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校办企业的发展与展望
2021-04-12郭旭
郭 旭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产业开发处,北京 100193)
0 引言
高校校办企业是由高等院校投资创建或占有部分股权的企业。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教育水平稳定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对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我国校办企业受历史环境的影响和管理体制的制约,一些经营管理问题也随着企业发展逐渐显现。突出表现为产权不清,监管不严,人才匮乏,这也造成了我国校办企业与同期的市场化企业相比,经营规模偏小,盈利能力偏低。同时部分校办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逐渐脱离高校管理,刻意降低校办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国有属性,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盲目举债扩张,以及日趋严重的贪污腐败问题,都在增加校办企业的经营风险,处理不当还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1 校办企业的历史阶段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也是科技成果的贡献主体。校办企业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产业群体,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逐渐壮大。纵观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1 实验探索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各方面建设都需要大力投入,高校相继设立“生产委员会”提倡教育要和劳动生产结合。在这样的背景下,“校办厂”这一极具时代特色的产业模式应运而生。直到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要把学校建成教学、生产、科学研究三者结合的共产主义先进基地”,开始学习苏联建立学生实习实践工厂,校办企业被赋予“产学研”结合的使命。
1.2 加速成长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科技体制相对比较封闭,发展高校科技产业能够有效改善科技活力低、产业发展慢、教育投入压力大等问题。在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并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动科研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高校作为科教兴国的实施主体,主动参与国民经济发展,采用技术入股、合资等形式创办科技企业。
1990年,国家教委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校校办产业会议,并成立了“中国高校校办产业协会”作为联盟组织。1993年,复旦大学所属的复华实业登陆上交所,标志着校办企业开始走向资本市场。北大方正、浙大网新、清华同方、工大高新、同济科技、山大华特等一批知名的校办企业逐渐在行业内脱颖而出。校办企业在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提高科研水平、培养创新人才,以及补充教育经费不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有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甚至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高校办学评估的重要指标,还出台支持政策鼓励高校兴办企业。
1.3 改革调整阶段
2001年,教育部首先提出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的意见,拉开了校办企业改革的序幕。意见首先肯定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校办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补充教育经费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学校直接承担经营风险,校办企业产权不清晰,校企不分干预过多,经营性资本流动困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按照意见要求,在北大、清华积极推进校办企业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许多高校参照这一模式,基本完成了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1.4 规范管理阶段
2005年,教育部开始全面推动校办企业的重组改制,并要求在2006年底前完成除高校资产公司以外的所有全资企业的公司制改造[1]。由此,参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践,各高校基本建立了以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为主体的经营管理架构。高校对校办企业的管理也由参与经营的直接管理模式,逐渐过渡到通过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进行间接管理的模式,降低了高校作为校办企业直接股东的经营风险,减小了高校对于校办企业的行政干预,提高了校办企业的运转效率,增强了校办企业的市场意识。2016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校所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要求,校办企业要明确企业定位,要有利于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制定校办企业发展规划并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之中。2018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对高校所属企业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理清产权和责任关系。一系列意见和政策的出台,对校办企业的规范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了校办企业的发展和定位,为未来的深化改革,校办企业剥离,甚至是国资混改奠定了基础。
2 校办企业的经营问题
2.1 产权不清,校企不分
