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案例教学在审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1-04-13赵丹丹
赵丹丹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和应用走进了大众视野且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在社会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变革背景下,审计工作也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审计分工专业化、审计信息数据化、审计准则标准化、审计管理集权化、集中化、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多元化等要求。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做好审计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是值得每位课程相关的教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大数据背景下,通过分析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课程教学现状,剖析当前审计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大数据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 案例教学 审计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8-0110-02
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审计专业课程的混合教学方式和技巧得到了广泛探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受到“互联网+”的广泛影响,审计专业课程的教授必须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在满足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增加案例教学手段,增加教学技巧,结合审计课程的特点进行案例教学。培养出审计理论更扎实、实操更专业、能力更强的学生。在现阶段,案例教学在高校审计课程的实施中只有明确目标,破除教学障碍,在教学过程中判断出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才能使案例教学更高效地应用在审计课程中。
一、高校审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般本科院校會计学专业、审计专业以及财务管理等专业都不同程度地设置了《审计学》《审计学基础》《审计实务》等审计相关课程,这扩充了财会专业学生的知识面,扎实了财会课程的理论基础。然而,审计学理论部分的枯燥无味,文字偏多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今许多高校的审计教学采取的教学方法依然以“填鸭式”的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也有一些高校开展了上机实践教学,可是仅作为教学计划中的一小部分,是教学中的辅助环节。当前,高校审计课程的教学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硬实力”参差不齐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审计课程教学的“硬实力”主要体现在学校的教学资源引进、教学案例库的建设等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的教学资质、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学习层次等。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查询到全国第四轮工商管理学科评估结果,该结果公布了2019—2020年工商管理学科大学排名,从表1可以看出共有170所大学开设了工商管理学科,而排名前十的学校有八所是“北上广”院校,这表现出工商管理学科好的院校独特的地域优势,与学科特点相关,进行审计课程教学的大多数专业都需要更多元化的接触社会与企业,将理论付诸实践,这也是工商管理类学科,特别是会计审计类专业的教学与实践。
(二)“软实力”有很大进步空间
课程教学的“软实力”一般是指学校的发展潜力,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的学习执行力。审计案例大多来源于企业和事务所,与会计师事务所有更多校企合作的学校,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和老师更深入地接触审计案例和审计实务,然而,事务所的数量是有限的,教师和学生依赖学校现有资源进行能力提升,并不现实,也并非长久之计。学校层面,只有落实教学大环境和争取更多相关的案例教学培训机会,才能更好地帮助教师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案例教学的老师。教师需要在学校教学环境的基础上,积极拓宽视野,尽可能多地接触企业案例和审计实践,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提升案例教学的能力。学生在学习审计案例过程中,一味的被动接受并不可取,化被动为主动才能在审计案例中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加深对理论研究应用于实践的理解。
(三)受“互联网+”的冲击较大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审计教学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方面方面,当前形势对学生个人要求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度和参与度,增强“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交流反馈无疑成为了重要因素,有兴趣、多参与、交互性强将成为大数据背景下审计案例教学与原有教学模式的最大区别。二是社会经济因素方面,从社会经济的因素分析,“互联网+”必将导致经济的改革,经济的改革要求教学改革与之相匹配,只有完善的教学才能给经济发展以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三是审计学基础的重视性提高,且偏向于实务操作,而这些相当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在“互联网+”时代下,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教学方法上看,现行的教学方法也被“互联网+”深深影响。
二、大数据时代在高校审计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从案例教学自身来看,案例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商业情境的再现,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审计案例的复杂性与案例整理期限较长的原因,案例教学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大数据背景下,案例的整合,数据的处理,逻辑关系的整理所花费的时间大大减少,通过案例库的建设,在审计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时效性更强。从教学改革的需求来看,不管是产教融合还是行动学习,最终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才能够使得教学内容和方式更有效地被学生接受,再加上许多会计审计类的毕业生面临较大的就业时要有工作经验或者处理基础实务的能力的压力,结合案例库的案例教学成为高校在审计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三、“案例教学”在高校审计课程中的实施障碍
(一)审计课程案例教学的自身环境限制
