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党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2021-04-13王晓楠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党史教育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党史文化属于共产党建设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特殊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德育教育方面具有关键教育意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务必对党史教育加以重点关注和有效融入,培养学生积极正确三观,增强爱党爱国的政治思想觉悟,促进学生成长为新时代优秀人才。对党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做出指示,对党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进行了分析,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双提升。

【关键词】新时代  党史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项目】2021年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校级教研课题(JZXYJYKT-202120)。

【中圖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8-0033-02

党史文化承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大量思政教育资源,对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落实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阶段,高校务必重视对党史教育加以有效融入,充分发挥党史教育的教育价值,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以此促进学生成长为新时代优秀人才。

一、党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学史明理,建立唯物史观

重点落实党史教育,对大学生唯物史观的培养十分关键。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各国政治、经济与国家地位等也发生相应的改变,个别国家为维护国际地位,通过媒体、网络等,开展“文化冷战”“政治转基因”等“颜色革命”。此外,历史虚无主义残渣接连泛起,对缺乏正确唯物史观的个体,针对意志薄弱的大学生群体,势必会其思想信仰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信仰。因此,重点开展党史教育,可对大学生群体形成正确引导,使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更好的认识理解。开展思政教育期间,有效融入党史教育,可实现历史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促使大学生对建党百年艰辛历程作出深刻认识,对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选择做出正确理解,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史观。基于这一层面,党史教育可以看作为政治智慧教育,通过政治智慧培养,更好地强化唯物史观,使其具备良好的批判性思维以及政治判断力,以此对历史虚无主义侵蚀影响形成有效抵御[1]。

(二)学史增信,增强四个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因此,有必要培养积极拥护我党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人才。党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需充分体现在大学生对党的纲领、理论的正确认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伟大成就,是提高民族自信的坚实后盾,对党史的深入学习,可促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政治判断力以及领悟力,实现“四个意识”“四个自信”的有效增强。新时代背景下,坚定信仰信念,对党史教育学习尤为关键。因此,思政教育阶段,务必重视对党史教育的有效融入,对党史知识采取重点宣传普及,构建良好的教育氛围,对学生形成有效熏陶影响。

(三)学史崇德,厚植爱国情怀

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期间,立德树人属于重要的基础教育目标,有利于大学生道德素养、爱国情怀以及政治信仰的全面培养。党史教育过程中,重点关注学史崇德,对大学生加以科学争取引导,使其能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实现道德品质的有效提升。有关学史崇德,即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从中汲取精神养分以及力量源泉,以此涵养崇德向善的优秀思想与觉悟。思政教育阶段,对党史教育加以有效融入,对大学生加以科学正确引导,以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为基础,从中汲取奋斗力量,对优良传统加以大力弘扬传承,坚持砥砺前行,进而培养对党忠诚、艰苦奋斗、爱党爱国的优秀思想精神,夯实爱国主义情怀。

(四)学史力行,践行实际行动

学史力行,为学史明理、增信、崇德提供重要基础保障。大学生学史力行,以党的百年历史为基础,从中汲取精神力量,通过学党史、悟思想,进而深刻践行爱党爱国行动。开展思政教育期间,对党史教育加以有效融入,有效实现大学生增知、解惑、定心、聚力。重点落实党史教育,对党史知识的充分了解掌握尤为重要,同样需对党史所涵盖的知识、经验,以及所蕴含的道理和方法,在实践行动中加以深刻践行。“力行”作为评判党史学习的关键标尺,同样全面渗透其他教育活动[2]。

二、党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党史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多措并举形成育人合理

