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人文—文化”内容拓展教学思路初探

2021-04-12王慧竹

文学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文化教育大学语文

王慧竹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推进,对于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作为大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语文人文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于教育深度和广度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教育实践中,作为大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寻求“语文—人文—文化”内容拓展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为主要目标,切实提升学生综合学习效果,满足大学语文教育发展趋势。

关键词:大学 语文 文化教育 内容拓展

探索大学语文创新,要找准现代教育发展目标,融入现代“语文—人文—文化”内容拓展教育理念,不断提升大学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提升教学趣味性,让学生在教育中真正感受到乐趣,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将大学语文学习变成一种乐趣,提高学生综合学习效果[1]。

一.积极融入文化教育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第十九次人民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教育要保持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新文化发展”的理念。文化作为一个特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行为理念习惯,由一个集群体统一折射出来的一切活动,对民族的身份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大学语文课堂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通过对基础语言素质养成,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第二方面是发挥语言的审美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化素养;第三方面是加强民族特性,传承民族精神,重塑民族风骨。

在大学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一定要积极强化语言和文字之间的内在关联。大学生是祖国发展的希望,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如果对语言这门工具没有进行合理运用,那么就很难立足于世界。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清楚认识到文化多元化與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矛盾,一个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的国家必然被其他国家打败只有加强对学生的文化引领,让学生对传统经典名著进行深入阅读,恢复传统节日的功能,才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弥补文化失衡。高校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不断推进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传统文化适应社会发展。高校的语文教育目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用型人才,也是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上千年来传承的智慧与思想,对于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工作都有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民族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继承者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价值观念,这也是对于传统文化最好的继承与发扬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当代高校的学生处在一个社会变革的大时代,多元文化的涌入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人格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健全的人格需要继承原有的文化精髓,传统文化的创新性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品格,对于一些道德缺失和价值观偏离也有纠正作用[2]。

二.融入实践性时政人文教育内容

在互联网时代,各种谣言、绯闻鱼龙混杂,很多信息来源不明、真假不分,如果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水平不高,无法准确分辨正确的信息和负面的信息,很容易导致人民群众的思想受到严重冲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还体现在思想价值导向方面。例如,在互联网上,人们每天都会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这也使得国民的思想发生巨大挑战,西方国家公开实施颜色革命,试图通过思想文化颠覆他国政权。对他国文化加以干涉,致使各种腐朽、堕落的文化不仅侵蚀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且也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严重削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希望建立单极化政治格局,促进资本主义制度统一全球,甚至以此冲淡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样的行为也使得国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势更加严峻。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思想教育产生的影响非常深刻所以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阶段,通过经济全球化能够帮助国内的基础产业和资源结构得到优化,充分发挥人才竞争优势,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开设初中和真正能够实现的目标并不对等,大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就是弘扬传统文化,培育青年学生崇尚文化的情操。必须要积极转变传统大学语文课堂讲解单篇作品的习惯,创建以历史文化带文选的编排模式,丰富学生的人文视野和文史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无论是文学史教学还是专题文选教学,都应该让学生能够对文化知识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应用,确保学生的人文底蕴全面增强。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各种途径,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这些虽然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诱惑。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进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事,调动学生思政学习的兴趣。如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报纸、书籍等进行有效,如《南方日报》等;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坚持观看中央卫视新闻以及自己所在地的新闻播报等内容,帮助学生对国内外大事以及热门和焦点等时间进行充分了解;学校对学生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应给予大力支持,在每学年的适当时间,组织教师和学生针对相应的社会调查活动进行积极开展,在保障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走入社会,帮助学生对社会现象、社会现状、社会实际等内容进行充分了解和感知,社会调查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针对相应的政治小论文进行积极撰写或通过自身的观察和了解书写一篇读后感等,进而以此开展校园评比活动。如此能够使得思政教育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实情,在结合思政教育小课堂以及社会大环境基础上开展的思政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实际认知更加符合以贴近,如此才能确保学生思政知识学习兴趣和能动性的充分调动。

三.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

在高校语文人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围绕中心内容引导学生的质疑,如:“人们在对社会发展规律进行认知的过程中,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才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呢?”,进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质疑展开互动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共同参与其中进行共同分析,此时教师在于学生共同分析原因时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切入点,让学生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征及其指导作用等为出发点,进而进行充分全面的分析,促使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基于师生互动交流良好关系的构建、使得课堂良好氛围得到了有效營造,而通过学生的质疑和分析也显著提升了学生问题的分析以及发散思维能力。课程标准指出一门课程必须要根据培养学生目标,实施文化的重要性必须在大学语文课程设计中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所选课文必须要充分体现出对文化的深入理解,而不应该以数量取胜。根据相关的教学总结来看,一篇课文在文章背景介绍时,如果涉及到的内容不多,很难概括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环境,文化导入应该包括传统礼教、宗教和艺术等相关内容,只有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系统有着深入了解,才能够课文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讲解先秦文学时,最重要的就是对先秦时期的农业经济,文字,礼乐楚文化诸子百家等相关内容进行全面介绍,帮助学生对秦文化的历史环境,有着充分了解,才能够使学生对文化内容有着更加深层次的讨论与认知,但是有很多人认为,如果这样的设计方式很容易使大学语文课程,却承担了文史课的教学内容,但是一直以来文史不分家,都是教育界的共识,只有真正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故事历史背景紧密融合,才能够让学生在纵贯五千年中华文化之后,对传统文学有着深入的理解。

在大学语文课堂设计时,要摒弃逐字逐句由点到面的知识提供方式,而是让学生形成全局意识,根据学生在初中教学阶段所掌握的古文阅读能力,对相关的文本素材进行自主阅读,按照文化和民族视野对相关的内容进行阐释,摒弃这种填鸭式的记忆训练能够使师生双方都可以获得全新的姿态,加强对文学的认知与了解,例如:《百家讲坛》符合大众获取知识的习惯讲解内容复杂诡谲,文化韵味源远流长。教师们的专业解读能够使古代文化知识更加张弛有度,事实上,通过观看《百家讲坛》这类的文化节目,能够比单纯的授课更加丰富有趣,而且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仅要掌握基础的文学知识,还要具备博古通今的文化底蕴,为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百家讲坛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思维视野进行全面拓展,快餐式的文化教学并不是高校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要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掌握文字的魅力。

此外,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教师最好以学生熟悉和关心的事物为出发点,以极具趣味性以及启发性等的问题,实现对教材重难点以及核心等的挖掘,而在这一过程中,对质疑进行设置,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为学生求知以及探索欲望的有效激发创造机会,为良好学习氛围营造提供保障。教师还可以与学生生活相关内容联系,创设发散思维情景,围绕当前社会实情、可以从历史的角度,通过对历史根本规律的良好把握,引导学生能够认清社会发展趋势,从生活中的科技水平提升、生活质量提升等方面帮助学生正视社会的发展规律,帮助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以及社会判断力等得以强化[3]。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学语文教学也存在着深刻的变革,但是在教学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作为大学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现代人文教育改革给语文学科带来的变化,积极调整内容拓展教学策略,运用多样化教学模式,提升综合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红.大学语文课程群与地方文化建设——以地方综合性大学为例[J].现代交际,2019(21):52-53.

[2]耿玉芳.儒家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9(11):81-85.

[3]胡雅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魅力中国,2019(38):293.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教育大学语文
至善
如何通过韩国文化教育开展韩语教育工作
数学知识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
我的语文书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