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视域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新格局建构
2021-04-12杨莉,王丽
杨 莉,王 丽
(1.长治医学院 医学影像学系,山西 长治 046000;2.长治医学院 思政部,山西 长治 046000)
“大思政”是整合多种思政教育资源为目标、以“三全”育人为手段的思政教育新理念。在“大思政”体系建构中,人们往往更重视思政教学在专业课程、公共课程等课程教学中的渗透,反而忽视了思政课程内部知识灌输、情感渗透、价值培育之间的相互融合,这无疑是舍本逐末的避重就轻。为此,应当以大思政教育理念考察思政教育中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问题,促进两者同频共振、协同发展。
一、大思政视域下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意义
大思政的主要特征就是“大”,这种“大”表现在教育理念、资源整合、教育主体等方面,就是要以整体性、系统性思维看待思政教育,推动思政教育资源整合。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将思政教育当成专业课程教学,片面重视思政知识和理论教学,反而忽视思政教育的价值渗透、习惯养成、素养培育等功能。事实上,思政课程并非狭隘的专业学科,而是以素养培育、价值塑造等为核心内容,同时兼顾知识、能力、人格等教育的人文学科,这些与大思政教育理念不谋而合[1]。在这种情况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对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 同频共振是大思政教育的应然要求
从本质上看大思政教育以多主体参与、多场景运作、多方位推进、全过程覆盖等为主要特征的,也是“静+动”“量+质”“显+隐”的育人体系,即不仅要在静态的理论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还要在动态的实践活动中开展思政教育;不仅要以量化评价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还要以定性评价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不仅要在显性的思政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还要在隐性的专业教学、学生管理、校园活动中开展思政教育。显然,大思政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理念的局限性,将思政教育融入育人、管理、教学、生活等各个层面,这无疑是思政教育思维的突破创新[2]。从本质上看,思政教育就是将外在的伦理要求、政策方针、法律规范等内化为教育对象的知、情、意、信、行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是混为一体、不可分割的,但在传统教育理念下人们往往粗暴地将知识、价值割裂开来,这无疑是不恰当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融合,能弥合思政教育中的知识、价值相割裂问题,也体现了大思政教育理念的要求。
(二) 同频共振顺应了思政教育学科性质
从学科建设方面看,任何学科都拥有自己的属性、特征、目标等,如计算机、管理会计、土木工程等学科都是技术性、专业性、可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科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某种专业技能;大学语文、哲学、历史等学科是人文性、思想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科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人格、价值信仰等。同样,思政教育与数学、生物等学科有本质区别,虽然数学、生物等学科也重视思维训练、价值培育等,但其本质是知识和技能教育,然而思政教育恰恰相反,它涉及知识、情感、信仰、人格、价值等方面内容,其中信仰教育、价值引领等是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显然,在思政教育中知识传授是大学生形成认知、产生信仰的重要前提,价值引领是知识传授的重要目标,如果思政教育仅仅停留于知识传授层面,会使思政教育沦为与计算机、土木工程等一样的技能课程,从而背离思政教育的内在本质。显然,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是思政教育的本质要求[3]。
(三) 同频共振能够提升思政教育有效性
从大思政教育视角看,新时期思政教育载体、环境等与往昔有巨大不同,比如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逐渐变多,网络新闻、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等都是大学生获取新思想的重要渠道,这些弱化了思政教学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学生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方式更加灵活,图片、视频等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这些导致大学生对严肃的思政内容产生逆反心理。但在思政教育中唯物史观、依法治国、反腐倡廉、生态文明等多是“干巴巴”的理论,不能与血肉丰满的生活联系起来,无法在知识传授中实现情感渗透、信仰培育等,不能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无缝衔接和同频共振。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将知识引领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才能破解新时代的思政教育困局,促进思政教育的效果优化。比如只有将辩证法思维、矛盾分析法、历史发展规律等融入社会实践、网络热点分析之中,才能将这些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的价值信仰。
二、大思政视域下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协调缺失问题
从大思政教育视角看,高校思政教育仍有应试化、学科化的不良倾向,片面重视知识传授和理论灌输,对价值引领、信仰培育等重视不足,不能有效整合专业教学、学生管理、实践活动等教育资源,带来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融合不足问题,弱化了知识与价值、认识与信仰的同频共振效果。
