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红色经典作品研究

2021-04-12米兰

文学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红色经典高中语文

米兰

内容摘要:“红色经典”原泛指1942年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号召或规约下创作的曾产生空前广泛社会影响的涉及文学、音乐、戏曲、美术等门类的那批文艺作品。本文所谈到的“红色经典”在时间范畴上并没有严格的限制,指高中语文教材中产生于或者反映中国革命年代的一批优秀文学作品。本文主要对教材中的这类作品进行文学性研读和实用性研读。这些作品的学习不仅可通过文本研读的方式,还可以文本为依托开展系列活动。教师和学生学习这些作品,也是在重温一种伟大的精神。

关键词:红色经典 高中语文 作品研读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类作品,它们是产生于或者反映中国革命年代的一批优秀文学作品。我们将这些作品称之为“红色经典”,是因为这些作品,深深地打上了中国革命的烙印。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相比,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往往凸显更强烈的时代性、政治性和民族性,随着历史的演进和社会的变迁,尤其在当代语境下,关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阅读,无论是它自身的概念和范畴,还是作品的内涵及其形象塑造等,都面临着一个建构与重建的阅读对话过程。在我们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中,这类作品一直都有,本文主要分析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红色经典”。

1.红色经典作品文学性研读

1.1孙犁作品研读

我们先来谈谈孙犁的“诗体小说”。孙犁生长于冀中平原,他虽然没有打过仗,但熟悉冀中的抗日战争。他的小说、散文多以冀中抗日生活为题材,教材中选入《芦花荡》[1]、《荷花淀》[1]名篇。孙犁笔下战争的故事,总是场面描写和细节刻画细腻生动,人物言行质朴,心灵美好,与环境的明净清丽相映成趣。其作品往往现实主义中融入浪漫主义情调,有着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学生对孙犁的作品并不陌生,除了教材中的作品,教师也推荐学生读相关的课外作品。学生对孙犁作品的最大感受是作者描写战争,但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却不是战争的残酷场面,而是作品里人性的美好与生命的坚韧。

孙犁为什么没有在小说里描摹经典的战争场面?孙犁曾说:“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抗日战争。我看到农民,他们的爱国热情,参战的英勇,深深地感动了我。我的作品,表现了这种善良的东西和美好的东西。”故而,在“白洋淀派”的“诗意小说”中,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使得孙犁的作品独树一帜。

高中生阅读时离这些篇目是有一定距离的,非但学生有距离,我们作为教师,阅读时也是有距离的。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和平年代,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体验已跟七八十年前的生活体验大不相同。教师和学生都做不到感同身受,但做不到感同身受并不意味着读不懂或没法学,我们可以将一些感情渠道打通,在分析文本时寻找相似的情感体验。例如,我们时常读古人的诗歌,古代的作品跟我们的距离更遥远,但并不影响我们读懂古人,热爱古代文学作品。古诗中有很多思乡怀亲主题的诗歌,思乡怀亲的情怀从古到今一直都有,但现当代社会,交通急速发展,科技高速发展,人们对故乡的思念跟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现在,山区的人想往城镇走,一般城镇的人想往省城走,省城的人想往一线城市走,一线城市的人又想往国际一线城市走。这是人往高处走,不断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选择新的城市作为自己的据点,这不等于对家乡,对家乡的亲人就不思念了。我认为这是思乡怀亲的一种转型,我们的情感依旧,只是思念的方式有所变化。古人离开家乡,再想要回家见到自己的亲人,谈何容易,杜甫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他晚年想要从四川回河南,却一直没能实现。我们之所以敢离家很远,是因为回家的路虽远,但很便捷,实在回不去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与亲人见面。

可以以一首小诗为例。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很有名,其中一个原因是最后一句“行人临发又开封”中的“开封”,它既是指一个地名,也指将信件开封,一词两用。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对家乡,对家人的思念写得好。