校园属于大学生的重要活动场所,校园文化建设也成为影响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开展思政教育阶段,校园文化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通过所见所闻与耳濡目染,进而对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培养形成熏陶影响和引导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对党史教育的有效融入,需重视对红色资源加以高效利用,并积极创新,依托红色资源,同校园景观加以充分结合。一方面,创设红色校园环境。设计红色校园走廊、革命英雄雕像或红色纪念馆等,通过电子屏幕、校园广播等,对党史教育知识进行重点宣传。同时,设置红色专栏,选择相应的红色文化专题,以讲述红色故事、解说红色电影等手段,对红色精神开展大力宣传,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影响,使红色精神能够真正内化学生内心。另一方面,发展红色学生社团。大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拥有大量自由时间,社团活动的组织开展,可帮助学生拓展眼界,对资源加以高效共享,以此构建立德树能、综合发展的基础平台。思政教育中,对党史教育的有效融入,应重视社团的重要作用,依托社团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状态下,更好地接受思政教育和党史教育。例如在开展社会活动期间,以阅读周的形式,选择红色经典阅读,并组织交流探讨,保持活跃学习氛围。同时,由高校主导,由社团负责建立党史知识网站,搜集整理党史资料,并开设有关讨论话题,引导师生共同参与讨论,表达思想观点,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对党史知识完成深入学习理解,充分保证党史教育效果[3]。

(二)创新社会实践途径,切实提高教育成效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开展思政教育期间,党史教育的有效融入,不应仅关注基础理论知识,同样需要关注社会实践,并对党史教育加以有效融入,以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深刻体会和感受,切实提高教育成效。革命文化遗产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革命文化老区、红色文化基地为主,推进思政教育的有效落实,以调研、参观实践,对基础理论知识加以充分结合融入,促使党史知识学习能够更加轻松愉快。一方面,由高校负责组织,深入革命老区开展实地调研,如延安、沂蒙等红色革命老区,通过参观历史古迹,采访老一辈革命家,以鲜活红色故事,结合革命先辈英雄事迹,促使学生可以对此产生充足兴趣,以革命红色基地,开设思政教育第二课堂,更好地落实党史教育。另一方面,高校需重视同有关部门展开积极合作,如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确保党史教育有效性得以进一步提高,真正融入到思政教育,发挥其关键教育价值,实现思政教育成效的有效提升。此外,同博物馆、革命老区等积极联系,开展社会实践,结合理论知识,促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对党史知识作出更加充分深入的学习理解,强化爱国主义以及理想信念[4]。

(三)优化创新教学方法,夯实党史教育思政之基

思政教育阶段,对党史教育加以有效融入,应对显性、隐性教育加以充分紧密结合,在教学、社会实践等方面,充分融入党史教育,夯实党史教育思政之基。党史教育的有效融入,需重视对教学方法加以优化创新,以研究式、案例教学、体验式等方法,对学生主体地位加以重点关注,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充分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思政教育环节,课堂教学属于重要的主阵地,党史教育的有效融入,需坚持科学唯物史观,保证政治性、理论性的高度统一。有关教学布局以及内容,需同教学目标保持相符,重点关注理论、党性修养等。教学方式上,对讲授式、研究式教学加以有机结合,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加以有机结合,对理论、问题加以有机结合,实现对教学方式的优化创新。思政教师需重视对学情作出综合全面分析,合理明确教学目标,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除此之外,拓展延伸课堂,以实践教学,保证思政教育成效。当代大学生群体,思维相对活跃,思政教育阶段,党史教育的有效融入,需重视开展实践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红色基因的有效弘扬传承,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实践活动的重点落实开展,对党史教育有效融入思政教育尤为重要。总而言之,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期间,需重视对教学方法的优化创新,为有效融入党史教育夯实思政之基。

三、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党史教育的有效融入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高校务必保持高度重视,开展思政教育期间,重点关注党史教育,并对此加以有效融入,充分发挥党史教育的教育价值,传承弘扬党史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以此促进学生成长为新时代优秀人才。

參考文献:

[1]许步亮.“学习强国”党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价值探索[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2):4-8.

[2]张长江,魏冉.新时代下党史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J].知识经济,2017(15):2-2.

[3]翰方.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途径研究[J].教育研究,2019(5):123-125.

[4]李叶子.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决策探索,2018(3):114-115.

[5]李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职业规划教育的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5)

作者简介:

王晓楠(1986年-),女,汉族,辽宁辽阳人,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党史教育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网络时代大学生党史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