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为政府的施政逻辑

2021-04-12赵义

南风窗 2021年6期
关键词:市场主体民生报告

赵义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过去的2020年,的确是非常不平凡、不容易的一年,面对疫情和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的巨大冲击,中国在主要经济体中实现唯一正增长,尤其是通过“六保”稳住了中国经济基本盘,保持就业大局稳定,保证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没有因为重大突发事件而中断,是可以载入史册的成就。

到了今年,一方面,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需要再帮一把,因此政府工作还要继续巩固经济恢复增长的态势,政策调整上不搞急转弯。另一方面,2021年是“十四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启之年,政府工作的重心还要更偏重于谋划“发展”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稿提出,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重申了这一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可以说是谋划发展的基本框架。而“有为政府”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小政府”,同时又有和市场、社会的边界。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有效市场还是有为政府都不是一个静态的既定事实,而是主动构建的结果。贯穿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有三个有为政府的施政逻辑,即保障民生、给社会和市场主体松绑以及政府过紧日子。实际上,党的十八大后政府的施政,这三个逻辑也是一以贯之的三条主线。

保障民生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保障民生始终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对民生的责任是中国大地上政府施政合法性的最深厚的根基。民生的背后是中国人对民众与政府关系的政治哲学。

民生清单上,有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环保等。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提出相应的举措,2021年也不例外。在本刊记者的印象中,大约是从十几年前开始,民生问题就凸显出来。实际上,中国社会一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民生焦虑”,这在教育、医疗和住房等问题上表现得更加明显。这种“民生焦虑”对中国社会心理、代际文化变迁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如果说中国经济有个基本盘,那么中国社会也有个基本盘,也就是要不断缓解和化解民生焦虑,保护好老百姓对生活变好的希望。

其深层次原因是中国近几十年的现代化进程,是压缩式的发展,也就是几十年的时间就经历了西方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历程。比如,中国的城市化无论规模还是速度,在世界上恐怕都是很少见的,在西方国家不同阶段出现的社会问题,在中国就可能变成“叠加”式发生。

可以说,先发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阵痛,在中国集中体现为民生焦虑。中国的现代化方案也必然要包含如何从缓解到化解民生焦虑的内容。

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诸多民生问题包括生育焦虑、延迟退休、学生“三点半放学”等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不是没有原因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似乎牵动着其它的诸多问题,因此变得具有“结构性”性质。这其实就是几十年压缩式发展的集中呈现。

如果说中国经济有个基本盘,那么中国社会也有个基本盘,也就是要不断缓解和化解民生焦虑,保护好老百姓对生活变好的希望。如果说以前的民生问题解决不好,容易导致的是发生更多的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事件,今天的民生问题,是关涉整个社会基本面的健康运转的枢纽所在。

因为,民生寄托着普通老百姓对生活的希望。对一个有为政府来说,保护好这种希望,让人看到这种希望,实在是太重要了。正是因为保障民生实际上是保护对生活变好的希望,所以可以把保障民生看成是衡量政府工作的第一重要的价值标尺。中国人对政府是一种信赖而不依赖的关系。对政府来说,只要保护好普通人奋斗的希望,其实也就赢得了人心和未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句话,能引起强烈的共鸣,原因也在这里。

政府工作报告解决民生问题,首先是保障基本民生。比如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贴再增加30元这样的措施。保障基本民生就是有为政府对社会兜底。但在现代化过程中缓解和化解民生焦虑,还需要更大力度、更深层次的变革。如果说兜底某种意义上就是出钱的问题,那么,再进一步解决民生难题,不管是更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还是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往往涉及不同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地方之间的权责调整。最关键的变革也许在于,通过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安排,让各个地方之间能够就解决民生问题进行“良性竞争”,就像多年来为GDP展开竞争一样。

持续给社会和市场主体松绑

政府施政的另一条主线就是激发社会活力。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话说,就是“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推进改革开放,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蕴含着一个逻辑关系,即通过政府的“有为”来促进市场的“有效”。有效市场发挥作用本身的确具有“自发秩序”的特征,但有效市场的形成不可能是完全自发的。尤其像中国这样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经济体,政府实际上担负了创设市场制度的责任。正如很多学者的研究发现的,这是一个政府和市场、国家与社会相互塑造的过程。实际的演化过程比“完美的理论”复杂得多。

