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叶黄素与合成黄色素对鸡蛋蛋黄着色效果的影响
2021-04-13作者吕勇叶家平檀凯王银东武进吴世林
◆作者:吕勇 叶家平 檀凯 王银东 武进 吴世林
◆单位:广州智特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蛋黄颜色越来越重视,认为蛋黄颜色越鲜亮,鸡蛋品质越好(李守学,2017)。蛋鸡自身不能合成色素,蛋黄的颜色主要是饲料原料尤其是玉米中的叶黄素等色素在体内沉积而产生的,因此可通过在蛋鸡饲料中添加色素来使蛋黄颜色加深(Claas E C等 ,1998;Taubenberger J K 等 ,2013)。万寿菊提取物作为天然色素主要来源于万寿菊花瓣,具有改善蛋黄颜色,促进蛋鸡生产性能等价值(刘学剑,1997;卢建等,2013),但由于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万寿菊的产量一直不稳定,给色素市场造成较大的波动,故传统叶黄素逐渐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高效稳定的新型合成黄色素产品——β- 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阿朴酯)应运而生,其利用先进的包被工艺技术,在分子水平下用特殊无害、可利用材料对阿朴酯进行双层薄膜包被,隔绝了光、热、酸、氧、氧化剂和金属离子等对其有效成分的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色素的活性。本试验以蛋鸡为研究对象,比较传统天然叶黄素、合成黄色素(阿朴酯)对蛋黄的着色效果,为蛋鸡饲料生产中色素添加剂的使用提供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及分组
表1 实验设计
表2 基础饲粮配方组成及营养水平(%)
表3 蛋黄颜色随试验日粮饲喂天数的变化情况
本实验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选择健康、产蛋率基本一致的蛋鸡360 只,随机分成4个试验组,每试验组3 个重复,每个重复30 只蛋鸡。各组饲喂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配比色素的试验日粮(色素种类和添加水平见表1,添加水平以有效成分计)。试验基础日粮见表2。
1.2 试验材料
试验使用的天然叶黄素(金黄素Y20)和合成黄色素1(智特黄) 均产自广州智特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成黄色素2 和合成黄色素3 均购自市场。
1.3 试验日粮
试验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2。
1.4 饲养管理
试验鸡笼养,饲喂粉状饲料,每天上午8-9 点喂料一次,捡蛋一次;各组环境和饲养条件均保持一致。预饲期为7 天,各组均饲喂基础无色素饲料,正式试验期30 天。
1.5 指标测定和方法
在饲养试验正式期第7 天开始收集鸡蛋,每天16:30 收蛋,每组每次收10 枚鸡蛋,每隔3天收集1 次,直至收满5 次鸡蛋,试验结束。
用智特奇比色扇测定收集的鸡蛋蛋黄色度,并准确记录数据。
1.6 试验时间、地点
时间自 2018 年 2 月 15 日至 2018 年 3 月 14 日,共 30 天;饲养试验在广州智特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试验基地进行,测定试验在广州智特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进行。
1.7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Excel 建库,试验数据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用Duncan's 法进行多重比较,试验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蛋黄颜色随试验日粮饲喂天数的变化情况
由表3 和图1 可知:对照组蛋黄颜色在整个试验期内为智特奇比色扇的9 级以上,各试验组蛋黄颜色在整个试验期内为智特奇比色扇的10 级以上;对照组在饲喂第7 天时蛋黄颜色已达到最高值(9.90),而试验1组、试验2 组和试验3 组在饲喂第19 天时达到最高值(10.70、10.80 和10.63),此时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蛋鸡自身不能合成色素,蛋黄的颜色主要是饲料原料尤其是玉米中的叶黄素等色素在体内沉积而产生的,因此可通过在蛋鸡饲料中添加色素来使蛋黄颜色加深(Claas E C 等,1998;Taubenberger J K 等,2013)。目前在饲料中添加的色素主要是由植物中提取的叶黄素和化学合成色素两类。不同来源的着色剂对机体的消化、吸收效率有所不同,与组织的亲合力不同因而其转化去向不同,所以不同来源的着色剂其生物学利用率是不同的(王友明等,2004)。从不同类胡萝卜素对蛋黄组织的亲合力来看,合成色素阿朴酯大于天然叶黄素(吴世林,1996)。本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着色剂第7 天后各组均有着色效果,而人工合成色素(阿朴酯)对蛋黄颜色的加深效果比天然叶黄素着色速度快,着色后的颜色深。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我们需要据消费者需求,明确要进行着色的靶组织(如:蛋黄、皮肤和肉鸡皮下脂肪等),可着重降低在非靶组织中叶黄素沉积率而提高靶组织的叶黄素沉积率,从而提高类胡萝卜素着色效率。
4 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1)5ppm合成黄色素1 对蛋黄着色效果显著优于20ppm 天然叶黄素;(2)市场上各品牌合成黄色素产品对蛋黄着色效果无显著差异,其中合成黄色素1 和合成黄色素2 的着色效果一致较好,而合成黄色素3 的着色效果略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