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2021-04-13马国俊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7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7-0056-03

在新课改的形势背景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素养是学生未来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能力之一,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较为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明确其所担当的教学责任,加强对自身专业技术的学习,不断创新教学思想,应用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知识,以此能够将最新的技术理念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应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继而可以建立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环境。

1.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信息技术课程是高中阶段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岗位上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教师需要深入结合创新的教育理念以及专业知识,才可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然而在当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难以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以下是具体分析:

1.1专业师资力量欠缺

目前在一些高中学校中,还存在着由其他学科教师代教信息技术课程的情况,这是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较少,教材相对简单,学校为减少师资成本,而选择代课的方式。由于其他学科的教师缺少专业的教学经验,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其上学期间所学的知识,以至于在代讲信息技术课程时,缺少规范性的教学规划,只简单进行Word、Excel、PPT等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当前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学生对以上知识都有所了解,所以究其根本是由于专业师资力量的欠缺造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专业性较差。

1.2缺少明确的教学方向

在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響,课程教学内容以应对考试为主,尚未针对高中学生的理解水平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制定出详细的分级讲解内容。教师缺少明确的教学规划,学生也缺少学习目标,因此在信息技术操作课程中,学生不会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专业知识的练习上,而是应用操作课时间浏览网页、操作小游戏或网络聊天等,继而难以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1.3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首先会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对考试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标记,并在操作课上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反复操作,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位置,课堂师生交流较少,也难以激发学生的操作热情,同时学生在被动的学习下思维分析能力难以提升,最终造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理解水平较差,难以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难以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创新。

3.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具体策略

3.1转变教学观念,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长久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主要以传授学生知识以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主要表现方式,这种作用在素质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新课程改革要求中难以顺应社会发展趋势。

首先,在新课改的形势背景下,教师需要改变教学角色,转变教学观念,将传授学生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并且给予学生帮助,与学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其次,教师需要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想象和创意,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尤其是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教学工作需要教师与学生通力协作,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以往主体地位,并且能够与学生处于同等地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学生积极表现自身的作用和优势;另外,在教学中需要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教学中需要从学生立场出发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并且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分析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必要的时候可以实施分组教学,让学生在通过分析讨论以后,加深对于问题和知识的认识;最后,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充分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体验感以及学习成就感,尊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的必然条件。

3.2增强教学方法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进入到青春期以后的高中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对于新鲜事物能够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动手操作,并且能够展现自我。而在学习中由于学生缺少耐心,也容易受到自身情绪方面的影响,对于此需要教师根据高中学生性格特点以及身心发育规律展开多样性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助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开展。

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课堂教学应摒弃传统保守教学模式的局限,要依据具体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且应用有效的教学模式,辅助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

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应用探索教学以及分组教学。针对于此,学生可以在知识学习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感和成就感,在具体学习中加深对于知识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以及奉献精神,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学生的人际关系、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学习态度、情感认知等方面都能得到深化和升华。

3.3消除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神秘感和抵触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认为信息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技术,会感觉到这种先进技术较为复杂,属于学生比较陌生的范畴,学生还会认为计算机这种高科技产品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难以感受到信息技术对于自身学习产生的作用,进而就会对信息技术学习产生神秘感和抵触感,会感觉到学习信息技术困难和吃力,如果学生不能对于信息技术产生正确的认识,那么就会影响教学工作的展开和实施,此时信息技术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计算机信息技术,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功能作用对于人们的生活、学习、发展产生的积极重要的作用。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内容,让学生认识到这是通过信息技术而实现的,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进而提高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认知,有助于顺利有效地展开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学生掌握了信息技术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以及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代替手工操作,提高了学习效率、生活质量以及工作效果。

3.4健全评估机制,以评估推进教学

教学评估是课堂教学积极有效开展的重要指导依据以及参考依据,通过实施教学评估可以明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质量以及学习效果,并且也能够反映出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学科,这一学科知识的评估机制的建立需要依据知识特点,并且要将教学评估融入到教学工作中。在教学工作展开以前,实施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教学工作过程中以及教学计划落实以后的评估,从而可以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并且促进教学评估作为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评估中需要综合考虑、全面分析,将教师的评估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其他同学的客观评价紧密融合,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互补优势和缺陷,有助于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5打造趣味性教学课堂丰富教学内容

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对于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而学生如果认为课堂教学比较枯燥乏味,那么就难以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感和成就感。高中阶段学生对于新鲜事物能够保持好奇心,对于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的知识会抵触,不能深入探索知识和缺少求知精神。教师需要依据这一情况应用微课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将教学内容中比较抽象难懂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可以以图片、声音、视频的方式形式向学生展示教材内容知识,有助于营造良好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的意识。比如在高中信息技术Word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微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如何应用Word软件编辑文字,让学生应用Word软件写作,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学生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的重要性,进而会感觉到这种教学模式比较有趣味,而且也能够明确信息技术知识的作用,学生会感觉到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趣味性有助于自身知识的学习。

而在教学中,由于教材内容比较有限、单一,而教材内容范围也是存在局限性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应用互联网平台搜索和制作一些教学视频,增长学生的知识见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通过课外教学资料学习知识,有助于丰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应用互联网平台获得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料,涉及到的知识面更加广阔,信息内容更加丰富,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从而增加了学生知识量,而且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也认识到了信息技术知识的作用,提高了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认识,学生也有效地掌握了学科知识,单一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逐渐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質量。

3.6建设高水平、高素质教学队伍

在当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教学师资力量欠缺,使得教学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和实施,影响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对于此,需要加强重视建设高水平、高素质教学队伍,根据教学需要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引进和选拔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教学人才,对于具备丰富教学经验、掌握较高教学技术能力的教师,需要给予关注和重视,引进具备良好教学经验和教学技术能力的教师。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进先进的教学观念,应用有效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趣味性,丰富教学内容,以培养现代型信息技术人才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制定并完善教学课件以及应用有效教学策略,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综合性全能型人才作出重要的贡献。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认识到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性,需要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和重视,明确高中信息技术现状问题,在此基础上应用有效的策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包括转变教学观念,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增强教学方法多样性,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积极性、消除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神秘感和抵触感、健全评估机制,以评估促进教学、打造趣味性教学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建设高水平、高素质教学队伍,从而有助于健全并完善高中信息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认识,最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

马国俊(1985年5月16日-),男,回族,甘肃康乐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信息技术。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