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 评估法与SEP 评估法在矿山的实际运用及其优缺点
2021-04-13胡武
胡 武
(四川里伍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康定 626000)
0 引言
随着我国地下矿山资源的逐渐扩大,规模飞速发展, 但地下矿山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也时有发生。各类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以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发表了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的势头,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 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年10 月,《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意见》(安委办〔2016〕11 号),意见要求尽快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和规范。 为此,里伍铜矿针对本企业的特点,全面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在风险辨识采用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估法(LEC)、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作业风险评估法(SEP)等风险分析法对危险源的辨识。本文将作业风险评估SEP 法与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估LEC 法相结合,运用到地下矿山风险评估中,运用模糊数学计算,得出风险事故的等级,补充了现有的评估体系, 对地下矿山井下生产作业风险防范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1 基于LE C 评估法与S E P 评估法风险评估基本理论
1.1 LEC 风险评估法
LEC 法由美国人K.J.格雷厄姆和G.F.金尼提出,通过对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调查发现,已成为国内外使用较多的一种半定量评估方法。LEC 法主要对作业人员和作业环境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由此带来的后果进行评估,在评估过程中主要选取3个因素: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概率(E)、事故发生的后果(C)。
1.2 SEP 风险评估法
SEP 法是一种用于工作任务和生产区域风险评估的半定量评估方法,其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P),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事故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S)。
2 LE C 评估法与S E P 评估法在地下矿山中的应用
2.1 矿山基本概况及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里伍铜矿位于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与 “康滇地轴”槽台接合部的变质穹窿体北段,具挤压构造的地质环境,矿山采用平硐+盲斜井开拓方式,采矿方法主要为全面法,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 矿山主要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自然灾害、冒顶片帮、水灾、爆破事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中毒和窒息、机械伤害、车辆伤害、火灾、容器爆炸、火药爆炸以及粉尘、噪声和振动伤害等20 余种危险有害因素。 本文选取该矿采掘作业工序并分别采用LEC 法与SEP 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判断与评估。
2.2 构建风险评估模型
在全面分析里伍铜矿所在区域的地质地形条件、采掘工艺以及设备设施,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矿山的井下采掘作业工序, 调动各个参与方,通过开研讨会的方式制订出合理的方案,并将其与历史相似工程进行对比,明确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在层次分析法的引导下建立了相应的采掘风险评估模型。
2.3 LEC 法评估
根据以往工程及评估小组专家经验,LEC 法的判断标准分别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根据危险发生的可能性(概率),数值区间从0.1~10 划分为7 个等级;作业人员置于作业环境的频繁程度E,根据作业人员暴露在作业环境中的频繁次数, 数值区间从0.5~10划分为6 个等级;事故产生的后果C,根据产生的事故后果严重性, 数值区间从1~100 划分为6 个等级;根据其乘积结果得出D=LxExC,D 值所对应的危险程度划分5 个等级标准,如果D 值越大,说明作业人员在作业环境中面临的风险发生的概率越高,安全性影响越大。 组织评估小组专家对该工序进行LEC 评估,对各因素进行量化,计算结果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见表1。
表1 各风险类别计算表
