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

2021-04-13邱丹华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7期
关键词:单元主题智慧教学小学数学

邱丹华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智慧教学技术已经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发挥了较为显著的作用。本文先阐述了智慧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发生的变化,在明确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明确学生主体地位、使用慕课教学资源、加强课堂互动交流、使用智慧沟通手段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中智慧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策略。

【关键词】智慧教学  小学数学  单元主题  慕课教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智慧教育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研究》(课题编号:Fjjgzx20-164)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7-0092-02

在新课标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也发生了较多变化,要求教师可以灵活使用新型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灵活使用各类教育信息技术,打造智慧课堂,使得小学数学学科教學进入新的格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智慧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也存在较多不足,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没有充分发挥教育信息技术的价值,需要在后续时间里引起充分重视,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与调整。

一、智慧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变化

在智慧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发生了较多变化,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智慧视域下小学数学的信息化教学元素变得更加丰富。这主要是因为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技术的种类也得到了较好拓展,同时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方式也有了显著创新。这些情况都使得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元素变得更加丰富。如果教师能够灵活使用这些信息化教学元素,那么就可以较好地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转变,使得教学活动取得较为突出的效果。第二,智慧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对于教师的要求变得更高。我国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都比较依赖传统灌输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比较僵硬,很难保证各个小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智慧视域下,教师要想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枷锁,就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同时还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和谐。

二、智慧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智慧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智慧信息技术并没有发挥较好的成效。一方面,部分教师在使用智慧信息技术的时候,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并且将这类技术当成了教学的工具,并没有深度融入到学科教材体系中,导致智慧信息技术的应用停留在表面上,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在课堂环境中跟学生的互动交流水平存在显著不足,同时也没有充分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智慧信息技术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关注,最终也就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效。这些情况都说明了智慧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较为显著的应用欠缺,应该在后续教学中引起充分重视。事实上,在使用智慧信息技术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知识融入到信息化环境中,同时也可以考虑串联章节教学知识点,使得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同时也可以显著降低教学难度。基于这个方面考量,教师就可以在智慧视域下积极进行单元主题教学活动,使得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智慧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点燃学生参与兴趣

在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与系统性,小学生很难直接理解这些内容,导致课堂教学很难顺利进行。特别是部分小学生已经对学科教学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心理,在课堂环境中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应该善于使用信息技术,多引入一些趣味化元素,优化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观察物体》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学的重难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分辨不同观察方向下物体的图像。这里如果教师直接进行三视图教学是很难取得较好成效的,因此可以考虑使用多媒体工具进行不同观察方向的演示,使得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这里教师可以直接引入一些立体图片,然后转动这些图片,让学生直接感知不同视角下物体的视图,使得教学过程中具有更强的趣味性。

(二)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单元教学效率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充分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提高单元主题教学的综合效率。事实上,新课标体系已经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等多种战略理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并且还要在设计多媒体教案的时候积极引入学生的生活场景,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体验情况,保证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有趣的图形》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环境中积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先带领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图形。在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以后,教师结合课本中《动手做》部分,通过多媒体工具展示不同图形对折或剪切以后的新图形,并让学生试着动手操作,验证这些内容。这样以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就可以较好提升,并提高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

(三)使用慕课教学资源,丰富单元教学元素

小学数学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使用慕课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单元主题教学的元素。事实上,在当前教育信息技术全面应用的背景下,慕课教学模式已经在我国教育行业领域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对于教师来说,在开展主题教学活动的时候,也可以引入一些慕课资源,并通过微课的方式展示出来,较好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内容,强化教学活动的总体效率。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周长》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考虑积极引入慕课资源,使得教学元素变得更加丰富。这也要求教师在课前时间里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搜集慕课教学资源,并将其制作到课件中。结合本章节教学内容来看,主要可以制作树叶周长测量演示、长方形周长特点等。在引入这些慕课资源以后,课堂教学活动就会变得更加灵活,同时教学难度也可以显著降低。

(四)加强课堂互动交流,落实深度学习目标

小学数学教师也要在課堂环境中充分重视师生互动交流活动,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进行一定的引导教育。特别是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依赖信息教学模式,忽视了自身跟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了迷茫等情况。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智慧视域下做好生生互动交流工作,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共同探索学科教学的重难点内容,较好实现深度学习与探究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线与角》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展示线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线与线的位置关系、线的平移等内容。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他们就可以对教学知识点有更深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做好跟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引导学生对本章节的重点内容有更深的认识。特别是在后续进行《角的度量》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在课堂环境中做好测量角度的指导,使得学生可以较好掌握学科关键知识点。

(五)使用智慧沟通手段,推动课后教学延伸

在智慧视域下,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环境,也能够向课余时间进行延伸,提高学科教学的效果。但是各个教师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全面推行“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可以充分降低各个学生的作业负担。因此教师在使用智慧信息技术跟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也应该避免给学生带来较多压力,尽可能起到的课后辅导等作用,不要一味布置线上作业。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圆》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完成课堂教学以后,积极使用智慧沟通手段跟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特别是圆的周长与面积等知识点是比较复杂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里积极通过微信等手段说出自己在学习这个章节内容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教师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回复,也可以在课堂环境中进行集中讲解,提高学科教学成效。

四、结语

综合来看,智慧信息技术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活动有较为显著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可以切实提高单元主题教学的最终成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加强自身对于智慧信息技术的认知与掌握水平,充分发挥这项技术的应用价值。在具体开展单元主题教学的时候,教师也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明确课堂教学的关键知识点,同时在课堂环境中也要使用智慧信息技术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并完成课后时间里的互动交流。这样以后,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在智慧视域下做好单元主题教学活动,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谷翠翠,翟莹.数学文化引领下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新样态——以“厘米和米的认识”单元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2021(Z3):10-12.

[2]周艺宸.基于学习力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1.

[3]李雪莲,李雅杰.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教育,2021(5):29-32.

[4]崔允漷.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19(4)

猜你喜欢

单元主题智慧教学小学数学
实施整体教学 落实语用训练
初中语文作文单元主题教学引导写作的有效策略研究
从百度“神灯搜索”看课堂教育教学的变革
基于智慧教学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与互动系统设计
“单元主题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对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的思考和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