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实施成效之实证研究

2021-04-13杨英杨秋媛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0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杨英 杨秋媛

【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情况,在此基础上讲解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探讨了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进程,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0-0007-02

校企合作成为当前职业教育领域中的热门,但当前的职业教育研究队伍的基础较为薄弱,相关成员的水平和素质较低,为此应当增强到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实践,加大对校企合作的研究,合理分析和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服务行业的发展。

一、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

(一)重要性和必要性

研究者普遍认为,校企合作是开展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一条重要的道路。从宏观上看,改变市场经济体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产业合作的出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学校发展的实际要求。校企合作能够有效整合企业人力、物力和办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推动了现有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这个角度看,校企合作的深层次突破是职业教育作为区域经济主要的一个条件。解决企业与学校教育矛盾的关键是密切培养和利用高职院校与行业实际需求的关系。从当地的角度来看,校企合作有利于改善教学条件,提高人才的适用性,加强科技学院的学校运行理念。校企合作在解决毕业生就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被认为能够有效加强到学校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市场变化和调整教学组合,能够有效解决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二)问题与对策

研究人员普遍认为,我国校企的松散性、短期性以及低层次性等的问题十分明显,还处于未经验证的阶段,高职院校吸引企业的能力是会影响到校企发展的一个关键,由于缺乏校企合作平台、渠道和政策,这就使得的校企合作只是表面化,实习基础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难以控制。政府呼吁加强人才质量监督,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需要有效促进企业参与,应当要建立一个学校和企业领導、政府监督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新模式。除了指定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和任务、组织结构和校企合作的培训实施外,政府还应促进企业参加校企合作。政府应该加强校企合作的宣传和支持,倡导和做好良好的舆论,特别是纠正企业对技术人员教育的理解,要求企业以实际行动履行其社会责任,并制定量化责任指标,以便真正培养出有责任和义务的人才。对如何改进制度环境,我国的李冰,江军,王小倩和周耿福分析了与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的校企合作的法律框架,提出了学校公司合作的立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确保公司的利润,加强了执法和监督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制定教学改革计划,这样才可以满足到人才培训模式与学习合作的需求。虽然我国实施校企合作的制度环境并不完善,还有一部分的高职院校合作意识十分薄弱,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低是我国校企合作的主要障碍。如何提高企业的积极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邱鲁毅将会影响到企业动机的因素分为两个方面: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一方面,影响企业动机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包括了社会文化、技术、经济和法律等的环境因素,这些外部环境因素将直接或间接地为合作活动提供要素、创新空间和创新规范,这些因素也会在一段时间内限制合作的发展。另一方面,从投入到产出,校企之间通过内部机制进行合作,如串行和并行操作,如驱动、通信,校企合作创新是一个从沟通机制开始到分配机制结束的发展过程。对以上存在的两个问题,高职院校必须学会适应经济社会变化的步伐,与企业合作,加强各种职业技能的培训,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慈善激励是企业的最高激励,层级激励是企业责任感和义务感的重要表现。慈善激励只能是自愿的,不能是慈善的,迫使企业和集体激励依赖于多个公司的共同意愿,但只有明确和规范集体利益的规章制度才能得到保障,集体激励才能充分发挥出实际作用。个人动机是与企业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动机。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获得公共关系兴趣、劳动力和未来的技术人员,这也是单一职业学校与单一企业合作的最适当的动力。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职业学校应当要充分利用到了个人动机,同时需要尽可能地刺激企业的慈善动力和集体动机,同时需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并应当要坚持学校运行主体政策,这是可以有效改善企业参与动机的必要条件。

二、对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

(一)对德国双元制的研究

双元制已成为职业教育的一个原因。专家学者从文化角度讨论了德国的正义、忠诚、责任和教育。胡劲松认为,女佣和小资产阶级是商业道德的阶级对抗,而路德教教育则将人的独立发展作为一种双重制度加以肯定。德国学徒愿意孤独,德国学徒愿意忍受孤寂选择和接受职业教育。一些学者从《价值观》中解释说,双重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领域独特的双重自由观。双重自由的概念是香港学者郭少堂对德国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的概括。双重自由概念中的自由是制度或权威的固有权利。职业教育领域自由概念的二元体系表明,企业的经济活动是自由的,企业有权决定职业教育;然而,这种职业培训的自由是在社会制度内的。为可以有效保证到职业培训的质量,有效协调到各方之间的利益,且能够有效维护到我国社会的公平正义,企业开展职业教育应当要依照一定的制度和规则进行。德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关注不仅限于财政投资,还十分重视问题研究和成果推广,同时其强调了对职业教育实践的具体指导。这是一种政府深度干预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承担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当前的德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强大的职业教育体系。然而,在德国的双重职业教育体系中,国家与企业之间始终存在着紧张关系。企业自治与国家干预之间的矛盾从未得到解决,企业自治和国家监督是双重制度中主要的一个特点。

(二)校企合作的经济学研究

本研究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探索了人力资源、培训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在培训成本和收益等相关领域,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有着投资性质的商品,且认为其可以有效地提高受教育者的生产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主要可以分成了以下两种形式:职业教育的资金和提供培训岗位。在职业教育中,企业的资本投资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训素质。作为一种自然的盈利主体,企业必须考虑职业教育投资的成本和产出。Becker系统地解释了培训投资和工人工资之间的关系,与普通技能相比,企业更愿意投资特定技能的培训,这就产生了贝克尔模型,即当公司的工资率与边际产品增量相同时,员工支付培训成本只有当边际产品的增量大于工资增长时,企业才能提供培训的部分收益,回收成本。贝克尔理论受到许多学者的质疑,其中主要是包括可Sadowski和Acemodu。Sadowski在1980年写到,贝克尔理论缺乏准确性和良好的实践可行性。美国经济学家Acemodu指出,在贝尔理论中暗示了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对称性和完美竞争不可能实现的完美双重假设。在20世纪90年代末,Acemodu发表了许多的相关文章,其中主要是认为外部公司没有关于培训员工能力的完整信息。目前,雇主拥有雇主职位垄断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不对称,表明Acemodu。另一方面,Katz和Zidenan投资通用培训的可能性提出了一个理论,当没有来自外部的企业培训投资量时,GERSBACH和SCHMUTZLER主要是强调了企业培训的投资行为来自市场,培训决策是相互博弈的主要结果。

(三)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为可以更有效地组织校企合作,避免由于一般性分析造成的错位情况出现,相关学者按照他们对合作伙伴的理解,合作活动,合作实力或合作深度。据职业教育法和工艺法规,企业和学校属于工作组,校企合作主要发生在职业教育委员会和审查委员会等工作组范围内。与审查相关的信息交换是间歇性的,企业进行独立的相关培训,其与职业院校的接触较少。

三、结束语

由上可知,校企合作成为当前职业教育领域中的热门,但当前的职业教育研究队伍的基础较为薄弱,相关成员的水平和素质较低,为此应当增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实践,加大对校企合作的研究,合理分析和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服务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俊薇,高云飞,粱艳清.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实施成效之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3):28-35.

[2]代晓容.职教校企合作不对等交换问题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5):20-27.

[3]何瑛.职教集团化机制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以天水旅游职业教育集团为例[J].陇东学院学报,2014(2):128-131.

[4]吴建新,易雪玲, 欧阳河,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J].高教探索,2015(5):87-93.

[5]许丹雅.以项目合作为载体实施校企合作的成效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144-146.

[6]许世建,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企业的主体地位如何落实——基于激励效应的实证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6):31-38.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