这首诗里,有一个典故,就是第一句“洛阳城里见秋风”,汉朝的时候,上海松江出了一位人物,张翰,字季鹰,他到洛阳做官,有一年,他看到西风起的时候,他就想起了这是家乡,家乡正是鲈鱼上市的季节,也是鲈鱼最好吃的时候。但在洛阳做官吃不到,最后竟辞官不做了。张翰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功名前途都扔了。后来就把“洛阳城里见秋风”看作是思乡的同义词。张翰为什么这么喜欢吃鲈鱼呢,据说,松江的鲈鱼很特别,它有四个腮,一般鲈鱼只有两个腮,但这个说法还是有待验证。所以这句“洛阳城里见秋风”下面接“欲作家书意万重”就不突兀了,就是因为有这个典故的原因。于是,他就想写一封家书,还有一个诗外的因素,有位熟人顺道要到他的家乡去,所以他赶紧稍人带封家书,“意万重”说明他想说的话很多。好不容易写完了,把信封好,也交给了人家,人家准备走了,赶紧喊住,还有话想说想再写一点。“复恐匆匆说不尽”担心这么仓促,毕竟别人在等,立马写好,所以等到熟人要走的时候,赶紧再打开,补了几句话,才安心一些,“行人临发又开封”。写的就是自己如何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想把对家人家乡的思念都说到。好不容易写完了,又重新反复,写出了诗人对家乡说不尽道不完的思念。这样的一种体会,我们虽然没有相同的经验,但或多或少,都会有相似的体验。即便是家在本地,每周回家,在周日返校的时候,都踏出家门了,父母可能还会唠叨一句,“苹果拿上了吗,牛奶拎了吗?”类似的这种情景,我们都体验过。这就是一种类似的情感。

同理于教师和学生读红色经典作品。有学生认为,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水生说女人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把纸盒“丢”在她们的船上,又“沉到水底”,直到很远“才钻出来”,是一种含蓄的爱意表达;但是,也有学生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认为,战争使得原有的社会生态关系变得扭曲,生离死别时,水生叮嘱女人“不要叫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是男人让女人做放弃生命的无情选择。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显然是从现在的环境出发来考虑的,这也是认真阅读并思考后得出的结果,这一點值得肯定,但我们却不能认同学生这样的观点。我们在看待这些问题时,不能从我们现在所处的美好环境出发,也不能从现在男女平等的观念去思考。想要打通经验渠道,我们就必须考虑到当时的战争环境。在国破家即亡的时代,很多时候个人的牺牲是必要的,因为没有个人的牺牲,就没有集体的活路。如果只是这样笼统的表述,学生由于个体生活经验不丰富,还是不能够有所感悟。教师需要多读文本,从文本中找寻。孙犁的作品虽为“诗体小说”,有描写战争的残酷吗?教师可跟学生一起寻找文中的“战争元素”。例如,“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可让学生试想一下,本应在阳光下活动的鸟儿,为了躲避敌人的炮火,白天不敢出来,只有深夜才出没,由鸟联系到人,处于战争环境的人们要生存下来是多么不容易。文中这样的语句很多。再例如:“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有只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文中“没有一个人影”表明鬼子把苇塘封锁得很严密,鬼子“偷偷地爬”说明敌我双方互相监视。敌我交锋前紧张、白热化的写照,都是残酷恐怖的战争画面。通过“战争元素”的解读,我们可以靠近这些作品中的人与事,再去揣摩人物内心。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战争年代的环境来考虑作品里人物的对话,否则会曲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1.2其他作品研读

除了独具代表的孙犁先生的作品外,非常典型的作品还有茅盾先生的《风景谈》[2]、郭沫若先生的《雷电颂》[2]等。茅盾先生以小说和杂文见长,《风景谈》是他“无心插柳”之作,本文精炼的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在品读时可借鉴作者的写作特点。文中有六幅画面,这六幅画面不是随意拼接或随意排序的,六幅画有着内在联系且层层递进。首先通过人与自然的对比,揭示人类比自然更伟大;接着重点突出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之后又突出延安青年的学习与休息,深化了人类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最后作者把赞美之情推向了高潮。正如高尔基所说:“打动我的并非山野风景中所形成的一堆堆东西,而是人类想象力赋予它们的壮观。令我赞赏的是人如何轻易地如何伟大地改变了自然。”