4 物体打击人员伤亡 3 3 7 63 1.将工具放入工具袋或工具箱内;2.作业人员按规定佩戴安全帽等防护用品5 机械伤害 伤亡 1 6 7 42 1.传动部位设置防护罩;2.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人员6 高处坠落人员伤亡 3 3 7 42 1.正确系挂安全带;2.采区溜矿井、人材井的安全防坠措施必须完善可靠,并悬挂警示标志;3.暂时不使用的溜矿井、人材井要及时封堵7 粉尘 职业危害 1 6 7 42 1.采取降尘、除尘等措施;2.配备防尘口罩;3.洒水8 噪声 职业危害 1 6 7 42 1.控制和消除噪声源;2.采用隔声材料;3.加强从业岗位教育培训9 振动 职业危害 1 6 7 42 1.合理使用个体防护用品;2.使用减振设备,采取有效的减振措施
结合里伍铜矿采掘作业辨识出的危险有害因素清单,运用LEC 法,在以上辨识的9 项危险有害因素中,高度危险1 项,占比11.11%;一般危险8 项,占比88.89%;在该采掘作业中,低风险和可接受风险占大部分比重。
对于风险值小于70 的低风险, 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的基础上,持续关注;对于风险值大于70 的中等风险及以上的危险有害因素,应当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2.4 SEP 法评估
根据里伍铜矿的实际情况,通过对采掘作业操作规程及其工作程序,建立相关数据库,制定各工序的工作任务清单步骤,使用SEP 风险评估方法对采掘作业敲帮问顶及凿岩作业进行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分析。
2.4.1 作业区域与工种划分
表2 某采掘作业工种表
表3 凿岩工工作任务清单表
表4 凿岩工敲帮问顶作业步骤表
2.4.2 危害辨识
表5 凿岩工敲帮问顶作业危害辨识表
(2)事故序列。
敲帮问顶作业事故序列:敲帮作业—位置不对—浮石掉顶—人员被砸伤。
(3)风险评估。
表6 检查人员敲帮问顶时敲帮位置不对的风险评估
(4)风险管控。
表7 敲帮问顶作业风险管控表
负责人为该风险直接责任人;资源配置为该风险管控措施所需的资金投入、技术投入、人员投入等投入大小;有效性评价为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后,对该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评价;计划期限为采取相应控制措施计划完成时限。
3 LE C 评估法与S E P 评估法的优缺点
LEC 风险评估法与SEP 风险评估法都是一种半定量的评估方法,二者的主要缺点都是根据人的工作经验和主观判断来取值,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其主要区别是LEC 仅以安全风险程度的大小来判断风险等级,主要用于某个工作或环节,而SEP 主要从人身安全、财产损失、职业健康等方面来判断风险大小,采用现有的数据库,用于生产某个区域或某项工艺,此外,SEP 还提出了纠正措施, 使得风险判断更全面和准确。如井下采掘作业凿岩工作业,采用LEC 法进行评估,L 取10,完全可以预料;E 取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C 取3,可能导致人员轻伤或伤残,D=LEC=10×6×3=180,风险等级为B 级,高度危险,必须立即整改。而采取SEP 法进行评估,S 取5,可能造成1~2 次跌倒,但经治疗可治愈;E 取6,每天上班期间接触;P取3,可能发生(概率约25%),R=SEP=5×10×3=150,风险等级为中风险,需要纠正,在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后, 从成本因素和纠正程度两方面对措施的可行性进行判断,采取措施后经判断J=SEP/成本因素×纠正程度=150/0.5×2=75,说明采取的措施是恰当有效的。地下矿山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是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和作业风险评估SEP 法。下面就将SEP法与LEC 法的区别和适用范围优缺点简单地介绍一下。
表8 LEC 评估法与SEP 评估法优缺点分析比较表
从表8 可以看出, 每一种分析都不是全面的,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根据地下矿山的风险评估的常规和异常活动以及紧急情况,在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的时候,采用合理的分析方法,避免重复。
4 结论
本文介绍了LEC 及SEP 评估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运用,得出结论如下:
(1)SEP 法是一种改进型的风险辨识与评估方法,从安全、环境、职业健康三个角度入手,对法各评估项目进行了细化,在地下矿山生产安全风险管控方面适用性更强。
(2)对地下矿山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辨识,并运用SEP 法对辨识出的危险有害因素清单进行了评估,得出各项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等级,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3)从成本因素和风险纠正程度方面,对中级风险及以上的控制措施有效性进行了判断,得出风险控制措施的适用性。
(4)地下矿山实施风险管控,不仅可以将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端口前移,提前消除或减轻危险有害因素,将以前的被动安全转换为主动安全,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控制,而且更有助于了解、掌握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原理,对实现地下矿山本质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更客观地实现了风险评估的定量分析,该分析结果在地下矿山工程实例中得到了验证,也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