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药学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探讨
2021-04-13石云韩朝婷张立虎蒋立英
石云 韩朝婷 张立虎 蒋立英
【摘要】仪器分析是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文就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探讨,力求将仪器分析课程内容与思政教学无缝融合,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仪器分析 课程思政 药学专业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PZY2015A097);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校本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Y202117);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横向课题(项目编号:20218101)。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9-0036-0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强医学人才培养,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强调“深化院校医学教育改革,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中强调: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应同向同行,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以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蕴含于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实现专业课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将德育渗透、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为探索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根据《仪器分析》课程特点,结合学生情况和专业特色,挖掘仪器分析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政元素自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期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1.《仪器分析》课程特点分析
《仪器分析》课程内容交叉了物理、化学、数学等多学科知识,是借助仪器通过测量物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及其变化从而获取化学组成、含量或结构等信息的一种分析方法,是当今社会进行科学研究和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學生在学习该课程前,需具备一定的化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该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一下半学期或大二上半学期,是一门实践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后续《药物分析》《中药鉴定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开展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通过仪器分析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常用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样品性质、分析对象、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仪器和分析方法,熟悉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维护,了解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药品在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检测,都离不开现代分析仪器的使用,因此加强《仪器分析》课程思政,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专业发展的理解与热爱、药学专业素养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案例挖掘
2.1科学观和价值观形成
仪器分析本身是通过仪器表征参数对试样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与思维认识各类分析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理性思考、客观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例如在光谱法模块解析红外光谱图时可结合唯物辩证法中通过现象看本质的理论,讲解物质结构与红外谱图官能团区吸收峰位置关系;结合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讲解物质结构与指纹区吸收峰关系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计算技术的应用,仪器分析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不再简单提供“是什么”和“有多少”的分析,而是趋于获得更细致、更全面的信息,实验操作也是朝着操作简便、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在药品在生产、质量监控或流通等环节使用近红光谱仪能够实现在不影响生产进度、破坏药品结构的同时,实现药品检测[3-5]。20世纪30年代红外光谱作为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已被普遍认可,而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和研究主要始于20世纪50年代,Karl Norris在美国农业部的支持下,主要致力于将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农产品的检测,随着化学计量学在80年代的发展,近红外光谱法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石油化工等领域[6]。通过近红外光谱的发展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仪器分析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逐渐改变人们工作和生活,鼓励学生不断利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
2.2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在仪器分析授课过程中引入适当的案例,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前了解科学家们在认知和改造自然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努力,更加珍惜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例如在讲解应用气相色谱法测试血液中酒精含实验时,以我国的酿酒工艺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我国古代化学学科发展曾有着光辉的历史,如冶金、火药等技术,曾领先于世界水平,但后来由于列强侵略、帝国主义霸凌,科学技术一段时间停滞不前,在中华民族艰苦拼搏、浴血奋战下最终取得了抗战胜利。而今天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无声地开始,例如中兴被罚、华为事件等皆是由于芯片技术争夺战,这些都可作为危机意识的案例。落后就要挨打,通过这些惨痛的事件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我国精密分析仪器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几十年来通过众多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例如在原子光谱方面国产原子吸收光谱的检测下限达到甚至超过国外同类型仪器,此外原子发射光谱、原子荧光光谱等也取得了众多突破性进展[7]。
2.3医药类专业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
药品作为一类特殊的商品,其质量的优劣、真伪通常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分析仪器是放大的人的“眼睛”,被广泛应用在食品药品检测监控等过程中。在教学中,穿插一些典型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案例,如三鹿奶粉事件、毒胶囊事件、长生疫苗事件等,使学生直观感受到药学专业的职业责任,任何环节的小的失误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在介绍三鹿奶粉事件时可深入阐述为什么要加入三聚氰胺?为什么加入该物质会造成假的“高蛋白”现象?从而引出凯氏定氮仪检测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的相关内容,该部分可结合国标GB5009.5-2016进行讲授。此外,中国本土药学家屠呦呦多年从事药学研究,终创能够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的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5年成为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1969年北京中药所加入“523 任务”,屠呦呦担任组长,通过硅胶柱层析的方法屠呦呦带领的研究小组在1972年对青蒿的乙醚提取物进行了纯化并得到结晶体,但这些物质的结构始终没有确定,直至1975年他们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合作,利用仪器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8],这为后期的临床验证以及青蒿素的结构改造等研究提供了支持性的关键数据。古有葛洪炼丹、神农尝百草,今有屠女士带领团队,他们身上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敢于尝试为科学献身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2.4环保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对环境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书记便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仪器分析实验课开展时应将绿色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始终,一方面以一些环境污染事件为导入,如2012年“广西龙江水污染”、中药农残检测、重金属超标等事件使学生了解仪器分析在环境以及药品检测中的应用实例,为后续专业课的开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在开展实验时应秉承“节能、减排、控污”的环保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3.结语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角色从传统的专业知識讲授转向学习引导型教师,教师应把“教书育人、德育为先”作为主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三观三德”,在授课过程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将有利于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下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达到育人、成才的效果,将德育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A].国办发[2017] 63号.
[2]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A].教高[2020] 3号.
[3]康兆林,李重洋,李岩.药品检测中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应用价值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6):219-220.
[4]李丽莉.近红外光谱分析在食品药品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2019(Z1):230-231.
[5]魏鹿鹿.近红外光谱分析在药品检测中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10):195-195.
[6]李艳秋,马川兰.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2021(8):157-159.
[7]朱玉玲.仪器分析技术在食品药品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2021(5):48-50.
[8]青蒿研究协作组.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研究[J].药学通报,1979,14(2):49-53.
作者简介:
石云(1982年-),女,满族,吉林集安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药物合成及药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