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考场作文语言的锤炼技巧
2021-04-12刘增明
刘增明
内容摘要: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而外壳的精致程度取决于语言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思维力表达的强弱,如何扮靓作文语言,值得深入探赜,弥纶诸种技法之长,让学生作文尽绽光芒,语言在作文中的位置举足轻重,能赢取考场作文高分。
关键词:语言 技法 实践
语言是一位诗人,秀口吐出云蒸霞蔚的盛世大唐。语言是一位画家,描绘出惊涛怕岸、浪卷千叠的壮阔画卷。语言又是一位箜篌专家,弹奏出炼石补天、石破天惊逗秋雨的绝响。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以为,可从以下八个面向提升语言质量:
一.背书得间藏底蕴
“腹有诗书气之华”,言及背诵这种作文“童子功”的重要性,建议学生多背诵一些名家经典之作,摭拾其中富含哲理、蕴意丰赡的句子,涵泳沉潜,化为己有。同时,应学会概括提炼,琢磨出语段的适用话题,以便于为文时灵活运用。
【片段】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世事静方见,人情淡始长。(《菜根谭》 明代 洪应明)
【适用话题】 喧嚣与安静
【运用举隅】心安茅屋稳,性是菜根香。汽笛声太吵,马达声太轰隆,高音喇叭太刺耳,世间太喧闹,就让我们怀揣着潭水溢漾幽谧的心灵静待那花开花落。(考场作文《性定菜根香》)
二.巧借修辞织华章
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等,可使文章如珠落玉盘、直干云霄。又可使平静无奇的湖面頓起波澜,令人留连忘返。
【片段一】我愿做那平凡的河蚌,耗尽自己的一生吐出最耀眼的珍珠;我愿做那雪中红梅,历经寒风冷雨开出最绚丽的花朵;我愿做那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底层,为祖国的建设成就参天的栋梁。(考场作文《别枯萎了自己的追求》)
【点评】排比、比喻的交错运用,让文段活色生香。将“我”喻为“河蚌”“红梅”“树根”,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赋予浓郁的生活气息。三组“我愿做……”,排比句式,气势磅礴,凸显追求之价值。
【片段二】那琴声,时而如潺潺秋水,穿行在层层叠叠的涧石间;时而如夏夜急雨,叮叮咚咚地敲打在屋瓦上;时而如风摇翠竹,訇然作响;时而似珠落玉盘,流利婉转……一曲终了,那轮明月早已开到了西窗外的凤尾竹梢上,泻进满室清辉,如水似霜。(考场作文《听琴》)
【点评】比喻、排比、通感的综合运用,让富于听觉的琴声化为“秋水”“急雨”“珍珠”,生动可感,烘托主人公幽静的心理状态。
【片段三】日月不淹,春秋代序。变的是四季的更替,不变的是自然的私语。一花开,可以知春生;一荷浮,可以知骄夏;一叶落,可以知劲秋;一雪扬,可以知冬来。银汉迢迢,长河漫漫。自然不仍在我们身边低语吗?(伍言东 江苏卷
语言)
【点评】化用诗句,点铁成金。运用排比,富于气势,将自然之物人格化,形象活泼,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功效。
三.温度语言蕴哲思
【片段一】宋运辉: 我们一定要去上大学,然后把我们的父母接出农村,再也不过这样的日子。 ( 电影《大江大河》)
【点评】这段接地气的言语,喻示了一个哲理: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读书改变命运,宋运辉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典范。
【片段二】老奶奶在曹警官抓程勇时说:谁家能不遇上个病人,你就能保证你这一辈子不生病吗?(电影《我不是药神》)
【点评】一位普通的老奶奶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令人深思的至理,疾病如影随形,每个人都无法摆脱,同时表达了老奶奶对程勇的同情与感激之情。
【片段三】你只来了一下子,却改变了我一辈子。(江小白酒的广告语)
【点评】接地气之语富含哲理,感恩之情溢于言表,让“江小白”横空出世,赢取人们信任。
四.点评语言显张力
言简意赅、三言两语,竟能画龙点睛,彰显语言魅力,力求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足以提升语言含金量。常见的点评方式有如下两类:
(一)品评式 可以是感性的体会,也可以是理性的感悟。准确、中肯,是其基本要求。
【片段一】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黄州惠州儋[dān]州,州州失意。(易中天评《三国》)
【片段二】光影交织,斜阳于书院中铺展,轻抚石碑,耳畔是先贤遗留的跫音足响,诗语华章。此刻,我体会着千年不灭的文气,由土地下庞大的根茎中汇聚进入我心底。
……
至此我终于触碰到当地生灵的根须。曾疑惑为何这片土地上人们如此看重国学教育,轻视峨冠博带,原来他们只是沿着先贤种下的根脉行走,无数学子负笈裹粮,去延续这由根而生的辉煌。(考场作文《一园花开,千年弥香》)
