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长期照护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04-13宋娜娜刘竹韵彭雪婷莫苗苗张小培陈捷晗

安徽医学 2021年2期

宋娜娜 魏 琳 刘竹韵 梁 好 彭雪婷 莫苗苗 张小培 陈捷晗

脑卒中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且是我国国民死因第一的疾病,具有高患病、高致残、高死亡、高复发等特点。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平均住院时间的缩短,超过90%的脑卒中幸存者出院后回归社区或家庭,但卒中后失能率高达38.2%~62.8%,需长时间、连续性照护以满足其生活及康复需求。长期照护是由政府、家庭以及社区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一种照护模式,旨在保证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人获得最大可能的独立、自主、参与、个人满足及人格尊严。我国长期照护体系正处于发展阶段,既往研究主要聚焦于失能、失智老人,针对脑卒中群体的相关研究甚少。本研究调查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长期照护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社区开展长期照护服务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肖顺贞提出的样本量粗略估计方法,样本量可取变量的5~10倍。本研究各量表的维度分别为一般资料10项,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6项,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4项,共20个变量,所需样本量约200例。考虑15%的无效问卷率,因此,本研究所需样本量

n

=200+200×15%=230。按2017年广州市各行政区生产总值,将广州9个市级行政区分为高、中、低3层;采用分层简单便利抽样的方法,于每层抽取1个行政区,分别为越秀区、海珠区及荔湾区;在每个行政区中便利抽取3个街道,每个街道抽取26例样本,于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对广州市230名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符合中国脑血管病疾病脑卒中分类2015,并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的患者;②脑卒中发病时间>6个月;③在所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常住居民,年龄≥60岁;④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患精神疾病及其他心肝肾等严重慢性疾病者;②存在严重智力或认知障碍不能沟通交流者。本研究经广东省中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编号:BE2018-005-01),研究对象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及内容,通过文献回顾、预调查、前期访谈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等人口学资料及主要照顾者、社区居住配套设施、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合并慢性病等情况。

1.2.2 MRS量表该量表主要检测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普遍应用于评价卒中患者结局,其Kappa值为0.81,重测信度相关系数为0.74。共分为6个等级:0分示无症状;1分示有症状,未见残疾;2分示轻度残疾;3分示中度残疾;4分示中重度残疾;5分示重度残疾;得分越高,残疾越重,独立生活能力越差。

1.2.3 BI量表此量表用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定量评估,包括进食、穿衣、洗澡等10个项目,各项活动从完全需要帮助到完全不需要帮助分别计0、5、10、15分,部分条目完全不需要帮助计5或10分,总分100分;共分为4个等级,100分为无需依赖,61~99分为轻度依赖,41~60分为中度依赖,≤40分为重度依赖。分数越低,患者越依赖他人。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 0.92,信度效度良好。

1.3 观察指标 课题组依据奥马哈理论,自行设计社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内容及需求问卷并进行调查。该问卷包括4个维度,共43个条目,其中生理领域23个条目、社会心理领域7个条目、健康相关行为领域5个条目、环境领域8个条目,每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非常不需要、不需要、需要、很需要、非常需要分别对应1~5分,总分43~215分,得分越高表明需求程度越高。由于各维度所含条目数不同,为使各维度得分情况具有可比性,采用条目均分表示,问卷及各维度总分分别除以条目数即为相应的条目均分。维度或总条目均分等于3分认为需求水平中等,<3分认为需求水平低,>3分说明需求水平高。该问卷Cronbach α系数为0.98,KMO值为0.908>0.7,且巴特利特球形检验显著性

P

<0.05,信、效度良好,适合做因子分析。以长期照护需求总分为因变量,一般资料及MRS、BI评分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再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寻找患者长期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

1.4 资料收集方法 调查员经统一培训,统一问卷指导用语,采用面对面直接评定方式,解释研究目的、意义及问卷填写方法,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如填写有困难,口头回答后由调查者代填;问卷填写完毕后,由调查者检查问卷是否有漏项,如有则立即补充,调查共用时15~20 min。共发放问卷230份,剔除无效问卷(题目每题的选项一样或大多数一样),回收有效问卷218份,有效回收率94.8%。

