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建设途径

2021-04-12房志勇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农村教学建设途径初中历史

房志勇

【摘 要】一直以来,农村初中的历史教学面临着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农村地区的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不高,一些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对教师依赖性过强;农村地区教学资源有限,学生难以形成开阔的学习视野;部分农村地区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大胆表现自我。对此,教师应将初中历史学科的特点与学生的学习状况结合起来,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打造高效的农村初中历史课堂,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农村教学;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06-0085-02

初中阶段,历史学科在考试中占的分值较小,学生容易将主要精力投入语数外等主要学科的学习中,难以对历史学科进行广泛深入的学习,这对农村地区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造成了很大阻碍。同时,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部分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入,难以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本文主要从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等方面探究农村初中高效历史课堂的建设途径。

一、适当引导,提升自学能力

大部分农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在课堂中习惯让教师直接勾画重点知识,然后背诵,缺乏独立学习能力,难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有效整合,未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对此,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中以适当引导代替完全“灌输”,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1]。

如教师可以借助“文艺复兴运动”一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对教材展开自由阅读,提取历史知识。通过阅读教材,学生可以了解到文艺复兴最早发生在14世纪中叶的意大利,15—16世纪向西欧传播,产生了《神曲》《蒙娜丽莎》等文学艺术作品。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学结果,并向学生提问:“大家总结的知识过于零散,能不能对这些知识进行分类,使其更有条理性呢?”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按照文艺复兴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历史影响等要点进行总结。

对此,学生可以通过制作表格、思维导图等方式总结出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人们要求建立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文艺复兴的内容,即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实生活;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这样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所学知识形成明确的认识,建立牢固的知识基础。

二、拓展教学资源,开阔学生视野

历史学科关联到很多人文知识,学生需要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各个方面进行细致了解,才能够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入认识。而农村地区的图书资源、网络资源还不够发达,学生接触到的教学资料比较匮乏,难以对历史进行全面的学习[2]。对此,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料与学生分享,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如在学习“动荡的春秋时期”时,教师可以通过拓展教学资料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春秋时期的社会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可能会回答出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等知识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王室衰微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哪些诸侯在争霸?”学生由此能够体会到广泛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之后,教师可以讲解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等诸侯的故事,如葵丘之盟、城濮之战、崤之战等,让学生深入体会春秋时期社会的动荡。教师还可以提问:“春秋时期的纺织业有怎样的发展呢?”在学生疑惑时,教师可以引申《史记·货殖列传》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到春秋时期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普遍养蚕、生产丝织物,齐国的纺织技术最为先进,生产出的纺织品十分畅销,从而让学生具体感受到春秋时期纺织业的发展。在这样的资料拓展中,学生能够详细了解历史的细节,形成严谨的历史学习态度,不断提升学习效果。

三、开展有趣的活动,活跃学习氛围

部分农村学生缺乏足够的表现自我的勇气,与教师容易产生隔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有趣的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故事演讲、历史知识接龙、情境表演等形式灵活运用历史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学习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3]。

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呈现课堂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三国时期有哪些历史人物?”学生会说出刘备、曹操、诸葛亮、关羽等历史人物。同时,教师也可以参与竞赛,与学生实现良好互动。学生竞赛后,教师可以评选出第一名、第二名,让学生获得参与课堂活动的成就感。教师还可以提问:“三国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战役,大家能不能讲述一下?”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讲述。如学生可以赤壁之战为讲述内容,对曹操占领荆州、刘备与孙权建立联盟攻克曹操、周瑜与黄盖使用苦肉计等故事依次进行讲解,锻炼自身陈述历史事实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进行情境表演,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学生可以选择官渡之战为表演内容,分别扮演曹操、袁绍、郭嘉、许攸等人物,运用自己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再现历史人物的行为方式,增强历史学习趣味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到角色扮演中,不断增进与学生的关系。开展这样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大胆表现自我的信心,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

四、发挥历史的德育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

农村地区的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受到一些家庭因素的影响。如一些学生可能会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产生辍学的念头,一些学生可能会因父母长年在外不能及时教导而养成不良习惯。对此,教师要积极发挥历史知识的德育作用,通过深刻剖析一些历史人物的经历与历史现象,让学生养成规范的行为方式,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如在学习“盛唐气象”时,教师可以运用教材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你最喜欢盛唐时期的哪位统治者?”学生可能回答自己最喜欢唐太宗。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喜欢的原因。学生会联想到唐太宗听从大臣意见、勤俭节约等美德,进而在讲述的过程中产生对这些美德的追求。又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唐玄宗在位后期唐朝国力直线下降呢?”学生可能联想到唐玄宗后期沉迷享乐,不理朝政、任用奸臣,导致安史之乱等。接着,教师可以问学生:“从唐玄宗身上,我们能够吸取哪些经验教训呢?”学生能够感受到刻苦学习、不懈奋斗、听从教师和家长教导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借助历史知识提升思想道德,促进自身有效参与到学

习中。

五、全面评价学生,提升综合素养

教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主要以考试成绩来进行评价,这就造成很多学生只是在考试前突击式地进行历史知识点的背诵,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对历史知识的广泛汲取与运用。对此,教师要改进历史教学的评价体系,从知识素养、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实践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全面提升[4]。

如教师可以通过“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首先,教师可以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如让学生描绘丝绸之路的路线。学生可以在地图上连接陕西、甘肃、新疆、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展现自己积累的知识。教师也可以提问:“丝绸之路到了其他朝代是怎样的呢?”学生會对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介绍,体现自己的课外探究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考查,如让学生探究:“我们现在的哪些食物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学生可以结合有关资料,对核桃、石榴、芝麻、黄瓜、胡萝卜等植物进行探究,进而对丝绸之路有更全面的了解。最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考查,提问学生:“在课前有没有预习本课内容,还存在什么疑难问题?”通过学生对自己学习状况的如实回答,教师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相应的解答。在这样的考查中,学生能够养成主动学习历史的意识,不断提升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展教学资源、开展趣味活动、发挥历史德育作用、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等方式来解决农村地区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罗芳.浅谈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教育现

代化,2017(34).

[2]常建兵.农村初中历史课前提问有效性探究[J].西部素

质教育,2017(1).

[3]马启录.对创新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J].黑龙

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

[4]周廷达.浅析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J].无线互联科技,

2014(7).

猜你喜欢

农村教学建设途径初中历史
浅谈数字档案资源与档案信息化建设
基于浙江省港口建设现状的低碳港口建设途径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浅析怎样提高农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国防动员软实力建设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