教材中的《雷电颂》选自《屈原》第五幕第二场,以抒情独白的艺术方式,像狂风席卷天地,如惊雷震撼山岳,似闪电劈开长空,气势磅礴,雷霆万钧,将屈原的悲愤之情完全爆发,成为全剧的最高潮。选文中屈原已戴刑具,颈上有长链,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因有脚镣,行走有局限,时而伫立,目中有怒火。“独白”是戏剧中具有特殊表现力的一种艺术手段,人物只有内心造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时,才能发出由衷的独白。郭沫若先生是戏剧大师,也是诗人。他擅长抒情独白,深层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急速推动剧情发展,突出升华人物性格特点。《雷电颂》这部分是全剧抒情独白的高潮,是矛盾热化的体现。首先是呼唤风、雷,表达渴求自由的强烈愿望。屈原的悲愤来自政治的黑暗,屈原希望象征力量的风、雷,能够除去楚国上空的黑暗;其次是歌颂闪电,表达争取光明的坚定信心;最后,是怀念钓者和婵娟,表达对人民力量的深切感受。

2.红色经典实用性研读

无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如今热情澎湃的新时代,都有一批优秀的中华儿女舍己为人、鞠躬尽瘁。我们既悲痛,又庆幸有清史在,历史不会遗忘他们。文字是最永久的纪念。我们读过革命传统文学作品,我们为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感动过、流泪过。除了文学作品,还有另一种风格的作品,它们是实用性文体。例如,感人肺腑的书信、慷慨激昂的演讲、真实独白的日记。

2.1书信两封

本文所研读的两封书信分别是林觉民的《与妻书》[2]、杨开慧的《给一弟的信》[2]。《与妻书》是林觉民在1911年黄花岗起义的三天前写给妻子陈意映的诀别信,信中的内容感人肺腑,初读时,只读出了作者对妻子及家人的牵挂,再读时已为人妻为人母,不禁落泪。信中作者多次提到对妻子深深的爱意,回忆起与妻子相处的点点滴滴,平淡且情真。虽愿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又不得不选择分离的痛苦表达得淋漓尽致。由于妻子已有身孕,未来得及见孩子就要离去的痛苦,非一般人能想象。最后,作者又表明了国破非常时期,不能独善其身,必须做出的选择。

《给一弟的信》中,作者写信时,已有一年多没有丈夫的音讯,她对自己的前景担忧,生死未卜,联系了杨开明,希望能得到丈夫的消息,并托付自己的孩子。作为母亲,孩子未长大,却自称好像已经看见死神。面临这样的困境,若作者选择独善其身,保护自己和孩子,也无可厚非,但作者却选择了牺牲自己,托付孩子。做这样的选择,痛苦却无悔。除了感动与难过,还有心底里深深的敬意。

這两封信读来,感人肺腑。教师和学生们虽为不同年龄段的人,但都能感受到,先烈们的伟大在于,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拥有普通人的情感和需求,他们能够舍下这一切,为革命牺牲自己,这是让人敬佩感动的原因。

2.2报告文学

《谁是最可爱的人》[2]是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的报告文学,1951年4月11日发表在《人民日报》。读完此作品后,我们确实能感受到为何称解放军为最可爱的人。文中讲到了一些先进人物,当一次次危险来临时,总是有这样的先进人物,解决了一次次的危机。在研读这类文章时,教师不用过渡去渲染烘托,原文就是最好的工具。本人在采访一些高中生时,学生们说道,每次阅读红色经典作品时,脑海中总会浮现一些场景,这些场景与平时看到的抗日神剧不同,文中的描写很真实,人物塑造的真实立体,我们能看到的面不只一个。学生也表示,希望以后抗日神剧不要出现,这类作品的出现是对人类战争灾难的侮辱,也是对英雄人物的亵渎。

3.结语

走进这些优秀作品,走进那个时代。在历史的反思中我们明得失,继续奋进前行。教师在分析文本时,不能只是抱着应试、功利的心态,要静下心来研读文本。同时也要建议学生,阅读作品时,我们应沉浸其中,在文字中感受战争风云,与革命者展开心灵对话,这样才能获得心灵上的震撼和精神上的启迪。

参考文献

[1]孙犁.白洋淀纪事[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8:1-14.

[2]褚树荣,张全民.红色经典: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学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25-90.

基金来源:基金项目:伊犁师范大学科研项目“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红色经典作品研究”研究成果(2019YSDX022).

(作者单位: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中文系)

猜你喜欢

红色经典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红色经典”文学审美的人本性解读
《智取威虎山3D》多元类型的杂糅
中国当代红色文学经典的审美特征研究
红色经典下的快意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