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研究
2021-04-13张渤
张渤
【摘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意义重大。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充分发挥关键课程作用,将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入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进行探索:加强理论宣讲教育,凸显党的理论创新;深入弘扬建党精神,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强化课程教学创新,提升党史育人实效。
【关键词】党史教育 理想信念 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4-0053-02
從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100年的奋斗历程。胸怀千秋伟业,恰是风华正茂。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画卷中,蕴含了许许多多对青年学生进行党史教育、价值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鲜活案例。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高校思政课应该充分发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引领青年学生在学习党史、感悟党史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爱国热情,勇于担当,不负韶华,挑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如何将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育人目标?作为一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所承担课程及教学实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加强理论宣讲教育,凸显党的理论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对学生开展理论宣讲教育,帮助学生高度认同和深入理解党的重要理论。一部中国共产党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的历史,也是一部党的理论不断创新的历史。“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在列宁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取得了伟大胜利,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科学理论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这个胜利,给正在苦苦寻求救国道路的仁人志士以思想启迪,给我们探索革命道路提供了样板,指明了方向。在中国大地上,迅速出现了一批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知识分子。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全中国开始遍地开花,得以广泛传播。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之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化,而是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创造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实践证明,它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
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应该认真学习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形成的宝贵理论成果,深刻领悟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具体继承、发展和创新。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授课中,应将党史学习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相结合,引领学生弄明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也是一部党的理论创新史。教师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和时代课题,对不同时代课题的回答,形成了不同时期的科学理论,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通过党的理论创新史教育,引领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思想理论的科学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对党的理论的宣讲教育,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促进党史学习教育,让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度自信。
二、深入弘扬建党精神,坚定学生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科学的理想信念不仅是引导人们在迷雾中前进、确定方向的灯塔,而且是鼓舞人们乘风破浪、与大海作斗争的风帆。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惟有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个人理想,促进自身成长成才,珍惜时光,不负韶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奉献青春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让我们时刻牢记,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路。必须牢记红色力量的来源和新中国的建立,更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百年来,在每一个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时期,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谱系。
革命理想是崇高的。理想信念之火一旦点燃,就永不熄灭。正是坚定的理想信念,造就了无数革命党人钢铁般的意志,一次又一次,越挫越勇,在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鼓舞下取得了一次次胜利,创造了一个个难以置信的革命奇迹。百年党史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立场、崇高无上的人格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集中彰显,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生动体现。革命时期,李大钊、赵一曼、杨靖宇……无数革命先烈值得我们永远缅怀;改革建设时期,南仁东、刘俊德、黄大年……无数英雄模范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黄文秀、张桂梅、钟南山……无数时代先锋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半条被子”的故事、“真理的味道真甜”的故事、老英雄张富清深藏功名坚守初心的故事……无数动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需要我们在新时代讲好。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中国共产党人丰富的精神谱系需要我们大力弘扬。6B33BF20-4A0E-4B4D-AB0F-65CF4F17F7FB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利用《思想道德与法治》必修课程、《党史》选修课程,充分挖掘党史素材,深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将党史学习教育深刻融入思政课堂全过程,用好用活党史故事,将伟大建党精神自然融入课程教学体系,结合党史这部鲜活而又生动的教材,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革命英雄的故事,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讲好新时代的故事,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化人,情理相融,引领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底气、骨气,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三、强化课程教学创新,提升党史育人实效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一刻起,就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涌现的每一名典型人物身上、每一个感人故事里,無不体现着各个时期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党史学习教育要引领学生以党史人物为榜样,以建党精神为指引,响应时代呼唤,努力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思政课教师需要用好百年党史这部优秀教材,将丰富的党史史料资源作为教学的鲜活案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拓宽党史教育渠道,用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灵活多样的党史案例呈现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红色研学来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让史实说话,让学生产生共振,引发共鸣。开拓实践教学渠道,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红色教育资源,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切实发挥当地红色教育资源实践育人功能,带领学生参与实践课堂,和学生一起走进历史,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堂,让党史教育生活化、真实化、生动化、形象化。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开展讲党史故事、观看红色影片、参观革命纪念馆、拍摄党史微视频、参演红色电影片段、诵读红色家书、红色诗词朗诵、手绘党史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生头脑,用革命精神浸润学生心田,提升党史育人实效,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更接地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持之以恒,常抓常新,抓牢抓实,进而实现以史感人、以史育人、以史化人。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思政课教师结合课程实际深入思考、持续探索,切实筑牢思政教学主阵地,守好思政教育“责任田”,不断引领青年学生增强“四种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参考文献:
[1]谢少华,瞿维娜.高职院校党史教育的现状及创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8).
[2]叶福林.新时代强化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若干思考[J].职教论坛.2021(3).6B33BF20-4A0E-4B4D-AB0F-65CF4F17F7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