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策略探究

2021-04-12吴丽华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英语思维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吴丽华

【摘 要】英语作为一种使用范围较广的语言工具,在国际交流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运用英语思维和方法进行交流,要求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的实质,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而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本文主要阐述英语思维的定义,探究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思维;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06-0055-02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通常,学生在英语口语交流的过程中,需要在大脑中创建英语思维,以提高英语交流的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设计和实施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案,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英语思维定义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英语思维是指能够运用灵活的、流利的、正确的英语表达思想,形成本能的、具有条件反射性的思维方式[1]。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主要是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生活用语、单词等,导致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与对英语文化的了解等关联性不强。大多数学生只能背诵一些单词,很少能运用学习到的英语知识进行流利的英语表达,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英语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英语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英语核心素养培养包含对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不再简单地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单词、写作,更要求学生在真实的英语情境中进行直接的、流畅的英语交流,使英语不再只是学习的内容,还是重要的交流工具。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策略

(一)采用对话式教学法,营造具有开放性的英语教学环境

开展英语教学活动,要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开始。对初中英语教师来说,要想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就需要采用对话式教学法,为学生营造开放的、英语氛围浓厚的教学环境。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英语思维思考和组织语言,勇敢使用英语发言和交流。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情况,适当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口语对话活动,提供一些口语交流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英语思维进行交流沟通,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将学生带入开放的情境中,提升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Keeping Healthy”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通过对话的形式,创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准备一些卡片,在教学过程中展示卡片,让学生结合卡片的内容编写对话。

卡片1:sore eyes,read too long;

卡片2:stomachache,see a doctor;

卡片3 :fever,drink plenty of boiled water;

卡片4 :backache,lift heavy things

……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掌握卡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还能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编写对话,如A:

“Whats wrong with you?”B:“I have sore eyes.”A:“You should not read too long.”等。在这样的对话教学中,学生利用卡片中的内容拓展思维,畅所欲言,不仅能掌握单词和短语等,还能将其运用到口语交流中,实现思维的发展。

(二)构建教学情境,促进英语思维的形成

学生英语思维的形成离不开积极主动的思维训练,教师要让学生带着思考进入英语学习中。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时,教师可以采用引导的方式,构建教学情境,并用英语解释情境中的内容,一步步引导学生将思维训练和学习融合在一起。

如在教學“Enjoying Cycling”一单元时,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展现教材中的情境,让学生掌握一些关于方位的单词或者词组,然后引导学生画出自己家中卧室的布局,并鼓励学生用所学的英语单词、语法等介绍房间的布局。学生在用所学单词等进行表达的过程中,能更好地掌握方位词,对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以及所见到的情境进行描述,形成英语思维。

(三)善用问题,提升学生英语思维的深度和

广度

培养英语思维并不是指在说每一句话或者思考每一个问题时都用英语思维进行思考,而是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文章要符合英语语法、习惯,自觉地用英语思维进行回答,并且符合英语逻辑。在教学中,教师设置的问题过少,则学生英语思维培养的效果有限。教师需要善用问题,采用问题链的形式进行连续提问,起到深入挖掘、解析的效果,帮助学生在理解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英语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如在教学“Our Clothes”一单元时,在Step 2 Presentation环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对话。

Q1:What will the school make for the students?

Q2:Do they like the uniforms? Why?

Q3:Do they have any ideas to solve the problem?

Q4:What does Miss Wang think about it?

在这一环节,精心设计问题链,将这四个问题有序、合理地与听力材料连接起来,实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提出一个核心问题:“What will the school make for the students?”引导学生明确该对话的主题,结合问题思考:“学校将为学生制作什么呢?”通过录音中Kangkang说的“Miss Wang says that our school plans to make uniforms for us.”,对接下来Q2、Q3、Q4进行逐层思考,了解到学生喜欢自己设计校服的类型,而且Miss Wang也同意学生的意见,允许学生设计并穿上自己喜欢的风格的校服。

在开展英语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问题的难度设计也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将知识前后贯穿起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事物的发展过程和逻辑关系。在设计问题链时,教师要考虑到问题和问题之间存在的先后顺序,使上一个问题作为下一个问题的铺垫,下一个问题是对上一个问题的延伸。在了解本教学单元设置的主要目的后,教师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深度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锻炼英语思维[2]。

(四)善用教学资源,构建良好的语言环境

实际英语教学中往往缺乏有效的英语语言环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善用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听力资料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对此,教师可以每周组织学生观看一次英语电影或者动画片,尽可能选择有英文字幕的影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观看中对一些词句难以理解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坚持看下去。观看完影片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复述自己记住的句子或者电影情节,并通过结合语言动作表演出来,相互交流和分享所记住的单词、句子等。教师要营造共同参与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单词和句子。另外,观看影片的过程,能够纠正学生的英语发音,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积累和提升专业知识,发音不够标准,加上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接触到纯正的英语发音,以致出现了“方言英语”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技能的提升和知识的学习,更难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采用观看电影的方式,学生能真正体会到西方人用英语交流的方式,并借此纠正自己的发音。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升对学生英语思维培养的重视程度,意识到英语思维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作用,向学生强调英语思维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注意运用英语思维,提升自身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积极采用对话式教学法,为学生营造开放的、英语氛围浓厚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运用英语知识进行对话;采用情境构建的方式,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形成英语思维;善用问题,设计问题链,提升学生英语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最终提高教学有效性,推动学生形成并发展英语思维。

【参考文献】

[1]谢丹丹.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J].英语教师,2020(2).

[2]陈海英.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探究[J].英語教师,2020(1).

猜你喜欢

英语思维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积极培养学生英语写作的英语思维
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研究
构建互动课堂 培养英语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