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考备考策略研究
2021-04-13吴绍祥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教学的深入,高中生物备考内容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不断优化其备考策略已是新高考生物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文章在阐述生物学科分数特殊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精心研读考纲、注重课本实验、考前细节指导等备考策略。此研究,对于提升高三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物 高中 备考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8-0079-02
在高考理科综合三门学科中,生物学科的得分率是最高的,尤其是物理和化学学科知识掌握不牢,学得不好的学生,特别是大部分物理成绩较差的女学生,生物学科更是弥补其他两科,保证理科综合成绩不败的关键。教师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生物成绩,将生物学科打造成优势学科,提高理科综合成绩,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复习备考的策略。
1.精心研读考纲,做到胸中有数
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因此,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每位高三教师备考复习前的必修课和重要环节,是老师把握高考知识点变化的重要参考,是知识点取舍和增删的指示灯,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认真研读和比对上一年与当年的《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找出当年的不同之处和特点。与2018年比,2019年的考试说明在“考试目标与要求”上没有变化,在考试内容上,选修一增加了专题四“酶的应用”及专题五“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在复习选修一时,对新增加的知识点要重点复习,讲全讲透;同时做近三年的全国卷和山东省高考试题,并将每道试题进行分类统计,認真研究其变化特点,深刻理解并把握全国卷的考试内容、范围、重点,具体知识点的考查形式和特点及趋势,做到心中有数。
2.注重课本实验,提高实验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各种实验可以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它是高考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考命题的主要趋势之一。学生实验能力包括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等。生物实验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和命题的热点,任何生物知识都能以实验为背景进行考查,实验试题的题型较多,有设计、补充、修正或评价实验方案等,因此要加强课本实验复习。明确考纲框定的必修和选修重要实验,如必修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等;清楚实验选材与试剂配制方法、使用原则、实验条件、对应关系,如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甲基绿和比啰红混合染色液、苏丹Ⅲ染液、苏丹Ⅳ染液、健那绿染液等;熟悉实验的基本流程,掌握教材中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理解每个具体实验的基本原理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具有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对实验进行分析、对比、归纳、推理、总结;要特别注意选择或自创试题对经典实验进行变式和扩展训练;要注意实验材料的选择、处理和运用;要能正确判断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掌握对不同或相同对象施以不同处理的方法和技巧;正确预测结果并根据结果进行分析。特别重要的是教师要教会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实验设计和答题模板并能灵活选取模板进行答题,以提高学生知识理解能力、设计并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在数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曲线图表识别与分析能力、判断推理能力。
3.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有效教学
教材是学生掌握概念、原理、过程、方法、规律的根本,教材中的“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探究或实验”“与生活的联系”“本节聚焦”“本章小结”“课后拓展题”每个细节都体现了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每年的高考试题,既不同又相同,不同的是考查形式和情景,相同的是部分素材和考试内容及落脚点均来源于教材基础知识、旁栏知识、小字号内容;来自课后练习题或拓展训练题,或教材实验和文中素材的延伸,选择题是这样,非选择题也是一样,没有深度理解和全面掌握教材的概念、原理和基础知识,很难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因此在一轮复习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实验、示意图、模式图学到位,理解透,掌握好;同时,不能只重视教材中正文部分知识,而忽略其他看起来很不起眼的知识,如资料分析讨论、相关信息、问题探讨、科学前沿、科学史话、知识链接、技能训练、旁栏思考和课后练习中的拓展题等,很多高考题就是从这些知识演化而来,特别要注意将考试中出现的错题对应于教材,在教材中找答案,这样既能查缺补漏又能融会贯通。
4.夯实基础,强化主干,构建网络
每年的高考生物试题,其考点主要来自教材的核心内容,复习时要将教材中的生物学概念、规律、原理、基本事实等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要清楚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主干知识,如必修模块中的细胞的基本结构、功能及物质跨膜运输;酶的本质、特性及影响因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分化、癌变;遗传的两大定律及伴性遗传;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特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植物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的数量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保护。选修模块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生物技术实践中的传统发酵技术和酶的运用、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运用。在熟知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构建完善、详细的思维导图,形成知识网络,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形成知识网络,进一步夯实基础,突出主干,连点成线、成面,再由线、面到点,将各知识点及其联系全面呈现出来,再结合历年高考试题,抓住常考点和必考点。
