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问题探讨

2021-04-12陆军

今日消防 2021年3期
关键词:场所对策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人口流动的加快,“三合一”场所在城镇地区发展迅速,甚至有聚集成片的趋势。由于“三合一”场所的属性,其在消防安全方面往往存在诸多隐患,比如人员消防安全意识薄弱、材料耐火等级低、安全疏散条件差等等,给场所内外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且一直是火灾事故的多发性场所。也因此,各级公安消防部门一直加强对“三合一”场所的专项整治和清理活动,但是由于“三合一”场所有着一定的客观需要,整治活动往往收效不大,依然在各地普遍存在。在此背景下,研究“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问题及其对策,对于“三合一”场所的安全存在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03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1)03-0127-02

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数量逐年递增,为了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满足经营、生产或者生活等多方面需求,各种类型的“三合一”场所陆续出现。而由于相关部门在经营场地、建筑的规划和管理方面难以面面俱到,在我国广大城镇地区,“三合一”场所普遍存在。由于“三合一”场所的属性,其在消防安全方面往往存在诸多隐患,比如人员消防安全意识薄弱、材料耐火等级低、安全疏散条件差等等,给场所内外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且一直是火灾事故的多发性场所。尽管各地消防部门对“三合一”场所的消防安全问题已经予以高度关注,并针对“三合一”场所持续加强检查整改,但是“三合一”场所在分布上“点多、面广”的特点,在消防安全检查上依然存在诸多的难度。本文主要针对“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问题进行分析,重点提出如何改善“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三合一”场所概述及其特点

(一)“三合一”场所概述

“三合一”场所是指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一种或一种以上使用功能违章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的建筑,简单来说,所谓“三合一”场所,就是集生产、生活、仓库为一体的小工厂小作坊。

典型的三合场所包括四类:一是在生产、加工、维修企业的车间或仓库内设置员工宿舍的生产型“三合一”场所;二是在储存可燃、易燃或具有爆炸危险性物品的仓库内设置员工宿舍的生产型“三合一”场所;三是在商场、市场、超市等经营场所内设置员工宿舍的经营型“三合一”场所;四是设置在城乡结合部、出租房屋内集住宿、生产为一体的作坊式生产加工场所。

(二)“三合一”场所特点

一是租赁关系混乱。很多“三合一”建筑都存在层层分包转租的情况,造成产权不明、责任不清,租赁关系呈现一种混乱的状态。

二是租住人员复杂,消防安全意识差。“三合一”场所呈现人员多、流动大、身份复杂等情况,从业人员往往未经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一旦发生火灾,很难成功逃生自救。

三是先天性火灾隐患较多。“三合一”场所存在建筑耐火等级不高,室内可燃物较多,生活、生产用电设备较多。电气线路私拉乱扯、改动,频繁用火、用气不规范,易引发火灾,且不易逃生、救援。

二、“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问题分析

(一)经营者意识不强,安全管理粗放

大多数“三合一”场所主要属于一些小型个体工商户、加工作坊等,其经营者往往缺乏一定的消防安全意識,在针对“三合一”场所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够将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有效落实。同时,也极少有经营者针对“三合一”场所的消费安全管理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这也使得“三合一”场所中一些容易导致火灾的隐患频频可见,比如工作人员自身行为不规范,使用液化石油气罐、动用明火、抽烟等行为;场所内违章乱拉电线,使用电热炉、电加热器、电热毯等电热器具,电气线路缺乏金属管、阻燃塑料管保护,且布置凌乱,情况十分普遍;生产车间及仓库内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可燃物堆放集中等等,这些都容易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管理及消防检查存在漏洞

首先,很多的三合一场所都是以私人产权或者租赁等形式出现的,“三合一”场所的业主对于场所内的使用、布局、改造、设置、装修等拥有充分的自由权,而目前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或者地方性规定针对“三合一”场所的改造使用提出明确要求,也没有相关的“三合一”场所改造标准或者技术、安全要求。也就使得“三合一”场所的业主在使用、布局、改造、设置和装修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造成人员密集、拥挤混乱、电线乱拉乱扯、大功率耗电设备超负荷使用、仓库堆放货物杂乱等现象。其次,“三合一”场所存在“点多、面广”的特点,广泛且零散分布于街道、郊区、社区、巷弄等地,外观看上去和一般住宅或者工业用房没有明显差异,也就造成了在消防安全监督检查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这一部位,造成一定的消防检查真空地带。

