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家庭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4-13胡新宁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7期
关键词:家庭幼儿园作业

【摘要】幼儿园家庭作业的布置存在滥用家长资源,转嫁本职工作;作业形式单一,难度参差不齐;作业数量较多,布置频率过高和注重结果评价,反馈机制缺失四个问题。因此,可通过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丰富作业形式;合理把控作业难度、数量、布置时机和实施过程性评价,完善反馈机制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以最大效度发挥家庭作业在密切家园合作和促进幼儿发展方面产生的价值。

【关键词】幼儿园  作业  家庭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青年专项课题“幼小衔接背景下大班幼儿游戏权的保障现状研究——以南昌市城区幼儿园为例”(项目编号:21QN0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7-0135-03

为加强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园经常会根据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给家长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幼儿园的初衷是好的,但由于教师布置作业不当,使家长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身心俱疲,幼儿园布置家庭作业的初衷也被扭曲。因此,有必要梳理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应对之策,以最大效度发挥家庭作业在密切家园合作和促进幼儿发展方面产生的价值。

一、幼儿园家庭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一)滥用家长资源,转嫁本职工作

幼儿教师工作繁忙,除了要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还得参与幼儿园的行政管理工作。此外,教师们下班之后还得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各种培训,准备各种教学竞赛和艺术技能比赛。因此,为了减轻工作负担,部分教师借着布置家庭作业的机会,滥用家长资源,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转嫁给家长和孩子。如部分教师将整个学期的主题墙创设工作分派给了各个家庭。每个月,由3~4个家庭负责完成整个主题墙的设计和制作工作。此外,还有一些教师在创设班级区域环境的过程中,将区域中所需的材料整理成清单,并把清单发送给相应的家庭,要求他们搜集清单上的材料。当孩子们里缺乏一些玩教具时,教师会通过微信群给家长布置作业,要求家长利用业余时间和孩子一起制作玩教具,以保障孩子的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顺利开展。这些教师假借家园合作之名,将自己创设主题墙、丰富区域材料和准备玩教具的工作职责以布置家庭作业的形式完全转嫁给了家长。这一投机取巧的做法不仅干扰了家长正常的工作生活,還为家园矛盾埋下了隐患。

(二)作业形式单一,难度参差不齐

福禄贝尔认为“作业教学”是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形式之一,主要包括了绘画、手工、拼图、串珠、刺绣、劳作活动。杜威基于实用主义哲学和做中学的理念,认为儿童的作业主要包含了纸工、木工、金工、缝纫、烹饪等活动性作业。作业的目的在于帮助儿童在活动中习得经验。蒙台梭利认为作业是儿童自愿的,符合儿童兴趣的自由活动。[1]从福禄贝尔、杜威和蒙台梭利对“作业”的内涵界定来看,幼儿园的作业由能为儿童所操作的多种实践型活动构成。部分教师或将家庭作业的形式简化为单一的亲子手工作业,或向家长和孩子布置过难、过易的家庭作业,使作业难以发挥密切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发展的功能。

部分教师频繁地要求家长和幼儿利用废旧材料、自然资源制作手工作品,这不仅窄化了作业的形式,还增加了家长的负担。为高效完成手工作业,家长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休息时间去寻找材料,有时甚至替代幼儿完成一些高难度的手工作业。过多的手工作业使家长产生了倦怠心理。到最后,很多家长会直接把从网上够买成品交给老师。一些教师布置的作业类型多样,但作业的难度与幼儿的发展水平不适宜,作业缺乏教育性和可操作性。如在“有趣的动物”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小班教师给孩子布置了“胎生动物大调查”和“卵生动物大调查”的家庭作业。对小班幼儿来说,这份作业的难度超出了他们的认知水平。因此,家长只能代替幼儿完成这份作业。在“玩转冬日”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大班教师不顾大班幼儿的已有经验,仍给家长布置了“带孩子去户外感知冬天的季节特征”的家庭作业。显然,这份作业对幼儿习得新经验无多大价值,家长们也不会和孩子去完成这份作业。

(三)作业数量较多,布置频率过高

幼儿是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的方式习得直接经验的。教师可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鼓励家长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和大社会,巩固幼儿在园所习得的经验,保障幼儿获得经验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但若教师布置的作业数量较多,布置频率过高,没有给家长预留充足的完成时间,这将直接降低作业质量,使幼儿习得的经验处于零散、混乱状态。蒲磊对幼儿园亲子作业的布置时间进行调查发现,教师会在一周七天内布置亲子作业,其中周五布置的作业数量最多,占到26%,除周末外,周一到周五布置作业的比例无明显差异。每天8:00至20:00,教师会不定时的发布作业通知,甚至有7%的作业是在当天20:00至第二天早上8:00之前这个时间段发布的。[2]过多的作业数量和过高的作业布置频率不仅干扰了家长正常的工作与生活节律,也容易使家长陷入疲于应付的状态中。

