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年中国外贸前景可期

2021-04-13倪月菊

进出口经理人 2021年3期
关键词:外贸试验区贸易

倪月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下降,全球贸易举步维艰,预计世界贸易同比可能下滑10%左右。在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异常严峻的情况下,中国外贸却一枝独秀,实现了远超预期的逆势增长。那么,2020年中国外贸增长状况如何?呈现哪些特点?2021年能否延续这一增长势头呢?

2020年中国外贸逆势增长

2020年,在恶劣的外部经济环境下,中国外贸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综合竞争力。2020年3月以后,随着各地陆续复工复产,进出口额自6月起开始恢复正增长,全年进出口总值创下历史新高,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据海关总署统计,2020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按人民币计达到32.16萬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4%,为17.93万亿元;进口额同比下降0.7%,为14.23万亿元;贸易顺差同比增长27.4%,达到3.7万亿元。中国外贸所占的国际市场份额创历史最好纪录。2020年前10个月,中国外贸占世界贸易的比重达到12.8%,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那么,2020年中国外贸的特点有哪些呢?

从国别(地区)结构看,2020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再创新高,达到9.37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4.7%。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东盟取代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前五大贸易伙伴的排序为东盟、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

从商品结构看,机电产品依然保持了绝对优势地位,出口额增长6%,高于4%的出口平均增速,占中国出口总值之比接近60%。此外,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如纺织服装出口额实现了6%的增长。从细分产品看,与疫情防控密切相关的产品及居家办公和生活必需品出口额增长显著,其中医疗仪器及器械、口罩、笔记本电脑和家用电器增长率分别达到41.5%、30.4%、20.4%和24.2%。

从贸易方式看,近年来一般贸易占比持续上升,加工贸易占比不断下降。2020年,一般贸易额增长了3.4%,占中国外贸总额的59.9%;加工贸易额下降了3.9%,占比为23.8%。这表明中国外贸转型升级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贸易方式得到进一步优化。

从贸易主体看,民营企业的进出口额增长了11.1%,占中国外贸总额的46.6%,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第一大贸易主体的地位,成为2020年稳外贸的重要力量。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中国外贸中的占比分别为38.7%和14.3%。

总体来看,2020年中国外贸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的态势,表现为贸易伙伴日趋多元化、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式日益优化、贸易主体日益灵活的特点。

2021年中国外贸将延续稳定增长态势

2021年,中国外贸能否延续稳定增长的态势呢?如果没有“黑天鹅”事件出现的话,答案基本是肯定的。得出这一结论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判断。

全球经济复苏是大概率事件

随着新冠肺炎疫苗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广泛使用,在病毒不出现特殊变异的情况下,疫情有望在2021年上半年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经济复苏的脚步会随之加快。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2021年1月26日发布的最新预测,2021年世界经济有望增长5.5%,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长4.3%,新兴市场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6.3%。随着经济复苏进程的加快,市场需求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这将对中国出口产生较强的拉动效应,也为中国外贸保持稳定向好增长态势奠定基础。

稳外贸政策“组合拳”将持续发力

2020年中国外贸实现逆势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从中央到地方聚力“六稳”“六保”,实施了一系列稳外贸“组合拳”,包括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促进新贸易业态发展和打造开放“新高地”等。如海关全面推进的“绿色通道”“提前申报”“两步申报”“免到场查验”等便利化措施,使全国进出口的整体通关时间大幅压缩,有效提高了通关便利化水平;对中小企业大力推行的减免增值税和降低所得税政策,以及降低企业缴纳社会保险比例等措施,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缓解了出口企业的生存压力,且这些政策措施有望在2021年得以延续。

新型贸易业态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新动能

近些年,中国贸易新业态蓬勃发展。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中国推出了一系列刺激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解决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退货难问题、帮助企业克服疫情导致的物流延迟影响、助力企业完善售后服务体系等。此外,中国还创新开展了B2B跨境电商的出口试点,并配套便利通关措施;拓展、畅通了跨境电商的物流通道,临时开通多个进出境口岸。上述措施的实施助力跨境电商这一新型贸易业态实现了飞速发展。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1.69万亿元,同比增长31.1% ,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之一。跨境电商这一新型贸易业态已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新动能,并将在2021年乃至未来的中国外贸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构筑起外贸增长的“新高地”

自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以来,中国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目前,中国已经设立了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它们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新高地”。经过几年的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中国外贸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0年,全国综合保税区的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7.4%,比外贸整体增速高15.5个百分点。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出口总值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前海综合保税区的进出口额高达1 950.7亿元,同比增长43.5%。相信,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在2021年中国外贸发展中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

中国外贸企业的抗压能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

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确使很多外贸企业措手不及,损失惨重。但在中国政府的强力支持下,不少外贸企业以其灵活性和韧性抵抗住了压力,很快走出困局。在抗疫过程中,外贸企业的抗压能力和竞争力有了明显提升。特别是民营企业在中国外贸中表现突出,成为中国外贸的“稳定器”。经历2020年风雨的外贸企业,将为2021年外贸保持稳中向好提供重要支撑。

一系列新贸易投资协定将给中国外贸增添强劲动力

2020年9月,中国与欧盟签署了《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将农产品、酒类、茶叶和食品等多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纳入保护清单。该协定的签署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相关产品对欧盟出口,扩大中欧贸易规模。

2020年年末,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功签署,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谈判落下帷幕,这两大协定的尘埃落定给2021年的中国外贸注入了强心剂。RCEP是目前全球体量最大的自贸区,涵盖全球约30%的人口、30%的经济总量和30%的对外贸易规模,发展潜力巨大。该协定的正式签署极大地提振了15国对经济和外贸增长的信心,因为一旦协定正式生效,中国与其他14国的双边贸易规模有望持续扩大,产业链、供应链也将加速整合,对中国外贸进一步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歐全面投资协定谈判如期结束,也将进一步助力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规模的扩大,为中欧经济的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增添新动力。

2021年1月26日,中国和新西兰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西兰政府关于升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的议定书》(以下简称《升级议定书》)。《升级议定书》的签署将促进中新双方进一步深化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不断丰富和充实中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增进两国企业利益,促进双边贸易投资的进一步发展。

当然,2021年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中国外贸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因素。例如,2020年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对其他国家出口形成的替代效应,可能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而弱化。不管怎样,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加快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推进,新的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形成,相信2021年中国外贸规模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本文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外贸试验区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两栖“大拿”跑外贸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贸易统计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贸易统计
中国外贸乍暖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