(三)建筑设计不规范

“三合一”场所的设计建造,很多地方都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多为住宅、出租屋改变用途,有的还是违章搭建的临时建筑,其疏散逃生条件差,多数只有一部楼梯,安全出口被封闭、疏散通道被占用,窗户上还安装防盗铁窗铁栅栏。消防材料也没有达到防火标准,很多“三合一”场所大量使用劣质地板、泡沫板等,这些劣质易燃材料一旦接触到明火,极易发生火灾;在火灾发生的情况下,不仅不能有效阻隔火灾,还可能产生助燃作用,进一步加大火势。

(五)缺乏安全消防器材的配置

由于“三合一”场所火灾荷载大、防火间距不足,更加需要有较为完善齐全的消防器材配置。但是从现状来看,“三合一”场所很少有配备齐全的灭火和逃生设备,如应急照明灯、消防自救呼吸器、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在一些“三合一”场所,连基本的灭火器都没有配备或者无法正常使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火灾,租户没有办法进行第一时间自行灭火和逃生。加上“三合一”场所使用者观念淡薄,自救能力弱,缺少相应的消防培训,灭火和逃生常识缺乏,更进一步增加了火灾情况下的生命财产受威胁程度。

三、“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一)加强“三合一”场所消防宣传

针对“三合一”场所业主和使用者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作为消防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三合一”场所的消费宣传工作。具体措施方面,一是要通过派发消防安全折页手册,以及公共宣传渠道,如社区宣传栏、展板,热门公众号等,向“三合一”场所较为聚集的区域进行重点消防常识宣传,确保“三合一”场所业主和使用者能够认识到“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掌握相关消防安全知识,了解逃生自救措施。二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和社区或者街道办联合组织开展针对“三合一”场所使用者的消防安全演练、应急疏散演练等,不断增强场所内部人员维护消防安全的能力。

(二)做实场所消防检查,积极防患于未然

一是要从源头加以控制。作为行政审批部门,在具有明显“三合一”场所特征的建筑的建设申请报批过程中,要采取从严审核的原则,原则上不支持“三合一”场所的建设。同时,在立项、设计、施工发证、验收等方面层层严格把关,确保生产经营用房与住宅严格分开,防止新的“三合一”场所产生。此外,要对现有的“三合一”场所进行正确疏导,对一些不能搬迁的工厂,应设法改造其结构,增加消防设施,设置自动喷淋系统和防火墙,将宿舍和生产区进行彻底分隔,另外设置安金通道和出入口。

二是要加强对内部结构和材料的检查。一方面,要重点检查有无内部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改造行为,比如违章搭建的临时建筑,安全出口被封闭、疏散通道被占用,窗户安装防盗铁窗铁栅栏等,要督促其调整功能布局,落实防火防烟分隔措施,增设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拆除影响火灾情况下人员疏散逃生的障碍物。另一方面,检查建筑材料是否达到防火等级要求,如达不到,应尽快下达整改意见书,限期整改更换。

三是加强对消防设施的检查。在针对“三合一”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的过程中,还要重点看消防安全设施是否齐全且符合相关要求,比如常闭防火门、卷帘、设施、出口、照明灯、通道标等,以及消防自救呼吸器、灭火器等;还要检查场所管理方是否定期对消防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通过随机抽检的方式看是否能够正常使用。

(三)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首先,要将“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纳入到消防监督检查体系中,并且调整和完善现有制度,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标准,“三合一”场所监督检查目录,相关安全责任主体和追究机制等等,从制度上建立起相关的管理依据。其次,针对“三合一”場所在分布上“点多、面广”,在消防安全检查上依然存在诸多的难度的现状,消防管理部门要积极联合社区、居委,对“三合一”场所的分布信息进行详细掌握和动态更新,并联合社区、居委定期做好相关宣传教育、应急演练、检查监督工作。

四、结语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形成了诸多“三合一”场所。“三合一”场所的存在,给消防工作带来更大的隐患。针对“三合一”场所,要本着高度的“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加强场所消防宣传,做实场所消防检查,实行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减少“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林树峰.关于开展“三合一”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思考[J].农家参谋,2017(22):233-234.

[2]闵超.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新思路[J].消防界(电子版),2017(05):35.

[3]曾令山.刍议“三合一”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J].商,2016(17):81.

[4]陈海涛.“三合一”场所消防监督检查的改进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17(18):183,185.

[5]杨世恒.改制背景下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9(04):66-68.

[6]王焱.消防监督检查的现状及发展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15):227-228.

[7]程阳宁.浅析"三合一"建筑的消防安全隐患的成因及整治对策[J].科技咨询导报,2017(21).

[8]孙明晖.公众聚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0):295.

作者简介:陆军(1985-),男,江苏兴化人,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防火监督。

猜你喜欢

场所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2020年9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20 年 7 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20年4 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走,找对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