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病人日常感知歧视、失能程度与抑郁的相关性

2021-04-13李佳祺邢凤梅

护理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中度功能障碍重度

李佳祺,赵 彤,杨 琨,邢凤梅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063210

脑卒中因其发病突然、高致残率的特点,病人往往难以正视自身伤残状态并存在心理自卑感和被歧视感[1-2],肢体功能障碍和被歧视感的心理反应使病人出现社交恐惧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面对脑卒中后抑郁67%的高发生率[3],关注脑卒中病人身心健康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探讨脑卒中病人日常感知歧视、失能程度对其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旨在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9 年10 月—2020 年6 月选取保定市某康复医院住院的脑卒中病人341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全国第4 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发病时间≥14 d;知情同意参加本次调查。排除标准:有严重视力、听力、言语、认知障碍的病人;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者或恶性肿瘤者;患脑卒中前有精神障碍(抑郁、焦虑等)或服用过镇静剂、抗精神病药或抗抑郁药物。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月收入、脑卒中次数、慢性病数量、长期用药等。

1.2.2 日常感知歧视量表 该量表由韩舒羽等[4]汉化,共10 个条目,总分10~40 分,得分越低感知歧视越严重,其Cronbach's α 系数为0.64~0.79。

1.2.3 改良Barthel 指数量表[5]该量表包括10 个条目,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生活能力越强,得分100 分为无依赖,61~99 分为轻度功能障碍,生活基本自理;41~60 分为中度功能障碍,日常生活需要帮助;≤40分为重度功能障碍。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916。1.2.4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采用Hamilton 编制的24项版本,得分<8 分提示正常,8~20 分为轻度抑郁,21~35 分为中度抑郁,>35 分为重度抑郁,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92[6]。

1.3 调查方法 获得病人知情同意后,由经过统一培训并考核合格的2 名在校研究生及本科生, 采用统一的调查量表对脑卒中病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指导病人根据自身情况认真填写,对不能自行填写者由调查人员根据其选择代填。问卷当场回收,调查员逐份查证问卷填写的完整性。本次共发放问卷345 份, 回收有效问卷341 份, 有效回收率为98.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描述,采用t 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分析;定性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脑卒中病人一般资料及抑郁情况 341 例病人中,男228 例,女113 例;年龄32~84(64.9±10.9)岁。脑卒中后抑郁得分为(20.077±14.112)分,抑郁发生率为65.1%(222/341),其中男140 例,女82 例;年龄32~83(62.7±10.5)岁;首次发作160 例;轻度抑郁109例,中度抑郁99 例,重度抑郁14 例。脑卒中病人一般资料及抑郁情况详见表1。

表1 脑卒中病人一般资料及抑郁情况(n=341) 单位:例

2.2 脑卒中病人日常感知歧视及失能情况 脑卒中病人日常感知歧视得分为17~37(27.81±5.18)分,得分率为69.53%。改良Barthel 指数得分为10~75(40.65±10.56)分,轻度功能障碍15 例,中度功能障碍205 例,重度功能障碍121 例。

2.3 脑卒中病人日常感知歧视、失能程度及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 脑卒中病人日常感知歧视得分与脑卒中后抑郁得分呈负相关(r=−0.747,P<0.05),改良Barthel指数得分与脑卒中后抑郁得分呈负相关(r=−0.521,P<0.05)。抑郁病人日常感知歧视得分为(25.51±4.79)分,非抑郁病人日常感知歧视得分为(32.09±2.42)分,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54,P<0.05)。15 例轻度功能障碍病人中抑郁12 例,205例中度功能障碍病人中抑郁96 例,121 例重度功能障碍病人中抑郁114 例,不同失能程度病人脑卒中后抑郁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682,P<0.05)。以病人是否发生脑卒中后抑郁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及日常感知歧视、Barthel 指数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情况见表2。结果显示,年龄、居住地、是否有退休金、发作次数、是否长期用药及日常感知歧视、Barthel指数得分是病人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因素,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3 病人脑卒中后抑郁影响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65.1%的病人发生了脑卒中后抑郁,以轻中度抑郁为主(93.7%),以脑卒中后的1~3 个月多见;高龄是脑卒中后抑郁的保护因素,与McCarthy等[7]研究结果不一致,与高龄脑卒中病人相比,中青年病人不仅面临着失业的压力,同时残肢造成的个人形象紊乱更易引发抑郁[8];居住在农村的脑卒中病人相较于城市更容易发生脑卒中后抑郁,可能是因为农民主要通过体力劳动获得经济来源,一旦发生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受到影响,肢体功能障碍和劳动收入下降使病人产生挫败感从而引发抑郁[8];此外,居住城市的病人不仅收入水平较高,对于已经退休的病人往往有退休金的经济支持,相比之下,居住农村和没有退休金的病人往往面临更多的经济负担,与张慧等[9]研究结果一致;初次发作脑卒中病人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与曹颖[1]研究结果相吻合,由于病人首次经历脑卒中时难以正视自身的伤残状态进而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脑卒中病人面临疾病病程长、预后差、后遗症复杂的长期困扰[10],加之长期用药的巨额医疗支出加重其抑郁状态。

随着脑卒中发病人群日渐趋于年轻化,中青年病人发病率显著增加,尤其是仍处于工作岗位的病人[8],面对突发致残性疾病[11],不仅要面对伤残导致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困扰,还要面对由于自身形象紊乱而产生的自卑、羞怯和被歧视的心理,影响病人社会交往而表现出较低的自尊水平和抑郁心境。有研究显示,失能程度严重者其抑郁水平越高[11]。这可能是因为脑卒中病人难以接受疾病急性发作所导致的长期活动限制[12-14],不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亲属长期照料,来自家属照顾的负罪感也可能给病人带来消极感受。对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脑卒中病人,尤其是中青年脑卒中病人,脑卒中后面临着失业的压力,失业使病人丧失了经济独立能力,加之疾病预后的不确定性,其焦虑抑郁水平可能会更高。因此,医务人员应加强家庭访视,重点关注失能程度高以及有后遗症的脑卒中病人,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其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心理疏导,促进良好的康复结局,减少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中度功能障碍重度
小米手表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2014新主流“重度手游”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老年重度低血钾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