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双桥经开区:科技创新添动力 发展跃上新台阶
2021-04-12重庆市双桥经开区管委会
◎ 重庆市双桥经开区管委会
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双桥经开区)地处“成渝一小时经济圈”西线,气候宜人,环境幽美,区位优越。双桥经开区坚持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内生动力的重要突破口,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全力配合国家级经开区和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工作,一路引航高歌。
集聚创新人才,在平台搭建上做细做深。人才是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双桥经开区通过多种举措,打造“人才聚集林”,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引导鼓励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利益共同体,实行互助共享的合作机制。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营造良好的科技企业成长生态环境。大力建设法国威立雅环境资源服务中心、中国汽研院智能网联汽车综合试验场、大足国际商贸物流园等项目,吸引国内一流科技机构入驻。支持工业企业设立博士(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和科技研发中心,鼓励一系列创新主体围绕产业链组建汽车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静脉企业共建成渝地区静脉产业联盟,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的联合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区域内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升级提质增速,发展势头一路向好。
围绕补链强链,在招商引资上做实功夫。围绕补链延链强链,双桥经开区在招商引资上做实功夫,让科技成果“找得到”“引得来”“落得下”。双桥经开区管委会领导,每人都有一个头衔——链长,分别对接汽摩、电子信息、静脉、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从上游到下游“一竿子插到底”,全权负责各条产业链的产业定位、招商、产业培育和要素保障等。双桥经开区充分发挥成渝双城经济圈资源优势,积极推动盛泰光电与四川配套企业深度合作,促进双桥巨腾与内江巨腾协同发展,充分利用两地市场和资源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不断完善和延伸特色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条。引进的盛泰光电有限公司,短短两年已发展成为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研发投入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
培育创新主体,在特色产业上做优做强。为做优做强特色产业,双桥经开区坚持专用车发展与汽摩零部件升级并举,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重塑汽车产业功能形态、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立足“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发展,主动融入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建设,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优化产业布局和行业结构,推动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集群化、高端化和品牌化发展,提高产业发展综合能力。在双桥经开区,特色产业枝繁叶茂,创新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每年处理废铅蓄电池9万吨、含铅废物1万吨,年产再生铅6.83万吨,是重庆春兴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的“成绩单”;一车车废旧蓄电池倾倒如山,被“吃干榨净,利废无废”,成为新资源,是年产值达125亿元的静脉产业的缩影。
如今的双桥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积蓄成势,已经跃上新台阶,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