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偶像
2021-04-12郑琪祎
郑琪祎
偶像指人们仰慕的对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他们或智慧、或俊美、或洒脱,似乎是一切美好的代名词。然而,人无完人,我們应当辩证地看待偶像,才能避免盲目与狂热的崇拜。
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崇拜偶像:他们可能是马克思、列宁等伟大领袖,为脆弱而蒙昧的人类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他们可能是瓦特、屠呦呦等科学泰斗,如盗火者普罗米修斯,拯救人类于辛劳与病痛;他们可能是张国荣、迈克尔·杰克逊,他们洒脱自如、才华横溢,活成了我们理想中的样子……偶像能够吸引我们,凭借的不仅是恣意潇洒的外在,更是渊博的学识、深厚文化底蕴和锲而不舍、勤于钻研等高尚品质。他们志向高远、意志坚定、个性鲜明,使我们不自觉地模仿和靠近,努力完善自我。所谓“见贤思齐焉”,偶像具备的才德品质促使我们向更优秀的自我蜕变、向更光明的大道前行。偶像,是我们仰望的方向,是前进的目标。
然而,一些人对偶像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盲目崇拜偶像,对偶像不恰当的言论和不当举止视而不见,甚至为这些言论和行为辩解,他们沦为一叶障目的叶公,着实可笑。有时,我们需要“打破”偶像。
常言道,人无完人。有些偶像有着光鲜完美的一面,亦有粗俗鄙陋、不为人知的一面。我们在看待偶像时,不应自动虚化、淡化其缺点,而应当保持理性。他们的品德固然值得传扬和肯定,但是,我们也需要秉承批判和质疑的精神,站在客观的角度,全面地看待偶像。牛顿曾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虽然非常崇拜自己的导师伊萨克·巴罗,却并不因此受到局限,他挑战导师的观点,勇于“打破”偶像,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无独有偶,伽利略无惧世人眼光,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轰动世界的著名实验,推翻了当时的哲理大师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得到了自由落体定律。在某种程度上,偶像必然受到历史的局限,我们需要像牛顿和伽利略那样,从客观、公正的角度看待偶像,批评其不当行为,纠正谬误。“打破”偶像,是对自身能力和思想的尊重,也是尊重、崇敬偶像的表现。“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打破”偶像,何尝不是一种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对至真、至善、至美之境界的探索?
用智慧的眼光看待偶像,看见他们圣洁的光辉,亦能看见其背后的阴影。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 (上海市 2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