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太极拳课程中蕴含思政育人的优势探析
——以吉林化工学院24式太极拳课程为例
2021-04-12焦虎四杨志林
焦虎四,孙 威,杨志林
(吉林化工学院 体育教学部,吉林 吉林 132022)
一、课程思政的背景
“课程思政”自2014年之后由上海市相关高校提出,其概念是指依托、借助于专业课、通识课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或者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融入专业课、通识课的教育实践活动[1]。其目的是通过“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构建各学科和思想政治课程相同目的的思政育人体系,强调了各学科与思想政治课发挥协同作用,关注全体学生、教育全过程、全学科的育人格局,重视教育质量和育人功能的提升[2]。随着“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近几年“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综合教育理念在各高校中掀起一股思潮,并被广泛接受。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围绕“十四五”规划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3]”。体育作为培育学生文明精神的手段,肩负着育人的重任,同时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载体和途径[4],因此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中,高校体育课程作为增强学生体质、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家国情怀的主要载体,将面临教学系统化的改革与创新。鉴于此,体育课堂教学应当结合实际,以课程思政为指导思想,挖掘自身所蕴含的育人功能、思政元素,发挥自身优势与思政课程有效融合,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目标。
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通过挖掘体育项目中蕴含的育人素材,进行梳理、利用,并以体育为载体,将思政教育融入体育教学,贯穿体育课堂,实现以“体育”为显,以“思政”为隐的教育功能。传统形式的思政课程已经不足以承担起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主要原因在于理论上流于说教形式的思政教育缺乏吸引力,较为空洞的案例讲解无法赋予学生切身体会的感受,因此学生只能“无感”而“知”,身心不能一体。而体育“课程思政”恰恰能通过学生“身”与“心”的统一,“动(体育)”与“静(思政)”的融合进行协同育人。体育课程中包含了知识、技能、道德、情感等要素,是基于“身——心”结构通过直观性方式(非言说性方式)来实现对客观世界的领会与把握[5]。体育,其含义就是“通过身体的教育”,因此学生在体育课程中通过刻苦练习,进行意志磨炼;通过上千次的重复练习,提升耐性;通过身体或器械的对抗,激发学生的勇敢与斗志;通过比赛,学会如何正确地面对胜利,同时学会如何体面并有尊严的输;通过团队合作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增强团队精神,强化自身责任,提升竞争意识等育人手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此,以运动认知为基本形式、以“身心并重”为教育目标的体育课程具有其独特的,其他课程不具备的思政育人优势[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6]。因此在上述思想指导下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应当鼎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内含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如:武术、射箭、毽球、龙舟等。上述几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起源最早的当属武术,源于人与人、人与兽之间的搏斗,技击为本,后用之战争。但是随着人类思想的更新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武术逐渐消减技击功能,演变成为人服务的强身健体、育人思想的运动项目。而武术运动项目中极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拳种非太极拳莫属,太极拳拳理结合阴阳、五行、八卦等中国哲学整体观而成,内含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太极拳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有效融合,使学生在太极拳习练中逐渐掌握技术要领,了解中国文化,进而彻悟文化意涵,增强文化认同感,最终实现太极拳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目标。
三、24式太极拳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育人优势
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拳种的一个分支,其自身又呈百花齐放之态,按照门派可分为陈式、杨氏、孙氏、武式和吴式等派别,其中各高校选用的24式太极拳是以姿势舒展、拳架大方的杨氏太极拳为基础所创编。20世纪50年代为了使武术运动得到普及,国家体委首先选择老少皆宜且不受习练环境限制的太极拳进行创编,24式太极拳的创编以简练明确、易学易练,且不失太极拳的精髓为原则,虽然仅24个动作,但承袭了太极拳的拳理、拳技和文化内涵,其中包含众多育人思想内容。
(一) 24式太极拳课程思政育人的基本思想