国内教育界从1990年后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时间不算很长,但是发展速度很快,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领域的课程,却有许多问题存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本身是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案例的选择有较大的约束性,所选择的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的复原或模拟,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激起学生兴趣,引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然而学习者的参与程度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案例本身,因此,案例的专业性和有限性得到了很大的考验。另一方面,审计课程相关的案例由于学科自身的特色,较为冗杂,梳理起来比较耗费时间和耐力。案例的选择、课前准备、课上实施、课后练习、经验总结需要老师和同学付出更多的努力,此外,在审计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效果如何不好考量。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障碍
教师实施难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校任职的一些青年教师虽然自身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但对于他们来说,缺乏审计工作的相关实践,在案例教学的备课或者实施中很容易遇到一些“理论不切实际”的操作步骤或“无法解释”的“专业术语”。其次是教学时间的约束,一般情况下本科课程每节课为45分钟,两小节为一次课,每周还有其他课程需要安排,学生再次上课对之前课程的衔接效果会参差不齐,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再次是审计案例的不完整性,完整的审计过程是一段时期的工作成果,包括业务约定书的签订、审计工作的安排、审计工作底稿的收集、审计报告的撰写等许多环节。然而,适用于案例教学的案例通常情况下是商业情境的片段,并没有完整地呈现审计工作的起点到终点,真实性和完整性难以两全,这也是案例选择的一大难点。最后是教师资源的局限和案例素材的不足,甚至是教师积极性不足,如此便缺少教学效果检验手段,案例教学便没有太大意义。
(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接受障碍
学生在案例教学环境中接受新知的难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教育环境下学生一味追求标准答案的局限性,案例教学没有标准答案,过程重于结果;并且案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比如老师讲20分钟,学生讲60分钟,这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求非常高。二是学生实践受限,在學习过程中很可能由于案例真实性不高或者其他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不尊重案例事实本身,这就导致了案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学生无法真正从案例中学习到精准的专业知识。
四、“案例教学”在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中的应对策略
(一)取舍有度,建设院校精品案例库
案例教学的开展如火如荼,然而,必须要避免进入“量变引起质变“的雷坑,只有优质的案例才能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而高校则是案例教学的把关者和提供者,许多名校已经在积极筹备自己的案例库。院校案例库在建设过程中却要注重案例精品,需得把握好以下几点:首先要做好的是把握好原则,以教学为原则,以教学效果为原则,并不是以量取胜。其次,院校精品案例库的建设要有一套严苛的流程和管理办法,比如组建案例课程负责人,做案例教学培训,定向组织教师进行定向采集案例,启动优秀管理案例评选和案例企业采编基地等。再次,在以上基础上适当优化评选标准并提高入库案例的门槛,可以选择学习优秀院校的案例库建设过程,比如清华商学院的视频案例库的研究与创建。最后,案例库的建设离不开优秀的领军人才,假设精品案例库离不开引进好的案例教学人才,以人才为基础,才能更快更好地建成精品案例库。
(二)积极动员,重点培训师资对象
案例教学实施人主要为审计课程的教师,注重师资建设,有针对性地对老师进行案例教学的培训和考核,是案例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一环。比如支持教师进行各种先进的“软件教学”培训、“案例学习”培训,组织开展案例竞赛,选取优秀的教育教学案例进行研究,让老师熟悉案例教学各个环节的重难点,以便更好地进行案例教学。与此同时,培养教师实施案例教学的心态,要求学生在进行案例训练时,把老师看作主持人,让自己作为嘉宾,参与案例教学。有条件的学院也要尽可能地更新案例储备,自身要为进行案例教学的教师做好案例服务,也可以帮助教师争取一些机会,比如发展企业的横向课题,参与为政府做报告的过程,或者把教师整理并收集出的教学案例作为职称评估要求。
(三)明确教学目标,完善案例教学体系
案例教学目标也就是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习惯、专业基础知识的落实等,是案例教学之前必须要做的工作,当案例教学对象组织起来之后,选取合适的案例进行研究,案例教学体系是整套的教学动作,在教学过程中号召教师和学生进行内容组织的创新,授课形式的创新或者实施模拟场景教学。图1是案例教学的完整过程。线上教学以课件与案例资料、教学视频以及在线测试与评价为主,该部分主要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若想能力更进一步提升,还需要配合线下教学的“课程导学”“课堂讨论”和“课程评价”等环节。完整的教学体系能够帮助教师对教学目标把握得更加精准,更有效率地完成案例教学过程。作为普遍意义上的案例教学体系,该体系并不是需要墨守陈规的遵循,而是需要在案例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
五、结论
“互联网+”的提出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变革,案例教学的实施给审计学课程教学注入新的血液,两者的结合对审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一方面为高校教师提供了更优秀的教学手段,提高了高校审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增添了学生学习审计知识的趣味性,扎实了理论基础,也为审计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互联网+”的教学模式虽然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然而不同课程的案例教学实施需要结合具体的课程特色和案例特点来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互联网+”下审计案例教学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剖析审计案例教学各方面的阻碍,可以为审计的案例教学提供新方法、新思想,从而实现专业教学模式的顺利升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卜庆锋.互联网+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教学的研究[J].软件,2020,41(6):257-260.
[2]徐灏.在审计学课程中应用PBL教学法的思考与实践[J].商业会计,2018(8):126-127.
[3]刘刚,李佳,梁晗.“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创新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7(2).
[4]刘亚伟,何春姣,刘晓霞.“互联网+”背景下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商业会计,2018(18).
[5]吴秋生,杨瑞平,王晓亮.慕课下“审计学”研究性教学改革:结构、模式与条件[J].财会月刊,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