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情境的多维创建
2021-04-12钱垠
钱垠
内容摘要:本文聚焦于高中语文课堂,以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中的俄罗斯文学的教学实际为例,从语文教学的三大维度——文字、文学与文化——入手,介绍多维度创建课堂情境的种种措施,即从文化引入、聚焦到文学、落实到文字,最后再由文字品读文学、了解文化,实现了“文字—文学—文化”的良性循环,从而还原了文学作品诞生时的具体情境,并有利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课堂情境 高中语文 俄罗斯文学
何为“情境”?《现代汉语词典》的解读是:“1.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2.情景、境地”。拆分来看,“情”指人心中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境”为区域、处所、状况、地步等。因此,从“情境”的词义来看,情境应该具有如下特征:1.时空的具体性;2.元素的综合性;3.人的主观感受与客观环境的统一性。
回归到高中教学的语境。“创建课堂情境”这一理念近年来被频频提起;在情境中教学的益处也不胜枚举(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建设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等)。本文将聚焦于高中语文课堂,以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中的俄罗斯文学的教学为例(主要篇目包括《安东诺夫卡苹果》和《娜塔莎》),从语文教学的三大维度——文字、文学与文化——入手,谈谈课堂情境的多维创建。
一.总论:高中语文课堂情境的创建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这番话点明了诗在诞生之初,就是人类为抒情而作。而诗作为最初也是最纯粹的文学,其诞生标志着文学的诞生;因而,诗的抒情性也是文学的最显著特征。
而文学作品的情感如何体察?关键在于细读文本,推敲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元素——文字。有的作品感情明白畅达,有的克制隐晦。但凡是由自然人所书写的作品,无论其被标榜的如何“冷静”、“客观”,读者还是可以在字里行间发现几缕不经意流露的情思。
语文,即语言、文字与文学的统一,工具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侧重于语言文字的启蒙与规范性运用;在初中阶段,则开始训练学生赏析语词的能力。到了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则更注重通过教授学生对文字进行细腻的品读,理解文学作品的情韵之美;进而还要举一反三,运用文字创造属于自己的情韵之美。因而,无论多么看重语文科学的工具性,语文课堂最终还是要归结到对“情”的审美上,这也是文学的本质要求。但是,若是忽略对文字的考察,空谈情感,也同样是不可取的——因为文学作品情致的体现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语词上。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高中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对于不少文学作品的情韵解读,仍然存在困难。其中,一大原因就是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作品不仅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而且还有一定的专业性;因而见识与经验都很有限的高中生,由于欠缺对某个时代、某种社会、某个国家、某个作者的了解,读作品往往只能浅尝辄止——每个字都认得,但连起来看不出有什么味道。
这个矛盾,在进行人教版的《外国小说欣赏》这本选修的教学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外国小說欣赏》入选篇目,在时空范围方面,包含了世界范围内各个时代、各个地域的作品,涉及到的文化背景错综复杂;在作品风格方面,从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到二十世纪现代派的意识流、表现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等,几乎无所不包。就算是专门的研究者,也很难做到全部精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从“文字、文学与文化”的多重维度出发、多元创建课堂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穿越时空之门,从21世纪的中国课堂,“穿越”到人类文明宇宙中的任意一点,在帮助学生理解来自陌生国度、陌生文化环境的作品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与此同时,还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其他文化环境的窗口,实现了“文字、文学与文化”的贯通。下面,笔者以《外国小说欣赏》中的俄罗斯文学作品的教学为例,对“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情境的多维创建”进行具体解读。
二.课堂情境的多维创建
1.以文化开篇,培养亲近感
自从孟子提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的主张以来,“知人论世”就成了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核心观点。其实,无论是读中国作品,还是读外国作品,都离不开“知人论世”。不过,我们教中国学生读中国古代作品,只用向其解读某一朝代具体某一时期的社会环境即可;然而,我们指导学生读外国作品时,恐怕还得让学生对异国古往今来的历史、文化能有个通透的大致印象为好。以下是笔者在讲授俄国文学时所做的俄罗斯文化情境的创建工作:
