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产业沃土,广结服务之网
2021-04-13万涛
万涛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十四五”期间也是我国由会展大国向会展强国转变的关键阶段。面对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格局,会展行业如何突破疫情影响和内卷化?如何通过创新服务帮助会展产业做大做强,从而实现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亟需探讨的内容。
目前来看,会展项目线上化是突破疫情和内卷化影响的必然趋势,但仅仅只是线上化,并不能满足产业需求,会展平台应该广结产业互联之网,往深处扎根,突破会展外延和平台边界,实现会展与产业的互联互通。
会展项目为什么线上化?会展项目线上化是“不得不为”
受疫情冲击和全球会展行业的内卷化影响,国际和国内会展行业进入到关键时间节点。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CEIR)报告称,2020年第三季度美国展览业仍处于停滞状态,约97%的原定活动被取消,其用于衡量展览业表现的展览业业绩指数(CEIR Total Index)较2019年下降了98.1%。另据中国展览馆协会调查显示,估计损失超过100万元的会展企业达66.15%,损失50-100万元的为16.92%。从全球经济发展来看,情况亦不容乐观。世界前三大经济体中,仅有中国GDP逆势增长2.3%;美国GDP萎缩了3.5%,创1946年以来最差纪录;日本GDP萎缩4.8%,为1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在特殊形势下唯有创新才能驱动发展,从全球会展项目的线上化进程来看,会展行业创新和变革的脚步明显加快。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54年来首次采用全数字线上展形式举办;柏林旅游展览会刚刚线上开展;世界上展出面积最大的工业展—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也将于今年4月以纯线上数字展览模式举办。再看国内,2020年以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中国品牌日、世界VR产业大会等为代表的会展项目全部进行线上化尝试。
可以说,会展项目的数字化转型是应对疫情冲击和行业内卷化的有效举措,原因在于:其一,会展项目的线上化,能够重新打通产业上下游交流合作的渠道,进一步促进供需双方合作对接,为产业发展重塑信心;其二,线上会展平台同时兼具展示、直播、收藏、预约、推荐等功能,重塑服务模式,让国内外客商可以“进得来,找得到,聊得好”;其三,线上展重塑商业模式,CEIR报告中显示,国际线上展会60%会收取费用,虚拟展位费用大约为线下展位费用的一半。
线上会展平台的未来走向是怎样?纵向深耕产业,实现互联互通
会展项目线上化是已经看到的趋势,但线上展是什么?线上展的逻辑仅仅是照搬线下展?线上展的未来走向是怎样?这些问题值得深思。“十四五”规划指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通过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我们指明了线上展未来的发展方向。
会展根植于产业,需要服务于产业,因此线上化的会展平台应该与产业深度结合,充分借助产业互联网平台能力,服务于产业发展。
会展平台与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深度融合,可以将产业上下游中的买家、专业观众、采购商、客商和代理商,与卖家、供应商和展商进行连接,对展品从研发、咨询、生产、展示、仓储、交易和物流等各个环节进行数字化展示、连接和洽谈,最终达成交易,真正实现将“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采购商变贸易商”的良性产业生态圈建设。
想要把行业做大做强,每一个会展人的心需要扎根产业,如果没有把时间花在产业上,和产业的距离就会愈来愈远。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去和产业交流,需要和行业的参展商、采购商和服务商在一起,去了解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所需要的服务。一句话总结,数字化推动会展的线上平台从产业流通平台转型成为产业服务平台,在商业模式、双线协同方面带来了新的机遇。
如何实现产业升级?“五个一”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
如何通过产业互联网赋能会展项目?我们可以践行“五个一”的建设路径。“五个一”指的是“一咨询、一会、一展、一平台、一运营”。
在建设前期,需要通过专业的咨询服务,对整个产业上下游企业及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需要对产业的痛点和深层次的需求进行清晰的定位。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构建前提是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做支撑,并能从中聚焦核心品类,在细分领域做深做透,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
会展平台向产业互联网转型,具有明显优势。会展平台本身汇聚了大量的产业资源和行业数据,比较容易实现部分功能的线上化。产业互联网可以以品牌会议和品牌展览平台为依托,并通过会展项目的营销属性和展示功能进一步带来更多流量、资金和人才,吸纳更多的科研机构、行业企业、服务商、经销商、金融机构,进一步丰富平台的展品和服务的数量及质量,增强平台配对、洽谈和交易的能力。
产业服务平台的构建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分阶段实现,会展平台属于它的前期阶段,可以实现资讯服务并基于供需信息进行交易撮合。会展借助产业互联网赋能,可以对产业链进行资源整合和价值链优化,通过为产品全生命周期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形成展示、交易、金融、物流及技术等集成化的服务,并通过构建以区块链为核心的信用交易体系,让供需双方可以更放心地在平台上做生意。
产品上线之后,借助线上化的辐射能力,平台可以构建更完整的行业数据库。自有的私域数据池的扩大,为提供更广泛的服务带来更多可能,平台的宽度也在进一步增加。由于平台上线之后,能够借助强大的数据能力对相关客户提供更精准的画像和分类,为相关参与方提供更加精准的深度服务,因此平台的深度也在增加。通过线上化之后的能动力跃升,平台的宽度和深度的拓展,新的可能性就逐渐呈现出来了。
某一产业展、行业协会或产业龙头企业,都可以组织本地化的运营团队,集合更多产业资源以及类似31这样的科技公司,通力实现平台的建设及可持续化运作。其中所涉及到的建设费用和运营成本,可以通过合作方共担、地方政府资金、产业龙头投资以及风险投资来获得。
会展平台向产业服务平台的转变,并不停留在理论阶段。目前暗流涌动,31与很多潜在合作伙伴们正在商谈、推进、落地用产业互联网逻辑赋能某些协会和展览公司转型。已经看到未来发展趋势的商业展览公司、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产业园区、产业龙头企业正在行动,31希望与众多合作伙伴,一起探索產业互联网赋能后产业服务市场和会展市场的协同。
(作者系31会议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