校办企业通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自负盈亏,同时又必须依从学校归口单位的管理,这种体制导致校办企业经营目标不明确,发展战略不清晰,运行机制不灵活,管理体制不完善,绝大多数校办企业都是事企不分的混合体[2]。按照教育部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要求,大部分高校建立了资产管理委员会和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履行高校经营性资产的管理职能和经营职能[3]。但仍然存在资产划拨不到位,经营管理人员由高校在职人员兼任的现象,造成产权不清晰,管理责任难以落实的现状。
2.2 监管不严,内控失范
高校的资产管理制度本身就不够完善,很多校办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由高校财务人员兼任,管理制度和日常监管,也没有完全按照企业管理的要求落实。随着校办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复杂性提高,这种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和运营监管缺位的影响也日益扩大。完善的制度体系、专职的管理人员、有效的运营监管,才能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3 经管人才、经验欠缺
管理的主体是人[4],企业的管理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中高层管理人才的学识、眼界、经验和个人品质。而校办企业在设立之初,很多管理人才都是由高校各级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兼任或调任,缺少系统的管理知识、经验和责任意识。同时校办企业缺乏系统的人才培养、晋升和激励机制,有的甚至完全套用高校科研管理体系,造成监管错位。
2.4 定位不清,发展受限
校办企业设立之初更多是考虑配合或承接高校日常运营服务的需求,或是作为弥补学校经费不足的资金来源,并未对校办企业提出清晰的战略规划和明确的产业定位,更没有把校办企业作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协同发展平台。这种片面的认识和模糊的定位,导致校办企业发展的“先天缺陷”,加上后期各种政策的变动和资源的限制,又造成校办企业发展的“后天畸形”。
3 校办企业的问题频出
2014年,中央巡视组入驻复旦大学期间,就发现学校对校办企业监管不力,有贪污、挪用科研经费等问题。2015年,方正集团数名高管被举报涉嫌侵吞国资、财务造假,多位高管被带走协助调查。2017年,中央纪委在对中管高校的专项巡视中,对部分高校校办企业的管理和廉洁问题提出批评。
近几年,哈工大资产、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明星校办企业接连爆雷,无疑给原本背靠高校好乘凉的校办企业蒙上一层阴影。2018年新华富时资管哈工大集团资产管理系列计划相继违约。2019年北大方正20亿融资券到期未能筹措资金完成兑付,造成实质违约。紫光集团债券到期未能与投资者达成展期协议,陷入债务违约危机。这些昔日资本市场的宠儿,无一不是依托高校“声誉”疯狂举债,盲目扩张,最终被巨额债务压垮。
4 校办企业的未来展望
4.1 管理上应注重资产管理和产教协同,减少非核心业务
2015年,教育部要求直属高校加快建立事企分开、权责明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机制,防范国有资产流失[5]。高校通过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实现校办企业剥离,明确产权管理,削弱行政干预,同时做好风险隔离,避免高校承担下属企业的经营风险。
同时校办企业在未来的改革道路上,应该加强与校内学科的协同和对接,为推进国家经济提质增效发挥重要作用[6]。校办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甚至是疯狂扩张,一些弊端和风险已经暴露出来。在政策持续调整和监管日益趋严的大背景下,校办企业应该放弃追求“效益优先”,回归“教育初心”,逐渐缩减非核心业务。
4.2 业务上应注重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严控债务规模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校办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在增长,但其与高校科研和成果转化的协同效应却在降低。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校办企业的初心应该是做企业的孵化基地和企业家的培育基地。校办企业是特殊的“企业”,既具有一般企业的性质和管理特点,也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使命。校办企业不应以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而是应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2001年,教育部要求校办企业的经营活动应主要围绕转化学校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进行[7]。因此,校办企业应突出作为高校与市场主体的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对资源加以整合“孵化”高新技术企业[8]。同时校办企业还要提高对自主创新的重视,在和区域发展高度联系的基础上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9]。
4.3 分类改革,与市场接轨,与高校脱钩
推动校办企业分类改革,分类管理。对于与高校主体教育产业协同性高,支撑性强,如产业孵化、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运营方面的企业应该予以保留,并加大投入。对于已经具备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具备一定市场竞争能力,甚至是具备上市融资条件的企业,应退出经营并收回投资。对于高校通过成果转化或技术入股形成的企业(资产),应划归高校同级国资委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改革主要解决的,是将高校与校办企业分离。监管上,将校办企业纳入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管理上,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高校不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让高校回归教育本位,专心办学搞科研;企业回归市场主体,专心经商赚钱,二者各司其职。
5 结论
随着高校校办企业改革的推进和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完善,必然促进高校聚焦教学科研主业,推动校办企业加强与高校优势学科的协同创新,褪去过分追求利润的枷锁,承担更多产业孵化、成果转化的历史使命。高校校办企业的改革一直在探索中前进,同时也应该看到还有很多涉及法律法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创新。(文责自负)