些数学教师过分追求课堂的快节奏和知识密度,从而导致学生不能
全面地理解所学知识,往往欲速则不达。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合理运用多媒体等手段营造激励氛围,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出创新型人才。首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能过于花哨,避免学生把过多的精力都放到动画上,找不到学习的重点。教师也要避免在网络上直接下载和使用其他教师的教学课件,学生虽然看得目不暇接,但是并没有掌握数学知识的精髓。其次,数学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的时候,不能成为旁观者,而是要参与到学生的互动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解答,整合数学课堂教学资源,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最后,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操作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出多媒体速度快、跨度大的特点。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数学教学,可以快速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数学教学向纵深发展。作为数学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挖掘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构建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需求。同时,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多媒体手段的引入时机,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课堂有所收获,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