中国传统的修身养性、内省内向性、整体观的民族文化与西方主流的强调竞争、外向展显性、功利观的民族文化对比鲜明。中国农耕的自给自足、天人合一、自我完善的民族个性与源于欧洲人的好冲动、易思变、喜冒险的游牧民族侵略掠夺的民族个性差异迥然。当代西方的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强势,当人们表现更高更快更强、更难更新更美的挑战和自我价值时,对自身的巨大负作用,强人所难、压榨潜能的外向显摆、昙花一现的功利性展示,让人们不得不理性思考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面对自己的文化?如何安顿国人的信仰和灵魂?人们需要日用实用、坚实可靠、普世经世的文化精神支柱。从富涵文化哲理的太极拳入手,从真实的实用性铺叙传统文化的瑰丽,打开青年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心门。
太极拳按照天人合一的哲学元点,以儒释道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完成从哲理到拳理的过渡,内涵中国传统的人本核心、内观思维的哲学文化智慧。因此在24式简化太极拳课程中,学生作为习练者必然遵循道家的对立统一、刚柔相济、动静相间的原则;遵循儒家“亲亲”原则,守住根本,有主有次,由近及远,不能双重;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形成随屈就伸,舍己从人的独特的沾粘连随的技法,文化理念融合于拳理拳法之中。在践行中渐悟传统文化的伦理原则:敬(恭敬尊重),正(正直正派),仁(仁慈善良),义(正义),浩(浩然之气、胸怀宽广),忠(忠诚老实),信(信用),诚(诚心诚意),文化思想原则的领悟会促进技术的理解和水平。
(二) 24式太极拳课程思政育人的基本原则
太极拳重“德”的培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崇尚道德、推崇伦理的文化属性早已融入在中国武术之中,使其自古就具备了重伦理、重道德的文化特征。因此,在24式太极拳教学中以“立德”为基本原则,同时通过技术引领道德,即“以艺显德”,通过“德艺双修”来实现道德伦理的文化教化和拳术技艺的不断提升。24式太极拳的习练讲求“立身中正”,行拳走架遵循形态“求中”、意念“守中”、技击要“用中”的基本原则,以“身心一体”“天人合一”为宗旨的太极拳运动促进习练者身心的交融。“身必以端正为本,身一端正,则做事无不端正矣。”“求中”是太极拳最显著特征,对“中”的体认和感悟是习拳者最重要追求,同时也成就了传统修养。
(三) 24式太极拳课程思政育人的基本手段
24式太极拳课程思政的建设以太极拳教学为载体开展思政教育,即以24式太极拳教学为显性教育通过一定手段发挥思政育人的隐性教育功能,使得“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课堂中高度融合,达到育人的最佳效果。24式太极拳课堂教学中思政育人的基本手段是以太极拳的文化内涵、技法特点和演练风格为切入点,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
比如在24式太极拳课堂习练中引导学生感知24式太极拳的和谐之美。拳法中“白鹤亮翅”“野马分鬃”“金鸡独立”等,以自然动物命名使动作更加形象化、具体化;“练拳要求‘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形如搏兔之鸡,神似捕鼠之猫’”是把动物形态、攻防意蕴融入其中,使拳法与大自然和谐统一。技法要求“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上下相随”是指人的四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与身体活动相协调。中国哲学认为人生最高理想是自觉地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尤其是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人体各部分是有机整体,人之自身的身体、心理和意识也是一个整体。
四、我校开展24式太极拳课程思政的指导思想
(一) 大工程教育背景下的人才发展需求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工程教育占30%以上,可言“三分天下有其一”,是高等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作为吉林省唯一一所化工类大学,每年为社会培养上千名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2010年,我校为完善我国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接近或达到《华盛顿协议》中工程专业的整体要求,提升工程教育质量,我校体育教学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进行改革[7]。《华盛顿协议》将工程教育认证的重点指向高校教育的“教育产出”,在情感目标培养方面以毕业生具备优秀的合作能力、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为标准等等。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20)》开展的重大改革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8]。鉴于此,在大工程教育背景下,我校体育教学以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为工程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支撑与服务。因此,我校24式太极拳教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为指导,以提升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观念,形成以掌握24式太极拳基本技能为基础,喜爱太极运动为先导,感受太极文化为根本,太极拳技术和太极拳文化内涵为两翼,践行身心一体、知行合一为中心,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24式太极拳的育人价值,提高体育培养工程人才的质量[7]。
(二)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24式太极拳的文化价值