5.科学选题与规范训练,巧妙做到“三讲”与“三不讲”
宁可浪费试卷,不可浪费时间,只有老师先跳进题海,学生才能跳出题海,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选题的重要性。每一次作业、训练或检测,教师都应在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先做题,把握难易度,看是否存在偏、难、怪题,教师不会做的题一定要砍掉,教师都要花较长时间才能做的题尽量少用或不用,然后认真分析所考查知识点的地位、形式和情景等,要保证试题的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及典型性。答题时要求学生准确使用教材中的生物学专业名词、术语、经典语句和生物学结论性语言,要善于借用题干中的文字语言和模板进行答题,以节省时间,提高准确率;答案不要口语化、不要滥用缩写、口诀和符号,要按试题要求作答,减少无谓的失分。在教学备考或试题讲解过程中,始终坚持“三讲”“三不讲”。“三讲”:讲学生知识易错易混点、疑点、盲点;讲规律、思路、模板;讲方法、技巧、路经。“三不讲”:不讲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不讲偏、怪的问题;不讲过难的问题——讲了也不懂的问题。每次考试后先要认真进行总结反思,尤其反思错题丢分的原因,是审题问题,书写、填涂问题,还是知识缺陷问题,时间问题等。然后将自己能够做对却做错了的题的分值累加起来,看看自己的不小心到底丢了多少分,如果把这些分数加入总分,自己的名次能够提升多少,以此震撼自己,深刻认识不小心丢分的严重性,从而不断强化不丢分或尽量少丢分的意识。通过反思自觉强化模糊点、弥补所缺知识点或盲点,优化做题顺序和时间分配。同时针对高考的常考点、必考点、易错点依据解题方法、解题规律等进行变式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6.争取选修题满分
选修题为15分,占总分的16.7%,是非选择题中得分率最高的一道题,从近几年试题来看,虽考查角度、方向和灵活性发生变化,但整体来说,还是相对简单的,仅七八个空,多为记忆性知识点,并且考试大纲也明确指出不在深度和广度上提高要求,特别是选修一比选修三更易获取高分。在复习时可采取以下方法:(1)阅读法。在每周的生物阅读时间或课前进行课题内容或归纳的课题知识点阅读,将每个课题内容读熟,熟能生巧。(2)考练法。在每次考试或检测命题时都有一道选修题,以考代练,强化训练,由生到熟。(3)回归法。每次考后要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和分析,要让学生回归课本,找到出处,不断补充不会的,巩固强化会的。(4)统计法。统计每次考试或检测中每个课题经常考查的知识点内容或名词术语,进行重点记忆和复习,同时要注意统计考查此知识点和名词术语的应用条件或相互联系。
7.指导考前细节,提高学生做题能力
(1)回归教材。教师一定要在考前指导学生回归教材、阅读教材,尤其是平时复习没有关注到的知识点,如旁栏思考、知识链接、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史话、示意图、过程图、表格等等,尤其是选修这一易得高分的教材模块,更要读得精熟。
(2)课中实例和课后练习要过关。许多高考题大都是由教材中的实例和课后练习改编而来,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高度关注课中的实例和课后练习,尤其是课后拓展训练题,要求学生人人题题过关。
(3)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做到从表格文字或数据中找对照、找规律、找特点、找异同;从图像、文字中找联系、找过程、找结果;阅读试题时,括号内容一定要注意,要习惯用笔引路,读通读懂字句、题意,找到切入点、突破口,找准关键词,如“正确”“不正确”“能”“不能”“都”“均”等,并做好标记;要深入挖掘隐含条件,克服思维定势,逆向思维突破。如选择题要抠准题干和选项中的字眼、名词和专业术语,细心推敲各选项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非选择题要准确提取和处理不同图表、文字中蕴藏的信息,明确答题的方向和方式。
(4)选择题陷阱较多,做题时,精神要高度集中,一边做题一边画出关键字、词、句;灵活运用对比法和排除法,已排除的选项应在题号上删掉,防止写错答案;不要看到是课本原话就认定是正确的,还要看是否符合题意。
(5)做简答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出关键字、词,审清题意,联系课本,用教材语言和专业术语规范作答,因教材对知识的来源、知识的内容、知识的应用的表述准确而科学,能用教材語言来表达的应尽量用科学规范的教材语言表达;书写快速、规范、整洁,没有错别字,力争准确做好每一道题。
(6)留意题目中括号内的补充内容,如填图名、填序号、填名称、填字母等。
(7)名词俗语要过关。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名词俗语、经典语句、试剂名称等的书写要能人人个个过关,可通过朗读、相互提问、默写、纠错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强化效果,避免似是而非,模糊和写错或写不出的现象。
(8)重要实验的实验原理、材料选择与处理、基本步骤、实验现象、检测方法、实验结论、实验分析,特别是一些重要实验的检测试剂与实验现象的对应关系、异常情况分析等均要求学生人人过关。
(9)学会放弃。在第一、二轮做题时,不会做的题(看题后,很陌生,没感觉或感觉不妙)要坚决放弃,以争取更多时间,做会做的题。
(10)善于争分,注重检查。要根据自己三科所具备的实力,确定解题的顺序,遵循“分段求解,从易到难”的做题原则,决不能贪大求难,会做的题决不要丢分。在考试结束前10分钟,要对已经答好的试题作最后的验证检查,力保正确。好学生不一定是好考生,扎实的基础、细致的审题、灵活的方法、规范的作答、细节的把握均是高考取胜的法宝。
总之,随着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深入,生物教学的外延与内涵正在发生变化。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强化调查研究,注重备考策略探讨,为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创新人才培养而努力,促进备考教学与创新教育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慧.高中生物复习备考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 2020(11): 33-34.
[2]颜雅雅.高三生物复习的有效策略初探[J].中学生物教学,2017(22): 23-24.
[3]陈建军.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备考方略[J].中学生物教学, 2016(2): 72.
[4]张乐,吕利霞.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Ⅱ卷生物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J].内蒙古教育,2020(2):28-29.
[5]文武.“假说演绎法”对高中生物高考的重要性探究[J].考试周刊,2020(32):127-128.
作者简介:
吴绍祥(1967年-),男,贵州黄平人,本科学历,贵州省黄平民族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