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分析
2021-04-13谢国万
谢国万
【摘要】特殊学生寄宿,是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培养特殊学生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特殊学生为对象,阐述了智障生、肢残生、自闭生等在学校寄宿生活中的思想特点,并围绕学生寄宿生活,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对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特殊学生;思想教育;中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7-0065-02
特殊学生因先天生理、心理、智力等因素限制,生活能力较差。生管教师是特殊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频繁的教育者,对提高特殊学生生活技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立足学校寄宿管理,有的放矢地对特殊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促使特殊学生学会生活、融入社会,就成为生管教师面临的主要任务。
一、特殊学生在学校寄宿生活中的思想特点
一是智障生思想特点。在寄宿生活中,由于智障学生接受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难将教师教的自理知识直接应用到相似情境中,机械学习、类化困难现象突出,导致智障学生多表现为反应迟钝、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
二是肢残生思想特点。在寄宿生活中,肢残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明显低于健全学生。主要表现为肢残生自尊水平低于健全学生,网络成瘾水平远高于健全生,同时肢残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偏低,但家庭伦理、同情、诚信观念、人际交往意愿普遍高于健全生。
三是自闭生思想特点。由于自闭生在语言、智力方面较健全生发展缓慢,导致其在寄宿生活中经常出现不喜欢和人交流、存在暴力倾向、存在自虐倾向的情况。
二、特殊学生在学校寄宿生活中的思想教育对策
(一)创设生活化的寄宿环境
在寄宿生活中,学校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特殊学生的发展,对他们顺利走向社会、提高适应社会能力具有较大的作用。从本质上来看,特殊学生寄宿就是在为今后的独立生活打基础,只有将思想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才能将特殊学生培养为适应社会生活的人。因此,学校应以特殊学生现有生活经验为依据,创设生活化寄宿环境,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帮助。我校将寄宿生活区划分为餐饮区、内务整理区、生活娱乐区、劳动实践等多个场景,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景中,适时进行自理训练和思想教育:我校有一肢残生小勇,吃饭困难,经常弄得满地饭粒,还流口水。他认为这是右手不便造成的,所以并不在意。于是,有一天吃晚饭笔者手把手教他。笔者先夸他很聪明,然后把话题转到爸爸妈妈种粮食很辛苦,一粒粮食一滴汗,爱爸爸妈妈就要爱惜粮食。如果能学会吃饭,讲究卫生,不浪费粮食,那我将送他一个奖品。如果能坚持到期末,能被评为“自理小能手”,到时爸爸妈妈肯定很高兴。小勇立刻认真学起来。同时,笔者借此机会对所有正在就餐的寄宿生进行教育:要学会正确吃饭,文明吃饭,不浪费粮食,进步最大的将被评为“自理小能手”。训练过程中笔者不断鼓励他,帮助他树立信心,激发他的热情,消除他的自卑心理。之后我校经常开展“怎样防止穿反鞋”“在宿舍怎样摆放鞋”“饭后怎样洗碗”等生活技能競赛,促使特殊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强化道德行为,培养道德情感。
(二)制定分层教育方案
考虑到特殊学生的智商差异,在寄宿生活分层教育过程中可以将其划分为轻度智障生、中度智障生、重度智障生三个等级,分别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制定多个阶段的思想道德规范要求。对于轻度智障生,可以在日常教育中逐层提高对其行为习惯、思想品德、文明举止的要求;而针对中度智障生、重度智障生,可以根据其身心发展规律、实际生活情况,以基本行为习惯、文明礼貌用语教育为重点,培养其团结友善、明礼守信的良好习惯。此外,对于自闭生,可以配合自闭症矫正治疗性训练,渗透友爱、团结的教育。除按特殊学生智商差异分层外,还可以根据特殊学生在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劳动能力、观察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确定不同的思想教育措施。以个人劳动能力为例,可以从“一点都不会劳动”“有点会劳动”“可以主动劳动”三个维度入手,以热爱劳动、主动参与劳动为人手点,有的放矢地为不同类别特殊学生提供差异化劳动任务,达到教育引导特殊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并培养其勤奋、敬业、自强、奉献精神的目的。
(三)恰当选择辅助手段
考虑到特殊学生在理解能力、阅读能力、抽象思维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生管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辅助手段。如针对自闭生,可以选择视频辅助手段,将抽象思想教育内容形象化、立体化,激发自闭生的模仿兴趣,进而达到纠正特殊学生思想、行为的目的。针对低龄特殊学生,生管教师可以在晚饭后引导学生观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或《小猪佩奇》《蜡笔小新》等动画片,教师可以在播放过程中适时给特殊学生灌输一些道理,如乐于助人、诚实友善等,帮助特殊学生纠正行为,提高特殊学生的素质水平。此外,对于特殊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生管教师应主动与寄宿生家长沟通,转变其教育理念及行为,发掘特殊学生的优点,逐步培养特殊学生克服困难、坚强奋斗的意志力。
(四)合理利用榜样作用
特殊学生特别是自闭生,对他人存在排斥心理,包括教师,但在排斥的同时又渴望得到爱和关注。可以说,生管教师不仅是教授特殊学生生活技能的教师,更是他们生活中的榜样。因此,生管教师应保持耐心、爱心、尊重的态度,与特殊学生进行信息交互,主动消除双方间交流的障碍,真正走入特殊学生群体中,进而提升特殊学生的道德水平。在刚开始接触特殊学生时,生管教师应该观察每一位特殊学生的个性特点,逐渐接近,弱化特殊学生对教师这一角色走进其封闭空间的排斥心理。随后教师可以利用温柔的态度、亲切的语言无形中感染特殊学生,无形中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考虑到特殊学生认知能力较差,大脑中表象贫乏,存在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两个方面的障碍。因此,在无形中感化特殊学生的前提下,生管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示范榜样并引导其观察、模仿。观察、模仿他人行为是将其内化为个人行为、思想的前提,可以帮助特殊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理念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考虑到特殊学生大脑皮层神经联系不够稳定,存在易泛化的特点,因此,生管教师应选择慢循环、小步伐的思想教育策略。为了达到时刻强化特殊学生思想行为的目的,教师可以引入同伴互助模式,鼓励特殊学生从身边寻找榜样,从生活中寻找榜样,保证特殊学生正向思想、良好行为的顺利养成。
综上所述,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深层次推进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特殊学生进入校园接受基础教育,特殊学生的思想行为发展复杂多变。因此,生管教师应根据特殊学生的思想特点,构建以生活技能、思想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指导体系,系统地对特殊学生进行社会适应、心理康复、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帮助特殊学生树立自信、自尊、自强的观念,促进特殊学生思想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