【点评】小中见大,寸峰起雾。“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作者深谙此中技法之三昧,将中华民族文化之根,严丝合缝地嵌于具体而微的白鹿洞书院之中。书院的教育星火,烛照在黑暗的隧洞中蜗行摸索的晚近学子,局天蹙地之内,彰显为文者视同万里之襟怀。一次不经意间的寻根之旅,却让读者看到书院的文化之根如同峻山罅隙中的一丛幽兰,疏花续蕊,逆风绽馨,赓续文化传统之气息,氤氲着无穷无尽的远方……
诗意语言,珠圆玉润。令人齿颊生香之文字犹如书院之畔的溪水,时而低沉,淋淋漓漓,滂滂沛沛;时而高昂,层薄叠翠,荡涤着失根现代人的心扉。
于寒风吹彻之中,吟赏此文,疗治现代人无根之殇,如风停雪驻,山川骤暖。
(二)应和式 “应和式”的汲取,是丰富、超越自我的最佳方式。
【例】最悲哀的是,明明心里延续着梅雨,脸上却必须堆垛着虚伪的明朗。——简嫃 《问候天空》
【白杏珏批】原来还可以是一场持久战,如延续着不断的梅雨,久久不散。如简嫃所言,最悲哀的是,我不再是孩子,于是不能放声大哭、跺脚吵闹,于是只能在脸上堆砌起虚伪的晴朗,为了表现出坚强,为了不让别人失望。这时候感觉很悲哀吧。
五.句式灵活意蕴丰
精心地选择灵活多变的句式,如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设问句与反问句等的交错运用。句式参差,可使行文摇曳生姿,语言活泼舒畅。
【示例一】惊蛰一过,花木萌动,蛰伏了一冬的虫子也褪了冬袍,换了春装。新柳婆娑,倩影婀娜。树枝上打骨朵儿的花苞是低头娇羞的温柔,而蠢蠢欲放的桃花、红杏,则和着鸟鸣在枝头闹着春日。(考场作文《美丽校园》)
【点评】句式灵活,让“美丽校园”异彩纷呈,生意盎然。
【示例二】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神州大地在“历史的一瞬”翻天覆地,沧海桑田,可谓改革开放天地宽,砥砺奋进正当时。
【点评】长短结合,错落有致,将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言简意丰的表达出来。
六.思辨语言显哲理
语言思辨化要达到三种境界:即“有认知”。即要能对一个事物进行评价、判断、感悟和认识,迅速得出思维结果。其次有“辩证性”。应保证思维结果不片面,做到客觀正确,一分为二,辩证统一。再次是“新颖性”。善于冷静反思,打破常规格式,别出心裁,用个性的慧眼去体悟世界。
【示例一】然而,常人眼中的丑就一定为丑吗?《巴黎圣母院》中奇丑无比的伽西莫多,营救爱斯梅拉达,凸显其高尚的人性之美;严歌苓《审丑》中的曾大爷,从事为世人所轻视的人体模特职业,看似低贱却忍辱负重,一心为孙子小臭儿挣钱却被抛弃,“审丑”中蕴含着对曾大爷舍己为人精神的褒扬。欣赏者应跳出自己的藩篱,敏锐发现丑中之美。
【点评】辩证看待“丑”,透过“丑”的表象,发掘隐藏其中的美,廓清迷雾,认识到“丑”背后的高尚的灵府。
【示例二】融合,亦体现和而不同之理念,而不是无原则的和稀泥。
当改革开放这艘巨轮在浪花千叠的大江大河中砥砺前行时,亦不免触碰到不和谐的音符,此时切忌无原则地调和,甚而至于熟视无睹,任其腐蚀这片硕果盈枝的改革净土。像少数位高权重者,汨于尘氛,扰于利役,我们应该让这些城狐社鼠受到震慑,让毒瘤坏疽得以剜除,如此,方能赢得万众拥趸天下归心。(摘自江苏2019年高考年作文《融万紫千红,合人间春色》)
【点评】作文并未一味地褒扬“融合”的优势,而是辩证地对待,将文章向立意的深处开挖,充满睿智。
七.内引外联巧转化
凌云健笔意纵横,不仅源自丰厚的积淀,更在于巧妙的转化,方能妙笔生花。
【原诗】《秋江待渡图》题画诗 钱选
山色空蒙翠欲流,长江浸澈一天秋。茅茨落日寒烟外,久立行人待渡舟。
【转化示例】看钱选的《秋江待渡图》,只觉山色空濛,青翠欲流,长江漫彻,一天秋色。茅茨落日,寒烟缕缕,久立行人,亟待渡江。这幅画面是静谧无声的,钱选用无声的语言演绎自己的生命,寻到一个安顿生命的场所,实现自己精神上的“待渡”。(2018江苏高考卷“语言”作文)
【点评】意匠惨淡经营,驱遣文字,变原诗的七言为四言,氤氲浓郁的散文气息,呈现隽永、静美的画卷,令读者心旷神怡。
八.模仿青藤着新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言极是。如王勃《滕王阁序》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模仿了“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是庾信描写射猎的盛况。后人盛赞王勃神来之笔,却冷落了庾信这个首创者。
善于借鉴,可使自己的文章添光增色,熠熠生辉。善于创新,戞戛独造,如花怒放,光景常新。
【实例】改革开放新解
改——微富即安的小农思想 革——泰山压顶的怯懦优柔
开——知己知彼的家门国门 放——创新创业的胆识智慧 (摘自“人民网”)
【模仿示例】
改——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 革——生搬硬套的瓶颈意识
开——学以致用的药方秘方 放——妙语连珠的词汇大门
考生联系自身学习实际,巧妙转化,别出心裁,新意顿出,可谓“天机云锦用在我”。
锤炼精美、富于张力的语言,非一时一日之功,而需日将月就,以日以年,涵泳体悟。如能将上述技法铭记于心且反复实践,则会事半功倍,让自己的语言锦上添花,气象万千,从而写出生命之树常青的佳作。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如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