(四)注重结果评价,反馈机制缺失

作业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幼儿的发展。目前,一些教师习惯性采用结果性评价方式评价家长和幼儿提交的家庭作业是否精美。教师会在孩子面前评价作业的精美程度和家长的用心程度。作业评比扭曲了家庭作业的教育价值,催生了一批奇葩作业,打击了部分家长和孩子的信心,也滋长了攀比的不良风气。教师对一部分家长所持的消极态度,容易为孩子所察觉,影响孩子对家长的依恋和情感联结。有效的反馈能够促进生生互动、家园互动和家家互动。许多教师向孩子和家长交代家庭作业后,很少对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进,帮助家长和孩子解决完成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困惑。不少教师喜欢将精美的作业展览在主题墙上,却很少向家长反馈作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情况及其对幼儿的学习产生的影响。作业反馈机制的缺失是造成家庭作业质量低下和家园合作失败的原因之一。

二、提升幼儿园家庭作业质量的对策

(一)减轻教师的负担,降低转嫁风险

与其他学段的教师相比,幼儿教师的工作节律更加紧张。幼儿教师除了要组织好常态的一日活动,还得为各种检查、技能比赛、教研活动、家长工作和行政工作而奔忙。幼儿教师既无暇按照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精心设计作业,也无精力指导家长和孩子完成作业。教师为了完成幼儿园交代的任务,不得不将自己的工作任务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分摊、转嫁给每个家庭。只有为幼儿教师减轻工作负担,才能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应精简各种无必要的检查、参观活动,减轻幼儿园的行政压力。其次,幼儿园需建立行政、教育教学双轨运行系统,改变行政与教育教学工作互相交织的混杂状态,将教师从繁杂的兼职行政工作中解放出来,使教师有时间、有计划地设计高质量的家庭作业。再者,幼儿园应少给教师布置重复无意义的文案工作,为其设计家庭作业和辅导家长完成家庭作业预留时间。

(二)丰富作业形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为改变作业形式单一的问题,教师可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为幼儿布置练习巩固型、感知体验型、操作制作型、亲子关系建设型和资源收集型等不同类型的作业。其中练习巩固型作业指的是帮助幼儿复习、巩固在幼儿园所习得的知识经验或技能技巧的活动,如要求幼儿复述故事,复习儿歌、表演舞蹈或练习早操等。感知体验型作业旨在让幼儿在感知自然,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积累生活经验,为教育活动的开展做好经验准备。带幼儿感知季节和自然现象的变化、参观超市和医院、饲养动植物等活动都属于感知体验型作业的范畴。绘画、手工制作、调查等操作制作型作业主要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亲子关系建设型作业包括了亲子阅读、亲子游戏等活动形式,旨在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密切亲子关系。资源收集型作业一般指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之下根据教师的要求收集一些幼儿园所需的材料,以充实教育资源,支持教育活动的开展。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将有效促进幼儿身体、情绪、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三)合理把控作业难度,适时适当布置作业

合理把控作业难度、掌控布置时机和优化作业数量,对提升作业质量,减轻幼儿和家长负担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教师应根据教育活动的难度、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和家长能力水平合理把控作业难度。作业的难度既要与教育活动的难度、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相契合,不能过易或过难,也要适应家长的能力水平差异,保证家长能为孩子完成作业提供适宜的帮助。基于家长的能力水平差异,教师可对作业的提交方式做个性化设计,如可允许家长通过影像、实物、书面、网络等多种方式提交作业。此外,教师需合理掌控作业布置时机,为孩子和家长完成作业预留充足的时间。对于需要长时间准备和完成的作业,教师可于每周五宣布,让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帮助孩子完成作业。对于能够在短时间完成的作业,教师可于提交作业的前1~2天上午的固定时段发布信息。为彰显人文关怀,教师尽量不要选择午休、晚上或凌晨时段发布信息。此外,教师还需根据教育目的和教育计划的要求,优化作业数量,删减与教育活动无关,于幼儿发展无益的作业。

(四)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向家长反馈

在评价方式上,教师应使用过程性评价方式,着重对幼儿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体现的学习品质进行评价。在评价主体方面,教师应把评价话语权交还给幼儿,引导幼儿进行自评和他评,在与同伴的讨论中获得学习经验。此外,教师也可号召家长对作业的合理性、难度、实施度及价值进行评价,以了解家长的教育理念,优化作业质量。

本着平等、尊重和接纳的态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作业完成中和作业提交后应及时向家长反饋信息,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向家长说明布置作业的背景、作业的价值及完成作业的要求。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教师应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在辅助幼儿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并给予专业指导。作业完成后,教师需将作业成果在教育活动中应用情况反馈给家长,使其认识到作业对幼儿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对于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的家庭,教师应及时与家长和孩子沟通,了解事实,并帮助孩子和家长提供中肯的建议和有效指导。

参考文献:

[1]熊焰.试评福禄倍尔和蒙台梭利的幼儿园作业观[A].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94-395.

[2]蒲磊.幼儿亲子作业质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110-111.

作者简介:

胡新宁(1991年-),女,江西新余人,豫章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助教,学前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幼儿园课程。

猜你喜欢

家庭幼儿园作业
家庭“煮”夫
爱“上”幼儿园
恋练有词
作业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