(一) 传统教育理念带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失衡
隋唐时期建立了科举选拔的考试制度,此后这种制度深入人心,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在长期发展中科举选拔制度已深入人心,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教育体制、考试模式等。时至今日,高考制度、公务员考试制度等都深受科举考试制度影响。同样,高校课程教学评价也带有鲜明的科考痕迹,比如许多学科教学都围绕评价标准、考试大纲等展开,更加重视知识考查和技能评价。在思政教育中教师往往更重视伦理知识、政治理论、法律思想、哲学原理等知识教学,更重视学生的知识内化、认知提升等。教师常以严谨的分析、周密的逻辑等传授理论知识,对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心理、思想人格等重视不够,从而使思政教育陷入“重认知轻实践”“知行脱节”的困境。具体而言:许多大学生对国家政策、民族历史、法律规范、公共道德等非常熟悉,讲起道理来“滔滔不绝”,但学生的思政学习仅仅局限于“了解”“知道”等层面,不能将认知转化为信仰、落实为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思政教育多是浅尝辄止,无法“入脑”“入心”,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灵魂深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不衔接也就在所难免[4]。
(二) 现代教育体制带来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失调
现代教育体系是在工业化、机械化大生产背景下产生的,是工具思维、技术理性、机械唯物论等与工业化大生产相结合的产物。在这种情况下现代教育体制更加重视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并将培养熟练的流水线工人或技术人才等为教育目标,反而忽视了人性培养、人文关怀、心性修炼、价值情怀等人文教育。不可否认,现代教育体制是比较适合物理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但是在人文学科领域,这种教育模式就有些“水土不服”,并且弊端越来越明显。以思政教育为例,知识传授、理论教学等只是思政教育的基础性工作,价值引领、信仰培育、习惯养成、素养提升等才是思政教育的根本性工作,在思政教育体系中“看不见,摸不到”的情感、信仰、思维、习惯等才是最重要的,但这些“最重要的”东西往往无法以闭卷考试、技能考察等方式进行评价,很难在思政教育评价体系之中反映出来,从而导致思政教育“重知识传授,忽视价值引领”[5]。此外,在现代教育思维影响下,教师更习惯于将价值观教育当成逻辑证明、理论分析等思维活动,许多教师都认为,只要逻辑上证明是正确的、实践证明是合理的,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接受这些理论知识,反而忽视了价值观教育的情感性、直观性、体验性等,从而弱化了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效果。
(三) 功利主义思想带来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失衡
功利主义是与市场经济相依相随的思想观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快速致富、出人头地、金钱至上、追逐利益等成为许多人的人生信条,能否创造经济效益、找到好的工作、改变社会阶层等成为人们评价大学教育的重要标准。在家长、社会和学生的“共谋”下,高校不得不将短期化的、能够立竿见影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将投资周期长、短期回报差、效益不明显的人格培养、信仰培育、价值引领等置于次要地位,这些深刻影响着思政教育实践,比如在思政教育中学校或教师更倾向于知识灌输、理论教学等,以政治理论、政策方式、哲学思想等教学重点,反而对学生的人格培育、价值引领和信仰教育等不够重视。在思政教育方式上,教师更重视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反复训练知识点等教学方式,将思政教育变成了以知识习得和技能训练为中心的专业教学,导致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失衡。此外,学校往往更关注开展了多少次社会实践、实施了多少教育项目、多少学生参与思政活动等可以量化的东西,更关心媒体或上级对思政实践活动的评价、是否完成思政教育任务等,对思政教育实践的针对性、有效性等不甚关注,这些弱化了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和信仰培育等功能。
三、大思政视域下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频共振新格局建构
从大思政教育视角看,知识传授、习惯培养、价值引领和信仰培育等都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政课、专业课、实践课、学生管理、课外活动等都是思政教育的手段,只有有效整合思政教育内容和手段,才能有效改变学生的知情意信行,建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新格局。
(一) 树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重的大思政理念