首先,虽然教材在编写体例上并未把所有的俄罗斯文学作品放在一起,但考虑到教学情境的衔接性,笔者在备课时还是把所有俄国小说进行了单元化的整理。在进行《安东诺夫卡苹果》的授课时,笔者先让学生自由谈论对俄罗斯的印象——从民族性格到自然风光,唤起了学生脑海中的“俄罗斯”。
接着,笔者播放了2014年俄罗斯举行索契冬奥会时向世界展示其历史的短片,让学生对俄罗斯的历史文化有更直观、更震撼的了解。在该短片中,俄罗斯拥有可以追溯至古希腊的文化渊源和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这样高瞻远瞩的统治者;更有广袤的原野、金灿灿的白桦林和世世代代用双手创造文明的劳动人民。通过观看该短片,学生对于俄罗斯引以为傲的贵族文化、庄园文化和原野风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而正是这些内容贯穿了《安东诺夫卡苹果》这篇小说的始终。
此外,小说中的“我”特别提到,“我”记忆中的祖母“在几架翼琴的伴奏下跳波洛涅兹舞”。“波洛涅兹舞”(polonaise)是一种源于波兰的舞蹈,曲调缓慢而高雅,风格高贵而忧伤——正与《安东诺夫卡苹果》这篇小说通篇洋溢着的情调不谋而合——对于逝去的贵族黄金时代的留恋。于是,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阅读课文时,选择了一首日本音乐大师梅林茂作曲的波洛涅兹舞曲作为背景音乐播放——在那优雅而低沉的异国曲调中,学生们时而读书,时而沉思,课堂氛围非常好。
同样,在讲授列夫·托尔斯泰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中的名篇《娜塔莎》时,因为选文的核心情节是少女娜塔莎人生中第一次去参加舞会,因此笔者在课堂上不仅播放了柴可夫斯基的华尔兹舞曲,还放映了索契冬奥会开幕式表演上的芭蕾版“娜塔莎之舞”的片段——相对于话剧和电影,舞蹈的表现方式虽然较为抽象,但也给人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并且,舞蹈对情感的表现往往更加热烈,学生因此能更加鲜明地感受到场景氛围、体察到人物心理;最后,芭蕾本身也是俄罗斯国粹,可以让课堂上氤氲的俄罗斯风情更加浓厚。
《史记·乐书》有言:“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者也。”总之,笔者通过包括视听资源的欣赏在内的种种手段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文本之前就走入了俄罗斯的文化环境;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时时能感受到贝加尔湖畔白桦林中的微风拂面。这些课堂情境的创建都极大地便利和加深了学生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理解。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课堂散乱、学生分心,营造课堂情境时所挑选的资源还是要与教学内容有关,情境本身也要紧密围绕教学内容来展开。
2.从文学切入,收获整体感
人们常常会说:“语文成绩好需要学生素养好。”而这里的“素养”,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学素养则来自于广博的阅读积累。因此,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对文学的热爱,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回到《外国小说欣赏》。这本教材的编写目的之一,就是通过采撷世界文学之林的朵朵奇葩、进而为学生打开一扇扇通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文学花园的窗子,最终激发出学生自觉踏入世界文学大花园的兴趣。
而在俄国文学部分,《安东诺夫卡苹果》的作者蒲宁和《娜塔莎》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都是世界公认的文学巨擘;而在伟大作家背后承载起他们的,是整个俄罗斯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因而,笔者希望自己的学生不能光读课文而不了解作家;也不能光知道这两位作家,而不知道整个俄罗斯文学的大致面貌。
因此,在介绍了俄罗斯历史文化概况之后,笔者将课堂情境创建的重点聚焦到俄罗斯文学领域。还是先从最直观的视听开始,笔者又给学生播放了索契冬奥会上以俄语字母为线索来介绍俄罗斯文化成就的短片;其中,就有好好多位俄罗斯作家的身影:普希金、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笔者让学生辨认出这些作家,并引导学生回忆,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学生回忆起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契诃夫的《万卡》、《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等——通过这样的引导与回忆,学生发现:其实他们离俄罗斯文学并不遥远。
接下来,笔者又请班里几位平常就喜爱俄罗斯文学的学生介绍了俄罗斯文学的概况和他们的阅读心得。有的学生介绍了俄罗斯近现代文学的“黄金时代”与“白银时代”——托尔斯泰与蒲宁,正是分属于“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的代表作家;还有的比较了列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风格的异同;还有的介绍了托尔斯泰和蒲宁的其他作品……私以为,课堂情境的创建,绝不仅仅是教师的工作;教师搭建框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具体内容的填充,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给了爱读书的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更让其他学生认识到广泛阅读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还在全班刮起了对俄罗斯文学心生向往的风气。