市场失效,有的是市场化到一定程度发生的,比如通过垄断破坏公平竞争,逃避监管转嫁负外部性等。在经济的很多领域,人们普遍感觉到作恶成本太低,因此这些年加强政府监管的趋势非常明显。同时,随着中国企业头部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反垄断也迅速升温。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总体上是一个放权的过程,但是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作为一个世界第二的超大规模经济体,对于政府矫正市场失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但这并不意味着放权的结束。市场失效,有的是市场化程度本身不足带来的。市场的对内对外开放、统一的国内大市场等都还是远未完成的历史任务。因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落实助企纾困政策的同时,加大力度推动相关改革,培育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具体措施包括:继续放宽市场准入,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綜合改革试点,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将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等等。

政府工作报告重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类市场主体都是国家现代化的建设者,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要求“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意味着,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对各类市场主体的不平等待遇和所有制歧视,影响着它们对于未来的稳定预期。

持续给社会和市场主体松绑,之所以仍然会是政府施政的一条主线,除了市场化改革还有历史任务没有完成之外,重要的原因在于,出于各种复杂的背景,不同部门或者不同地方时不时仍然出现对社会和市场主体的,新的不合理束缚。要形成政府和社会、市场的较为稳定的边界,仍然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通过政府对自身行为的调整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在相当时间内还会是常态。

对于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不平衡矛盾、需要不断打开新的高质量发展空间的中国来说,首先需要高度警惕的就是治理僵化和由此导致的发展活力的下降。

其实,西方国家也是经历过类似过程,比如经济危机后的政府积极有为,活力下降后“小政府”改革再次出现,再爆发经济或者金融危机后又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对于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不平衡矛盾、需要不断打开新的高质量发展空间的中国来说,首先需要高度警惕的就是治理僵化和由此导致的发展活力的下降。

政府过紧日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政府工作报告还有一条主线就是政府过紧日子,持续控制维持自身运转的资源。正如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的,各级政府都要节用为民、坚持过紧日子,确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助力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政府过紧日子,目的是要让老百姓过好日子,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财政部部长刘昆就说,“十三五”时期,我国累计减税降费规模超过7.6万亿元,特别是在2020年,面对疫情严峻形势,在财政收支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我国新增减税降费规模超过2.6万亿元。中国税收占GDP的比值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最低的,从2015年的18.1%下降到2020年的15.2%。

2020年,中国GDP首破100万亿元,GDP的一个百分点就是1万亿元,上面的比值降低幅度是2.9%,简单计算就可以发现,力度是非常大的。

当然,2020年有疫情严重冲击的特殊原因,有的财税支持政策会逐步退出。但是,对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再帮一把”,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同时,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给予必要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

也就是说,在保就业、稳定民生大局上,政府会继续提供财政支持。

由于中国财政体制财权和事权配置的现状,民生方面的事权更多地在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落实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这会减轻地方政府的压力。但是,相对于中央财政,如今地方财政的日子更不好过。

政府工作报告讲到2021年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时,提到了“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对于这一点,有一组数据可以提供直观感受。年初的时候,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原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发表过一篇文章,谈到财政面临的严峻形势时说,从2009年起到2020年,政府债务规模急速扩张,债务付息支出增速远超支出总额增速。他披露:“十四五”时期,多数省市的债务可持续性堪忧,粗略计算,大约四分之一的省级财政50%以上的财政收入将用于债务的还本付息。”

这也就是说,大约四分之一的省份一半以上的财政收入是要用来还债。由此可见,既要保障基本民生,还要继续执行减税降费政策,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压力非常大。

根据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央政府一方面是自己带头,中央本级支出继续安排负增长,进一步大幅度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而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7.8%,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均超过10%。今年将通过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规模明显大于去年,为市县基层惠企利民提供更加及时有力的财力支持。

中国税收占GDP的比值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最低的,从2015年的18.1%下降到2020年的15.2%。

同时,在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需要警惕在财政压力下的扰民渔利。财政压力加大,非税收入就容易出现非正常的增长,这已经成为一个规律。如果不能控制其发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政府减税降费的效果。因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严控非税收入不合理增长,严厉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通过更加及时有力的财政支持,地方政府的压力会得到极大缓解,竭泽而渔的冲动也会得到遏制。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主动控制养政府的资源规模,这是一个政府负责任的体现。

猜你喜欢

市场主体民生报告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人民币汇率破7 市场主体应对有序
三地实践:有效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