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课堂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

2021-04-13陆玲刘莉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6期
关键词:对分课堂高等数学教学法

陆玲 刘莉

【摘要】对分课堂教学法就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可分为“隔堂对分”与“当堂对分”两种形式和课堂讲授、学生独学、课堂讨论三个核心阶段。对分课堂教学法不但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发,而且也是对班级授课制的扬弃。教师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思考,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心地设计,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实现各自的目标。

【关键词】高等数学  对分课堂  教学法  认知应用

【中图分类号】O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6-0144-03

如何创新教学模式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是当前各高等教育院校都在关注的问题,如何突破传统的讲授法,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是当今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伴随着教育改革的呼声日高,近年来,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悄然兴起。目前,“对分课堂”已经覆盖上千所高校,成为与“OBE”“翻转课堂”等最新教改模式相提并论的教学模式。

一、对分课堂教学法的涵义及形式

“对分课堂教学法”是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一半教学,一半讨论,这是“对分课堂”的直观解释。其基本形式分为“隔堂对分”与“当堂对分”两种,具体操作分为课堂讲授、学生独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三个核心阶段。当堂对分与隔堂对分在形式上的区别,就是当堂对分的学生独学在课上进行,而隔堂对分的学生独学在课后进行。

二、对分课堂教学法的目标及优长

“对分课堂”重新定义了师生关系,认为知识应该一半是老师教的,一半是学生学的,师生权责对分。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必须有一部分让学生自我规划、自我掌控。师生“对分”是“对分课堂”的另一层含义。对分课堂教学法中的课堂讨论流程明确、具体,通过作业和亮考帮为小组讨论提供了良好的支架,学生以自己的问题来引导小组内的合作学习,就是说学生讨论的是自己带来的问题,而不是老师设计的问题;随后通过同样的方式引导全班的讨论交流,就是学生问,老师答,而不是老师问,学生答。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对分课堂教学法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发。对分课堂教学法强调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淡化外在奖励。小组讨论后与全班同学分享成果、共析疑难,不进行小组评分和全班排名,更不组织竞赛,鼓励合作而不鼓励竞争。对分课堂教学法把教学在时间上清晰分离为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独学和讨论。对分课堂重视内化,它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讲授后内化,内化后讨论。

另一方面对分课堂教学法是对班级授课制的扬弃。现代教育制度起源于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就是把年龄、能力和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组织成为一个班级,由教师进行集体授课,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的价值,提高教学效率。学生个体差异越大,教学难度也越高。教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有的学生学习动机强,会预习,有的学生动机弱、自控能力差,就不会预习或不充分预习,这就人为加大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个体差异,降低了教学效率。而对分课堂教学法强调“先教后学”,不鼓励任何形式的预习和自学。主要原因:一是对分认为预习有违现代教育制度的根本出发点,增大了班级内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二是对分认为预习时学生遇到难点会陷入困境,放弃或坚持都可能出现问题。学生在预习中碰到难点,会出现心理上的决策困境:如果放弃,预习不能完成;如果继续,可能花一个晚上都无法解决,浪费时间且有挫败感。有些学生提前看了新内容,上课教师再讲授就会缺乏新鲜感,导致走神不专心,容易错过重要内容,造成对知识一知半解理解不深刻。三是对分认为预习不如复习效果好。预习是无指导的学习,而复习是有指导的学习。如果投入相同的时间,复习的效果会更好。

三、对分课堂教学法的步骤及应用

对分课堂的教学步骤可归纳为“讲授、独学、讨论、对话”四步法。在课堂安排上,“对分课堂”把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相联接的环节:课堂讲授环节、课后(或当堂)吸收环节、课堂讨论环节。对分课教学法按过程和进度分为课堂讲授、学生独学、课堂讨论三个核心阶段。

第一阶段——课堂讲授。对分的讲授原则是:教师先作引导性的、框架式的讲授,突出基础、重点和难点,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后续的学习,讲授环节教师基本不向学生提问,也不组织讨论。