此外,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课堂情境的创建,也绝不仅仅出现在导入阶段,而是应该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在每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笔者都让学生总结了该作家的基本风格特征;在教完两篇之后,还让学生分析比较了托尔斯泰和蒲宁创作风格的异同——这样,通过对两篇课文、两位作家的学习,实际上学生可以以小见大折射出整个俄罗斯近现代文学的变迁;还不仅如此,这背后还潜藏着俄罗斯近现代社会的风云激荡。“文学——文化”就此贯通。
3.将文字落实,训练辨析思维
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语文课堂:七七八八的课外内容铺排得琳琅满目,宇宙人生的道理经验总结得五花八门,但就是课文内容總共没提几句。这样的课堂,私以为很难称之为值得推崇的语文课堂。语文老师的一个基本素养就是文本解读能力;而语文课堂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对具体文本的解读上——通过对具体文辞的解读与分析,体验形式之美与思想之深邃的辩证统一,从而实现语文课的工具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但也有人认为,《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不应过分注重文本——因为我们看到的都是翻译作品,很可能已经“偏离”了作者的本意。但笔者对此不能苟同。首先,我们教材所选的译本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公认经典的译本;再则,翻译本身是一种再创造,不仅需要译者能熟练运用两门语言、深刻理解原著内涵,还要求译者本身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因此,好的译本,既蕴含了原作的精髓,又包含了译者的理解与思考,更值得我们好好品读。
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时,运用的方法大多比较常规。笔者在讲授《安东诺夫卡苹果》时,也是设计了“分析苹果这一意象在文中的作用”、“解读环境描写”、“品味文中出现的俄罗斯民歌的意味”等问题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深入思考。但在讲授《娜塔莎》时,笔者则采用了表演互动的形式,既将课文情境创建在课堂,又很好地完成了文本解读的任务。
《娜塔莎》一文的核心情节为少女娜塔莎在人生第一次舞会上与安德烈公爵的相遇;托尔斯泰对于娜塔莎在舞会前后及舞会上的人物刻画堪称绝妙。为了让学生体会此处细腻贴切的人物描写,笔者请了好几组学生来演绎《娜塔莎》中的“舞会初遇”场景;在每一组演完后,笔者还请演员谈了谈自己对角色理解和处理的依据;并且,在所有小组演完后,还请台下的观众对各组表演的优劣之处进行比较,并说说自己评判的依据。现在许多教师都会在课堂上运用小组表演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但笔者认为,小组表演除了的确能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活跃课堂气氛外,更重要的是小组表演能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完成文本解读的任务-——因为优秀的表演是离不开对文本、对人物的深刻解读的。因此,笔者要求学生在演的同时,还要能说出自己的解读;并且,多请几个小组,通过对彼此处理细节上的比较,还实现了深入、细致的文本辨析,训练了学生的辨析思维。最后,尝试演绎舞会场景还可以让学生领略托尔斯泰笔法的精妙以及作品中体现出的俄罗斯贵族文化,“文字-文学-文化”就此贯通。
三.总结
有人认为,语文课讲课文就可以了,不需要介绍作家,也不需要解读时代背景。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过分看重了语文的工具价值而忽略了其他。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具体的、历史的产物;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烙上作家个人生平经历和思想经验的烙印。因此,如果我们解读文学作品光注重文字却忽略了其诞生的具体情境,未免会陷入虚无主义的深渊。
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的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从“文字、文学、文化”等维度入手来创建语文课堂情境的主张也与四大核心素养不谋而合。以教学内容为中心,通过深入挖掘与合理延伸,从文化引入、聚焦到文学、落实到文字,最后再由文字品读文学、了解文化,实现了”文字—文学—文化“的良性循环,还原了文学作品诞生时的具体情境,实现了语文课堂情境的多维创建。
参考文献
[1]岳辉.《基于课堂观察与诊断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20期
[2]王美琪,徐晓杰.《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传统文化课堂中的应用研究》,《名作欣赏》2020年第8期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