大思政教育就是要突破专业教学理念和应试教育思维的束缚,破除思政教育中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之间的“肠梗阻”,促进各种思政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实现思政教育的知、情、意、信、行等教育目标的有机统一。所以应以整体性理念促进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6]。首先,以系统思维创新思政教育理念。从大思政理念看,思政教育是涉及学生的知识、情感、信仰、意志、习惯和行为等,只关注知识传授或理论灌输,忽视价值引领、信仰培育等,必然脱离思政教育的本质要求,无法实现思政教学的育人目标。所以应当以系统思维对待思政教育问题,从思政教育的整体性目标选择内容、方法和载体等,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融合起来,在传授伦理知识、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等知识中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信仰和行为习惯等。其次,以辩证思维创新思政教育理念。在专业教育理念下,学校或教师很容易将思政教育当成一门专业课程,从而使思政教育陷入唯智主义的窠臼,所以在思政教育实践中应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将价值引领、信仰培育、素养生成等作为思政教育的主要目标,围绕这些教育目标展开思政教育实践,而不是在知识传授、理论灌输等浅层次的教育目标上“打转”。比如在思政教学中要处理好“道与术”“本与末”之间的关系,将价值引领、信仰培育、习惯养成等作为思政教学之“道”和“本”,将知识传授、理论灌输等作为思政教学之“术”和“末”,摒弃知识至上、智力至上的不良教育价值观,让价值引领、信仰培育、人格塑造等回归思政教学的中心。
(二) 建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融合的大思政格局
从大思政教育视角看,思政教育是以学生的思政教育需要为出发点,以培育学生的知、情、意、信、行为价值目标的,所以在教育实践中应当兼顾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建立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融合的大思政教育格局[7]。首先,要从学生的情感、欲望、心理、认知等需要出发开展思政教育,将理论知识传授、价值信仰培育等与学生的内在需要融合起来,将外在的知识、价值等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信念、人格等,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比如在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中,可以将传统文化知识、学科发展史、专业伦理道德等知识传授,与学生的职业观、道德观和思维方式培养结合起来,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同频互动。再如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可以围绕网游、网恋、直播等社会热点问题展开心理健康、社会公德等教育活动,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过无不及”“网络伦理规范”等理论知识融入教学活动,以生动的案例、鲜活的生活等促进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其次,以多元融合的系统性思维开展思政教育实践,引导思政教育回归净化思想、提升道德、培育人格等。毫无疑问,思政教育是培育合格的政治人、社会人、道德人等为基本目标的,理论知识传授、意识形态灌输等都是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的手段[8]。所以在思政教学实践中应当摒弃以手段为目标的思想认识,始终围绕培养学生的知、情、意、信、行展开教学。
(三) 在课程思政中促进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频共振
大思政格局是以“三全”育人、课程思政为主要特征的思政教育新理念,其本质就是将各种思政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创造“立德树人”的协同效应。所以应当深入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将育人、育德和育才有机统一起来。首先,要坚持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从大思政教育看,不管是课程思政还是“三全”育人,其本质都是整合多种思政教育资源,实现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所以在课程思政教育中,应当坚持协同育人的基本理念,将教书育人与立德树人结合起来,在专业教学中找到最佳契合点,实现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的同频共振[9]。比如在人文学科教学中可以将辩证法观点、实践论思想、矛盾分析法等融入课程体系,将哲学思维、辩证思想等内化为学生的价值信仰和思维方式。同时,可以建立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课程思政教育机制,共同挖掘计算机、数学、工程学、管理学等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知识灌输和价值引领融入专业课教学实践。其次,推动思政教育话语体系创新。要用以理施教、以情优教结合起来,建构日常化、通俗化的思政教育话语体系。应当借鉴思政话语创新的新成果,构建通俗化、新颖化的课程思政话语,以巧妙的议题设置培养学生的价值信念,让思政教育回归真实可感、血肉丰满的生活世界[10]。最后,创新思政教育平台。应当将文明创建、下乡支教、暑期实习、实训活动等作为教育平台,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培育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价值信仰等;就新冠肺炎疫情、美国总统大选、台海危机事件、反腐倡廉活动等社会热点问题,设置思政教育议题,在分析讨论中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
四、结 语
思政工作需要以“大思政”理念引领,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历史性转变,习近平多次强调,思政工作要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以“三全”育人为突破口,开拓大思政的新局面[11]。习近平关于“大思政”的论述,为新时期思政工作提供了方向。从大思政教育视角看,价值引领、信仰培育等是思政教育之本,知识传授、理论灌输等是思政教育之末,在思政教育中应当摒弃本末倒置的错误做法。为此,应当以“大思政”理念推动思政工作创新,建构多元协同的思政教育模式,围绕价值引领、信仰培育、人格塑造等开展教育,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促进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频共振,消解应试教育思维、专业教育理念等对思政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