2 结果

2.1 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长期照护需求情况 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长期照护需求总分为(117.34±29.88)分,条目总均分为(2.73±0.69)分;各维度需求由高到低依次为环境领域、社会心理领域、健康相关行为领域、生理领域。见表1。

表1 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长期照护需求各维度得分分)

2.2 单因素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MRS评分、主要照顾者、BI评分的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长期照护需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2。

表2 单因素分析结果

续表2

2.3 多因素分析结果 以长期照护需求总分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赋值见表3),采用步进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α

=0.05,

α

=0.10),结果显示,年龄、BI评分、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是社区老年脑卒中患长期照护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见表4。

表3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长期照护需求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长期照护需求均分为(2.73±0.69)分,长期照护需求处于中等水平,这与宋平等的调研结果一致。长期照护需求各维度中,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对环境领域需求最为迫切,尤其是长期照护服务提供者的资质要求;此外,紧急救护、上门看病服务等需求也较高,与李晔的研究结果相似。这可能与卒中患者大多行动不便、言语障碍有关,致使他们对服务人员的专业性,以及服务的便捷性有着迫切的需求。提示目前社区长期照护资源的覆盖范围及可及性与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政府及社区相关部门应加强服务提供者的专业能力及资质培训,更好地补充、协调社区资源及救护等相关工作。另一方面,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对生理领域的需求较低,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偏少,且78.9%的老年脑卒中患者日常活动为无依赖或轻度依赖,病情较轻,较少存在如条目中“换药”、“呼吸道护理”、“安宁疗护”、“皮肤护理服务”等需求有关。

3.2 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长期照护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 本研究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和退休前职业是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长期照护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

3.2.1 年龄 年龄越大,长期照护需求越高,这与既往研究一致。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开始衰退,机体抵抗力变差,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老年脑卒中患者大多合并有多种功能障碍,且康复漫长,对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提示政府及社区相关部门应对高龄脑卒中患者应给予更多关注,在资源协调方面做出适当倾斜,满足其照护需求。

3.2.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老年脑卒中患者的长期照护需求,并呈负相关,得分越低,失能越重,日常生活越需要他人照护。这与杨黎等研究结果一致,失能老人较一般老年人的照护需求总量更大,失能越重,照护服务需求越显著。因此,社区应重点关注失能尤其是重度失能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向其提供包含居家医疗护理及生活照顾的长期照护服务,提高其生存质量。

3.2.3 家庭人均月收入 家庭人均月收入越高,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长期照护需求越高,这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卒中后患者多需要专业化长期的照护来满足健康的需求,家庭月收入水平越高,个人对所需服务的购买能力越强,不会因由此带来的财力损耗而过分担忧。此次调查中提供支付保障咨询及帮助的需求高居于老年卒中患者长期照护需求第6位,同时说明实际上家庭收入水平低的,有更多潜在的需求。因此,政府应积极推进各项利民政策的实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长期照护服务中,让更多低收入的老年卒中患者得到经济保障和照护服务。

3.2.4 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是影响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长期照护需求的因素,文化程度越高,长期照护需求越显著,这与文丽佳等的研究结果相似。不同层次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对新政策了解程度差异显著,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另一方面,文化程度较高,有更多渠道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应对措施,能积极配合并及时评估自身健康状况,及对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做出适宜的反应。

3.2.5 退休前职业 退休前职业是老年脑卒中患者照护或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显示退休前职业为个体户或经商人员较其他职业长期照护需求更高,这与蒋薇的研究有所不同。原因可能是个体户或经商者基础医疗保障较政府、机关单位或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薄弱,但较无固定职业者有一定经济优势,他们更愿意接受新生的照护服务来满足自己的长期照护需求。提示社区相关部门应全方位的了解社区老年卒中患者的不同职业情况,针对性满足其照护需求。

综上所述,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长期照护需求处于中等水平,对于环境领域维度的需求较为突出;年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和退休前职业是其影响因素。政府及社区应做好对长期照护提供者的资质培训及考核,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支持及医疗救护资源的投入,积极推进各项利民政策;实施长期照护服务时,考虑患者退休前职业及文化程度,对高龄、低收入、失能的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应给予更多关注。由于时间、精力的限制,本研究选取的样本量有限,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下一步将扩大样本量及结合质性研究深入探讨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长期照护需求及影响因素,进一步验证结论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