第二阶段——学生独学。这一过程要求学生不与同学或老师讨论交流,学生可以采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独立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等方式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从而促进学生对内容个性化的理解与吸收。

作业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传统形式的作业以外,对分课堂還有一个创新点和亮点,即“亮考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自己感悟最深、收获最大的内容,即为“亮”。学生将自己学习理解透彻的内容,设计为问题,以此来向其他同学提出挑战,即为“考”。学生对于自己存在问题的地方通过问题的方式提出,请其他同学讨论解答,即为“帮”。

第三阶段——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形式可以是小组讨论也可以是全班交流。学生之间可以讨论自学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等,通过相互交流尝试解决疑难问题,梳理重点难点。课堂讨论过程教师主要督促学生认真参与,不进行过多的干涉。讨论结束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并对遗漏的知识点进行补充,总结讨论成果。

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尝试对任何一名教师而言都是一种挑战,对分课堂对教师其实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授课教师除了熟悉教学内容外,还要制定一个具体且行之有效的对分课堂教学实施计划,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心地设计。比如课堂讲授,因为对分的讲授原则是精讲留白,所以“精讲讲什么,留白留在哪”,既能帮助学生熟悉教学内容,又能让学生有效地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又比如思考题和作业的布置,因为有些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差,根本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所以从内容和方法上都要充分地准备,既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也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学。再比如,课堂讨论,如何进行分组,如何分配讨论时间,如何指导学生讨论,这些因素都需要考虑,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不用拘泥于必须或一定使用某种教学方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科学性、合理性,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对分课堂教学法”促使教师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思考。对此,本文以“二重积分的概念”教学为例,简略介绍对分课堂教学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基本教学流程。

在高等数学上册已经学习了一元函数积分学,从而知道定积分是某种确定形式的和的极限。这种和的极限概念推广到定义在区域、曲线及曲面上的多元函数时,便得到重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概念。二重积分的概念是将一元函数积分学推广到多元函数积分学遇到的第一个概念,对定积分概念所蕴含的思想方法有了一定的理解认识,并且和三重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所蕴含的思想方法相同。因此,对二重积分的概念这一教学内容(90分钟)比较适合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法,以下是基于对分课堂的二重积分的概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学员能清晰地描述二重积分的定义;能说出二重积分存在的充分条件,能根据图形清楚地阐述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

教学内容:一、引例;二、二重积分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二重积分的定义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一是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法,通过教员精讲,学员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作业和讨论交流,使学员主动获取知识,增强理解和记忆;二是对定义进行形象直管段几何解释,帮助学员进一步领会和掌握。

教学方法:对分课堂教学法(当堂对分)

教学实施步骤:

第一步,课堂讲授(10分钟)

1.介绍本节课的框架:

通过对两个实际问题抽象概括得到二重积分的定义,给出二重积分存在的充分条件,最后对定义进行直观形象的几何解释。

2.精讲引例一:曲顶柱体的体积

细致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关键步骤,归纳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化整为零,不变代变,积零为整,求精确值。

第二步,独立思考 (5分钟)

1.阅读教材引例二:平面薄片的质量。

2.思考題:所求量即曲顶柱体的体积和平面薄片的质量有哪些共同的本质特征?(从结构、形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这些角度考虑)。

第三步,独立作业(5分钟)

1.采用类比的方法,结合定积分的定义,写出二重积分的定义;

2.利用二重积分的定义重新表述曲顶柱体的体积和平面薄片的质量;

3.借助引例一,给出二重积分的几何解释;

4.完成“亮考帮”。

第四步,小组讨论(10分钟)

围绕作业和亮考帮展开讨论。

第五步,全班交流(师生对话)(10分钟)

教师抽查、自由提问。

第六步,教师总结(知识梳理)(5分钟)

本节课知识梳理:二重积分的定义及其蕴含的思想方法,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二重积分存在的充分条件;二重积分的几何解释。

通过教学实践与学生反馈发现,对分课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探索中提升,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

猜你喜欢

对分课堂高等数学教学法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