价值源于需求。我校24式太极拳课程育人思想以“马斯洛需求理论”为指导,从学生的需求角度建立教学指导思想,将“教育输入”(教师教什么)与“教育产出”(学生学到什么)紧密结合。马斯洛将人的需求按低高层次分为五种不同需求,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它的激励作用会降低,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主要激励因素。同时通过合理的引导,可以把无意识的需求转变为有意识的需求[9]。学生在学习24式太极拳过程中掌握24式太极拳的养生功用和技法要领,从而满足生理健康和安全等低层次的个人需求。在此基础上,教师挖掘并利用24式太极拳的文化价值,引领思政育人方向,从而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社会需求。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竞争激烈,当代大学生处处面对名利诱惑,恶性竞争,因此对当代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要求更高。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太极拳,在当今社会的核心价值是其自身蕴含的文化教育价值,鉴于此,我校24式太极拳课程以传承太极文化、修正言行修养为主导思想。学生通过24式太极拳的学习与练习,提升人格修养,研修正心诚意、改过迁善、致中和的涵养工夫,极大地丰富太极拳的文化属性,“拳”与“心”的合一和自己本体所潜藏“内圣外王”的势能和持之以恒的工夫,显示出物化自己、人化自然修养法则。形成以内养外、以外养内、内外兼修的养练思想和形神俱备、艺德双修的文化素养。
(三) 24式太极拳课程对学生知识转移能力的培养
知识转移能力是指主体在某一情景下获取的知识通过自身的吸收、储存、处理、整合、内化等方式应用于另一情景中的能力。知识从转移性角度分为显性知识(比较容易处理、传递与存储的可表达的知识)和隐性知识(深藏于人的实践中、难以言明和模仿、尚未编码的知识)[7]。
太极是中国哲学的基础,也是中国文化的根源。太极拳是阴阳虚实的身体力行和实践哲学。每一个太极拳动作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习练者通过身体力行来学习传统文化,感悟其中的哲理和美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不良行为和动作,甚至思想气质。学生在24式太极拳课程学习中,通过对24式太极拳的动作演练和技术运用等显性知识的理解、体悟和共享,以及对课堂组织中团队精神、心理变化、思维方式等隐性知识的感受,经过吸收、存储、外化、整合、内化等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转移能力。
(四) 24式太极拳蕴含的内向性思维的中国文化特性
在世界文明史中,只有中国文化传统经历历史长河的消长起伏,绵延传承薪火相传。中国人的制度和文化形式、思维和观念、宇宙观和价值观等文明根基和文明框架没有经历过西方革命式的全盘的质的决裂[10]。文化之根系乎人,文化目的关乎民族命运。内涵中国文化特性的太极拳运动,是对主体生命意义的持存,对民族文化思维的感悟,对传统精神家园的守护。太极拳是中国的阴阳相反相成、五行相克相生、万物否极泰来的辩证整体思维的文化符号,是民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象征,是中国表里如一、内外相合、曲直不阿的意识凝聚,是天人合一自由生命之“道”的本体活动。在这个意义上,标志着中国太极拳对当代人思维意识的塑造和文化的浸润。
蒙培元先生认为:主体内向性思维和意向性直觉、意向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两个总体特征[11]。内向性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之一,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的“连续性文明基础”,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持久性,而非西方革命式的全盘的质的决裂。与内向性思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的对象性思维,从中西方对人与自然相处的观念中可以看出,西方社会以“征服自然”为主旨思想,而中国传统思维以天人合一、融于自然为根本,将自然与人视为一体,而非两者对立,所以中国传统思维的特性是指向人的内部的内向性思维,正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反求诸己”“推己及人”“反身而诚”。
太极拳深受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滋养,内向性思维在太极拳武学思想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通过对24式太极拳动作的体悟和太极拳文化的认知,发挥内向性思维优势,以“求诸己”为基本方向,修正言行修养,提升自控自律意识。自控就是懂礼,知止,讲分寸,不逾矩。由内心深刻认识之“理”的支撑把控,外在显现为人处世的恰当合适,有规矩。内理外礼的统一,可以培养“真”与“诚”“忠”与“恕”的民族文化个性。自律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成为自我主宰,身体、时间和人生在自律之后才能真正自由,成就优秀。与之相对,自由绝不是随心所欲放纵自己,不是无所不为及时行乐,欲望奴隶带来更大的痛苦。自律就是勤奋(行为养成),就是坚持(心理调整),更是坚强(个性培养)。
五、结 语
吉林化工学院24式太极拳课程思政的建设,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内容的积极落实,也是结合吉林化工学院体育课程培养目标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本校24式太极拳课程思政建设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提高文化自信”等目标为基础方向,挖掘24式太极拳课程中蕴含的身体力行的实践哲学、内向性思维方式、天人合一整体观等思政育人优势,加以整合、内化,并有效利用。同时结合大工程教育背景下人才发展需求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培养学生知识转移能力,促进中国传统内向性思维方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